中國現分拆上市潮 政府民企各有所圖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企業現分拆上市潮,互聯網巨頭也加入了。在阿里巴巴宣布重組分拆後,京東搶先分拆京東工業和「京東產發」並赴港上市 ,恐削弱民企。
中國企業現分拆上市潮,互聯網巨頭也加入了。在阿里巴巴宣布重組分拆後,京東搶先分拆京東工業和「京東產發」並赴港上市 。專家認為,這一做法對企業而言就是甩包袱和集體圈錢割韭菜,對中共當局而言還有削弱民企和民企老闆影響力的意圖。
3月30日晚間,京東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擬分拆京東工業和「京東產發」並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
目前,京東系已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京東集團、達達集團、京東健康、京東物流。
美國經濟學者黃峻4月2日對大紀元分析說,上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一個好的項目,需要更多的資金進來,增資擴股;另外一種是用自有資金或者籌措的資金完成了項目,再把它分拆、發行,說白了就是甩包袱。
黃峻以「京東產發」為例,其實它主要是以倉儲物流為主的不動產,它的租金來源就是京東將倉庫租給自己,租多少錢它自己可以定,就是左手轉到右手。
「當它要上市的時候,就把租金略微上調;如果京東不用這種倉儲物流,按照市場價租出去,它能否得到這個租金是很大的一個疑問。所以只是把原來買下來的東西進行增值,再份額化甩出去。」
受分拆兩家子公司上市消息的影響,3月31日京東股價上漲5.39%至172港元。
黃峻說,現在很多的券商在炒作這類分拆來獲得利潤。「這種證券公司是以股票買賣作為盈利,所以經常會出很多報告,鼓動不明真相的股民去炒股,最後就是把這種資產包袱甩給廣大的股民。」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在2020年的一次演講中公開批評中共當局的監管體系。此後,其旗下螞蟻集團等遭到北京的嚴厲審查、整頓。馬雲一度退出公共活動,並在2021年底離開中國,前往日本、西班牙等國,直到2023年3月27日突然返國,外界不少分析認為,其背後涉及一場政治交易。
馬雲回中國後,阿里巴巴集團3月28日馬上啟動24年來最大規模的架構重組。根據重組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各業務集團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有中國媒體聲稱,馬雲回國讓民企「信心爆棚」。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3月28日在新浪微博發帖聲稱「民營經濟的又一個春天來了」。
黃峻說,中共當局現在讓民營企業以分拆的方式發行股票,就是給他們一個賺錢的機會,可能與當局換了新班子後轉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有關。「就是讓民企改變目前困境。至於是不是民營企業春天到了,可能還要多觀察。」
黃峻認為像京東、阿里這種以中國國內業務為主的企業,為了在中國市場繼續經營下去,會抓緊這種機會的。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4月2日對大紀元表示,馬雲被緊急召回,然後公司馬上要分拆成六塊分別上市,現在京東也有動作。看來中共會把這個模式套到其它主要的大的民營企業上,而中共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弱或者消除民營企業、大公司、大老闆們的社會影響力。
謝田說:「分拆開來以後,每個企業各自經營,像馬雲的企業有六個集團、六個董事會,中共的黨員幹部肯定都會紛紛占據這些董事長的位置,等於把這些民營企業的大佬給架空了,把他們的影響力給消滅掉了,這就是中共的目的。」
謝田還表示,現在不是民企的春天到了,是他們的冬天到了,因為自己的公司被肢解了。比如馬雲的公司,分成六個上市,總體的財富可能一下子不會減少,但是以後就很困難了,因為別人去經營,可能就沒有這麼成功。關鍵是他本人就不再是一個可以呼風喚雨的人物,不再對共產黨構成威脅,影響力就不見了。
在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習近平在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親自喊話,說民企是「自己人」,中共新總理李強也反覆承諾,聲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近期多地省市書記密集去企業調研,強調優化營商環境。
謝田表示,中共打擊民企的時候,是因為這些人跟共產黨搶影響力,現在整個中國經濟下滑崩潰,國企紛紛虧損,而民間企業創業能夠吸引更多資本,能僱用更多的人,所以中共需要民企,需要資本主義再一次挽救中共的經濟,但是中國企業家可能不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了。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4月2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搞金融改革,2022年1月份就推出了A股拆分規則,國企央企已經先搞了。別的公司看這個方式能賺錢,就跟著來圈錢。另外,當局2023年2月17日開始搞全面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使上市公司的門檻全面放低了,就是鼓勵上市。
2023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十多家公司發布分拆上市的相關公告,當中包括多家國企。
3月28日,南方航空發出公告,擬將子公司南航物流分拆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同一天,信立泰披露,擬將其控股子公司信泰醫療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年內發布分拆上市公告的還有中國聯通、亨通光電等多家公司。
王赫說,中國經濟不佳,中共當局希望通過上市數量能夠刺激一下中國資本市場,用金錢的慾望刺激股民在資本市場上來衝浪。但中共並沒有給資本市場一個良好的經營規則。「別的國家的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中國的股市和經濟的發展態勢相對都是背離的,發揮不了晴雨表功能。無論是拆分或是全面註冊制,最後只能是割老百姓的韭菜。」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71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