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圍台軍演後 再次出拳貿易有效?

【新視角看新聞】台灣民進黨12日提名副總統賴清德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而中共商務部同日也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涵蓋農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等。

中共12日宣布對台實施貿易壁壘調查,有學者分析,若有台商私下配合中共的要求,爭取自身貿易空間,就可能導致台灣政府的公權力被架空,須嚴肅看待此事。

台灣民進黨12日提名副總統賴清德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而中共商務部同日也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涵蓋農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持續最長9個月,最遲預計在2024年1月12日結束,也就是明年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

中共結束為期三天的圍台軍演,又對台灣啟動貿易調查,還在台灣北方空域實施禁航區,外交部次長李淳表示,台灣正與友好國家合作,研究如何面對中共可能實施的經濟封鎖,經濟封鎖比軍事入侵的可能性更高。

「彭博新聞」報道,李淳受訪表示,中國對台灣發動的軍事演習頻率越來越高,為的是不戰而勝,經濟封鎖無疑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不過,李淳強調,「現在封鎖是一種可能的情況。」習近平一定會在採取任何行動前,仔細評估爆發衝突後對中國可能的經濟影響。「中共一旦實施經濟封鎖,也必將面臨高昂代價,因為經濟封鎖很容易升級為軍事對抗,不僅僅是台灣與中共之間,還有中共與其它和台灣進行大量商業活動的貿易夥伴之間」。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共這次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有些人認為這是中共對台灣經濟制裁的起手式,但其實這次要審查的很多商品,很多是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提早降關稅的清單內的商品。中共就以此為藉口,為兩岸貿易設置障礙。

王智盛說,當這件事對台灣經濟形成壓力後,北京就可以逼台灣向它們磋商,而這樣的貿易障礙無法像過去其它議題一樣,透過特定政黨的管道進行。由於無法上談判桌,等於變成中共單方面對台進行制裁。

王智盛補充說,在這過程中,如果有台灣企業或台商配合中共要求,爭取自己的貿易空間,北京就可堂而皇之地對他們提出要求,等於是架空台灣政府的公權力。對中共而言,這麼做比軍事恫嚇更能影響台灣內部運作。

時政評論員王赫認為,中共搞貿易壁壘調查,意圖就是從經濟上打疼台灣。

例如先後出台「31條惠台措施」及「26條惠台措施」等等,在對台單方優惠經貿政策的基礎上唱「兩岸融合發展」的高調,力圖對台實施經濟吸附;一是「打」,措施不斷,如2019年8月暫停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2021年以來以檢疫不過關為由陸續禁止進口台灣菠蘿、蓮霧、釋迦、柑橘類等水果以及石斑魚,2022年12月,再以「註冊信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進口台灣多項水產、飲料及酒品,等等。

但是,這些措施的效果是複雜和有限的。

中共的經濟吸附單從數據上看,的確驚人。例如根據中共海關總署數據,兩岸的貨物貿易額從1992年的74.1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196.78億美元,台灣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占比已在40%上下,還贏得巨額貿易順差, 2022年就高達1565.05億美元。如果剝離對大陸貿易順差,則2022全年台灣將為貿易逆差1045.83億美元。台灣經濟已離不開大陸。

但是,反過來看,大陸經濟也非常依賴台灣。這倒不僅僅是說,台灣晶片的不可或缺(海關數據顯示,晶片是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最多的產品,沒有之一)。

更重要的是,從中國貿易的國際大循環來看,中國的主要順差來源是美國、歐洲和東盟,主要逆差來源是台灣、韓國和日本;也就是說,中國從台韓日進口精密機床和精細電子零部件,用於組裝為終端電子產品,出口歐美。也就是說,一旦兩岸經濟關係斷裂,中共的國際大循環將大損,這是個關係全局的戰略問題,中共可不敢輕舉妄動。

再引證高盛2022年8月發布的報告: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額中,約七成來自貨品類別編號為85的科技類產品,是台灣對其它目的地該類產品出口份額的兩倍。同時考慮到台灣在全球晶圓代工業務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大陸科技產品加工貿易的廣泛參與,兩岸貿易任何廣泛的中斷,都會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全球科技供應鏈造成高度破壞。

就「打」來說,農產品出口只占台灣兩岸貿易1%,中共禁運的實際經濟影響並不大,主要是心理衝擊。但是,已經被台灣社會成功化解了。2022年12月13日,台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台灣水果並未因中國禁令而「愁雲慘霧」,反而「將危機化為轉機」,大幅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開拓其他新興市場。例如,台灣生鮮冷藏水果出口過去對中國市場依賴高達80%,但2022年已下降至1.7%。

也就是說,中共非常想從經濟角度打擊台灣,但迄今戰果並不如意,且很難確定打擊對象。

中共能在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方面走多遠?恐怕中共也心中沒數。

為什麼呢?關鍵是中共沒有本錢。表面上是大陸對台進行經濟吸附,實際上是大陸對台科技產業的依賴,台灣的反制措施可比中共的政策選項多的多,只是台灣當局比較克制。一旦把台灣逼急了,真打起經濟戰,中共不一定占到很大便宜。

兩岸的經濟脫鉤是中共不願看見的。如果中共一味對台經濟脅迫,則不僅把台灣民眾推的更遠,也會對大陸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從這個角度講,只要台灣當局應對得當,這次的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反而將使中共騎虎難下。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吳旻洲、李怡欣、張原彰報道,時政評論員王赫於大紀元首發文章。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91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