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首次出面 指中共捏造間諜罪 拘留前光明日報編輯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黨媒《光明日報》前高級編輯董郁玉的家人4月24日發表聲明,稱中共是捏造了間諜罪。董郁玉已在2022年2月被中共當局拘留,同時被拘留的還有一名日本外交官。
中共黨媒《光明日報》前高級編輯董郁玉(Dong Yuyu)2022年在與一名日本外交官共進午餐時被北京當局抓捕,並被指控間諜罪。2023年4月24日,董郁玉的家人首次就此案發表公開評論,稱中共當局的指控是捏造的,很可能是為了壓制異見。
董郁玉經常撰寫自由主義傾向評論,並以對中國社會的敏銳觀察而被人所知。多年來,董郁玉經常和外國人,包括外交官和記者見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董郁玉的家人在4月24日發表聲明說,董郁玉2022年2月被中共當局拘留,同時被拘留的還有一名日本外交官。事發當時,兩人正在北京的一家餐館裡會面。
這名日本外交官隨後遭到審問,並在審問數小時後獲釋。但董郁玉卻一直被拘留。根據董郁玉家人表示,檢察官以間諜罪起訴了董郁玉。2023年3月,董郁玉的家人被告知,該案件已被送往北京的一家法院進行審判。其家人表示,這些指控是捏造的,可能是為了打壓異見。
《紐約時報》指出,和董郁玉會面的那名日本外交官被拘留事件,引發了日本政府的抗議,日本政府指責中共違反了外交豁免權的國際標準。中共在沒有提供證據的情況下則表示,這名外交官從事的活動與他的工作「不一致」。
董家人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對董的審判何時開始。根據中共法律,間諜罪可被判處重刑,輕者3年至10年,重者可判處終身監禁。對於被認為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嚴重罪行,甚至可被判處死刑。
董家人還表示,董郁玉既不是間諜,也沒有充當外國特工。親友們形容,董郁玉與美國和日本學者、記者和外交官的來往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是公開、光明正大的,是中國多年來一直鼓勵的正常知識和文化交流的一部份。
董家人在聲明中表示,他們認為,中共當局可能試圖壓制知識分子,並阻止他們與外國人會面。一位家庭成員說,董郁玉被拘留事件令人震驚,因為政府早前並沒有對他與外國人交往提出異見,而似乎現在卻變成了間諜指控的依據。
據董家人稱,董郁玉一直被關押在北京南部的一個看守所。在那裡,董郁玉可以與他的律師交談,但被拒絕與親屬會面。董家人還指出,在被拘留的前六個月,當局依據一項法律規定將董郁玉關押,該規定禁止他與外界接觸。
董家人說,調查人員已經調查了董郁玉與日本外交官(包括日本駐北京大使)的往來,以及董郁玉在外國大學的獎學金情況。並針對董郁玉的指控單提到了他的獎學金,還提到日本駐華大使館。
言外之意,是中國(中共)政府將日本大使館和外國獎學金視為間諜組織。
董郁玉於2006年獲得哈佛大學尼曼獎學金(Nieman Fellowship)。期間,他研究了後共產主義國家的政治改革和法律制度。2010年和2014年,董郁玉分別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和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做訪問學者。
日本外務省沒有立即回應《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北京市高級法院及中共外交部也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董郁玉從北大畢業後,於1987年開始在《光明日報》工作。他曾參加過1989年六四學生抗議活動。在勞役一年後,董郁玉回到北京,但保住了在報社的工作。
在《光明日報》,董郁玉是一名具有改革思想的寫手,經常撰寫關於經濟事務的評論。董郁玉還共同編輯了1998年的一份由中國自由主義學者寫的文集,其中許多人呼籲中共建立一個更加透明和獨立的司法系統。
董郁玉還為《炎黃春秋》撰寫過文章,並觸及過敏感話題,如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他倡導「憲政」(指的是西方的分權和法治)。
董郁玉在2012年《炎黃春秋》的一篇文章中引述,「威權主義的高壓確實可以產生比民主憲政制度更高的效率,也確實可以在某些『路段』創造出令人眼花繚亂的『衝刺』速度」,但這種速度不能持久,反而會阻礙社會進步的整體進程。董郁玉認為歷史趨勢有利於憲政共和國。
董家人指出,作為一名持自由觀點的無黨派人士,董郁玉在《光明日報》不會得到敏感資料,在報社內部一直處於邊緣地位。中共的監察員曾去審查該報的政治操守,並在2017年的評估說,董郁玉過去的部份文章是「反社會主義的」,包括董郁玉在《炎黃春秋》寫的有關文革和憲政的文章。董家人指出,這一發現使董郁玉面臨降職的風險,但一位高級編輯保護了他。
董家人還稱,多年來,董郁玉結識了許多美國和日本記者、外交官和學者,並經常在共餐期間與他們討論全球事務。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與董郁玉相識數十年,兩年前他邀請董郁玉到他的住所參加中國新年慶祝活動。
六十多名外國學者和記者(現任和前任)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中共政府重新考慮對董郁玉的「嚴厲指控」。這些學者和記者說,他們與董郁玉的互動中從未有過什麼詭計或間諜活動。
公開信中表示,如果這些會面可以作為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誰還會願意來中國會見中國的記者、學者或外交官?」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104)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