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供應鏈加速移出中國 蘋果的台灣代工商引潮流

【新視角看新聞】蘋果等美企的台灣代工商將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出去,投資於勞動力成本更低、地緣政治風險更小的生產基地。台企現在正處於全球供應鏈從中國轉移的最前沿。

近期,蘋果等美企的台灣代工商,正將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出去。這些公司正在投資於勞動力成本更低、地緣政治風險更小的生產基地,例如越南和印度。

《日經新聞》說,台灣公司曾在1990年代開始進軍中國,在把中國變成世界工廠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三十年過去了,台企現在正處於全球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的最前沿。

電子產品製造商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是蘋果MacBook的最大合同製造商。廣達4月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越南北部省份南定省(Nam Dinh)建造該公司的第一家越南工廠。

廣達董事黃健堂(C.T. Huang)在簽署儀式上指出,他們下定決心要完成這個項目,希望儘快啟動新工廠。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河內辦事處的實地研究員萩原諒太郎(Ryotaro Hagiwara,音譯)表示,越南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是其吸引製造商的重要組成部份。根據JETRO的數據,製造業工人的月基本工資平均為277美元,不到中國平均水平607美元的一半。

據預測,越南2023年的人口將超過1億人。萩原諒太郎表示,這項舉措讓商家對當地需求寄予厚望。

《日經新聞》說,對於目睹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製造商來說,這種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地區的多元化舉措,已經醞釀了多年。除了成本上升外,另一推動力就是中美貿易和技術緊張的局勢。

廣達在過去,曾經利用集中的中國生產基地實現了快速增長,但一年前,上海的疫情封鎖,迫使廣達關閉了一家擁有4萬名工人的工廠,公司因此遭到嚴重打擊。由於供應鏈被切斷,廣達無法生產其主力產品MacBook Pro,交貨延遲了兩個多月,也打亂了蘋果公司的計劃。

《日經新聞》表示,向越南的擴張,標誌著廣達在擺脫對中國的長期依賴方面有了真正的突破。根據總部位於台北的集邦科技(TrendForce)和其它消息來源的估計,到2025年的三年內,預計該公司中國以外的產量將增加到總產量的30%左右。

不只是MacBook Pro,蘋果的iPhone2022年在中國的生產也遭到打擊。

2022年10月,蘋果最大iPhone組裝商富士康位於鄭州的工廠爆發疫情,甚至一度引發了抗議,許多員工選擇離開。蘋果公司當時聲稱,該工廠在「大幅降低產能」的情況下營運。

儘管鄭州工廠的營運後來已經恢復,但在關鍵的假日購物季,供應問題打擊了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機型的供應。

目前,富士康正在越南北部省份北江省(Bac Giang)進行大力投資。當地媒體在2022年夏天報道了富士康計劃再投資3億美元並僱用3萬名員工。

2023年2月,富士康簽署了一份租用45公頃土地的合同,租用期直到2057年。預計到2025年,富士康約30%的生產將在中國境外完成。

蘋果的第二大iPhone代工商和碩聯合科技在越南沿海城市海防市(Haiphong)同樣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台灣的緯創公司(Wistron)則計劃2024年在越南開始營運個人電腦工廠。

除了越南外,蘋果的台灣代工商對印度的投資也在增長。

印度預計到4月底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龐大而廉價的勞動力,包括具有關鍵技術技能的工人,對製造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

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2月下旬在印度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劉揚偉在3月的一次台灣行業活動上說,印度經濟肯定會騰飛,台灣需要抓住這個機會。

富士康在印度金奈市(Chennai)組裝iPhone 14。該公司也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和特蘭甘納邦(Telangana)獲得了新工廠使用的場地。富士康希望擴大其在印度的足跡。

除富士康外,緯創和和碩聯合科技也在印度生產蘋果設備。蘋果公司通常會在產品推出七個月到八個月後才開始在印度組裝模型。這種情況在2022年發生了變化,在新的iPhone 14設備上市幾十天後,該公司就開始在印度生產。

《日經新聞》指出,印刷電路板方面也在發生變化,它是計算機和家用電器的關鍵零件。一位台灣電子業高層表示,生產已開始從目前位於武漢的製造中心轉移到泰國,預計泰國最終將在印刷電路板產量方面超過中國。

中國佔該組件全球產量的一半左右。光在3月和4月,蘋果的台灣供應商欣興電子(Unimicron Technology)和華通電腦(Compeq Manufacturing)就分別宣布了將進軍泰國。

《日經新聞》表示,中國製造環境的不穩定,給在華企業帶來巨大衝擊。台灣代工廠投資越南的計劃反映了他們的美國客戶已經厭倦了在中國製造所帶來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2022年的一篇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說,越南和印度正在被蘋果視為中國的替代選項。蘋果公司已告知其部份代工廠商,希望在中國以外地區增加產量。

在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推動下,越南批准的外國直接投資穩步攀升,2019年達到38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長約80%。隨著新冠病毒席捲全球,這一趨勢停滯了幾年,但現在正在恢復。

2023年第一季度,台灣在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項目的數量同比增長87%。「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河內辦事處的實地研究員萩原說:「特別是,越南北部成為了蘋果產品的新生產基地。」

越南政府渴望充分利用這一機會。

4月22日,越南總理范明正對外國公司的代表指出,投資者的成功意味著越南的成功。他在會上向越南政府的其他官員施壓,要求他們傾聽外國公司提出的關切。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18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