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名家專欄】日本國防目標是中共 應該要有多認真?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成功地做到了美國人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促使日本和岸田首相認真對待日本國防,與中共已無轉圜餘地,日本需要保護自己。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欄作家Grant Newsham撰文、任季編譯。

最近,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成功地做到了美國人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促使日本和岸田首相認真對待本國國防。

部份原本不這樣想的日本人,在本世紀初也開始對中共的軍事威脅感到擔心。事實上,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06年-2007年為建立「四國」聯盟所做的努力,正是出於對中共擴張的擔心。該四國聯盟包括日本、澳洲、美國和印度這四個亞太區域內的主要民主國家。

事實上,日本一直在悄悄地增強其防禦能力。例如,到本世紀頭十年末,日本已經擁有了「反潛直升機航母」,就是改裝的輕型航母,下一代航母的改裝已接近完成。同期,日本陸上自衛隊(GSDF)制定了強化南西諸島防務的計劃。

但是,中國漁船隊、中共海岸警衛隊和中共海軍在2012年前後強行進入釣魚島,這才真正引起了東京的注意。日方在很謹慎的情況下增加了防衛力量,這種增加或許過於慎重。

當中共在日本南部島嶼周圍持續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日本自衛隊和日本海岸警衛隊在這個區域的軍力布置已經捉襟見肘。這並不奇怪,因為從2016年-2020年,中共海軍下水的艦艇數量就約等於整個日本海軍艦隊的數量。

在這種背景下,近年來日本加強防務的措施明顯,行動迅速,特別是岸田宣布將防務支出翻倍,真正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日本的防衛方針不再拐彎抹角,現在直接將中共視為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日本認識到,與中共已無轉圜餘地,日本需要保護自己。

現在的日本,如此迅速增強軍力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有沒有太晚?

是否太晚不一而論。東京至少在十年前就應該加快行動。但實際情況總是會如此,一旦當自由國家覺醒並意識到他們面臨來自侵略性獨裁政權的威脅時,行動總是要慢半拍。

然而,日本也不是從零開始,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打擊能力。但由於日本憲法和部份國際條約對日本武備的限制,日本自衛隊是一支有點畸形的、規模不足的軍隊。

在過去十年中,兩棲快速旅的布置,證明GSDF正在成為一支更具機動性的部隊,與MSDF的合成作戰能力也在增強。但是,GSDF數十年來專注於保衛北海道不受俄羅斯的入侵,作戰能力和布置都有待調整。

日本自衛隊需要掌握兵種聯合或合成作戰,這樣日本自衛隊的三個兵種才能一起行動。否則,各兵種的力量無法加成。現今這方面的工作已經開始,但掌握多兵種聯合作戰需要時間和實踐,因此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徵兵是另一個問題。多年來,日本自衛隊徵兵數量一直比目標少20%。然而,這並不是因為人口萎縮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由於政府、媒體和學術界幾十年來竭力羞辱和束縛日本自衛隊,所以在日本自衛隊服役從來都不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

此外,在日本自衛隊服役的報酬很低,生活條件幾乎像貧民窟一樣,而且沒有美國軍隊服役那樣的福利。

宣布日本把國防開支增加一倍容易,正確使用才是困難所在。無論是作戰人員還是裝備,日本真的不知道一場戰爭需要什麼。

衷心希望美方能悄悄地派遣部份優秀的戰略家到日本,幫助他們安排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明確美國對日本的需求。這將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其它部份急需彌補的弱點是後勤、戰爭儲備、傷亡處理和人員替換、戰爭動員、民防等實際問題。如果這些都不到位,就很難打勝仗。在這些方面,日本總的來說還沒有準備好。

與美國軍隊協同作戰的能力也需要培養。兩國海軍之間的合作相當好,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難以想像美國人和日本人已經有六十多年的防務合作關係的情況下,兩國軍隊的合作還會存在這麼多的問題。

如果不能在日本看到一個聯合行動總部,統一指揮美國和日本軍隊保衛日本的平時或戰時活動,你就應該懷疑美日軍事聯盟是否有實際的價值。

這種作為是必須的,否則美日聯盟將在短期內崩潰。

我不久前聽到一位日本學者說,如果美國不為保衛台灣而戰,日本人就會離開這個聯盟。然而,這位學者說這段話的時候,並沒有提及日本在戰爭中的作用。這種言論並不令人意外。

日本很清楚,「台灣的防禦就是日本的防禦」。日本自衛隊軍官幾年前說的這句話,現在已經被廣泛理解。

這也不奇怪,日本人會先看看美國人要做什麼,然後再想想自己要做什麼。

該自衛隊軍官預計,日本將主要部署海軍和空軍自衛隊作為美國人的後援,或許會直接參戰。地面自衛隊將在南海諸島積極開展監視和實施遠程攻擊,甚至可能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一起行動。

不幸的是,日本似乎沒有為台灣的緊急情況做必要的計劃,也不清楚日本和美國是否有一個聯合計劃。也許他們的想法是在事情發生時「見機行事」,如果是,那當然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回顧這幾十年的變化,日本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與幾十年前的日本國防狀況相比,今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留待完成的工作仍然有很多,時間卻已經很窘迫了。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728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