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遇挫 大集團抱團踩到紅線
【新視角看新聞】 家樂福近日悄然關閉了其在上海的首家會員制超市。家樂福在上海的另一家會員店也於4月初關停。至此,家樂福在上海僅剩下兩家會員店。這家零售巨頭到底怎麼了?
家樂福近日悄然關閉了其在上海的首家會員制超市。家樂福在上海的另一家會員店也於4月初關停。至此,家樂福在上海僅剩下兩家會員店。這家零售巨頭到底怎麼了?
家樂福的首家會員店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成山路。根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道,該店的透明捲門上張貼著通知稱,因業務調整,該店於2023年4月28日停止營業。
在場的一名家樂福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並不清楚具體狀況,所有信息以上述通知為準。
目前在上海,家樂福會員店只剩下南翔和青浦兩家門店。
2021年10月22日,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首家會員店正式開業,但開業第一天就遭遇了困境。
《第一財經》當時報導,開業當天深夜,家樂福內部人士透露,開業這天,有大量品牌供應商表示不再與家樂福合作,因為其直接競爭對手給這些品牌供應商下了「二選一」的規定。
家樂福稱,已經向相關部門舉報。然而,中國媒體至今沒有報導任何有關舉報結果的消息。
曾在中國公司任市場部高管的旅美政經分析人士陸遠行認為,家樂福所遭遇的是一種帶有中共政府背景的打壓,這才是導致其投訴無果的原因。
陸遠行5月1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家樂福中國的母公司是蘇寧易購,「蘇寧作為一個大型民營企業,在中國能發展到這種規模,一定有後台。但家樂福遭遇的明顯是不正當的競爭,遭受打壓後舉報,結果卻不了了之,一直到它關店都沒有任何下文。這就說明它的後台實際上沒有起到作用。也就是說,它的後台力量遠遠沒有打壓它的勢力強。」
自1995年進入中國一直到2008年,法國大型零售集團家樂福在中國開始快速擴張。有數據顯示,到2010年,家樂福門店的數量已達249家,遍布23個省份,成為中國的「零售之王」。這6年間,新增的門店數量是此前9年所開門店的三倍多。
然而,到了2010年7月,陝西西安的一家家樂福門店關閉。這是家樂福首次關閉在中國的門店。從此,家樂福迎來了連續不斷的焦慮時刻。在陸續關閉4家門店後,家樂福陷入有意出售其中國業務的傳聞中,其當年的銷售額也被沃爾瑪趕超。
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被收購前的資產總額為115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約138億元,帳面淨資產是負值。多年巨虧之下,家樂福撤出中國的傳聞不斷。
2019年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然而,這筆重磅收購並未改變雙方的命運曲線。經過兩年的磨合後,家樂福中國的業務並未出現起色,到2021年上半年,家樂福中國仍在虧損。而蘇寧更陷入風雨飄搖之中,不得不考慮拋售這項非核心資產。
除收購家樂福中國外,蘇寧還曾花200億元入股恆大地產。而這200億則被蘇寧的員工認為是拖垮蘇寧的敗筆。
2017年9月20日,恆大老闆許家印帶著恆大高管團隊到訪蘇寧總部。當晚,一張許家印與蘇寧易購前董事長張近東喝交杯酒的照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熱傳。當時很多人都在猜測:一個零售大佬,一個地產大佬,這是遇到了什麼高興事?直到這筆戰略投資公布,外界才意識到這杯酒的價值高達200億。
一個半月後,恆大發布重磅消息:蘇寧控股集團旗下蘇寧電器集團之全資子公司南京潤恆將向恆大地產戰略投資200億元,恆大地產增資擴股完成後,南京潤恆將持有其4.7%的股份。
公告稱,蘇寧易購與恆大在資本合作的同時,將在商業物業定製、基建物資供應鏈及金融服務、智能家居與智慧物業服務、房產銷售O2O模式創新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斥巨資投資恆大地產時,正在打造「兩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生活廣場)、「兩小」(蘇寧小店、零售雲店)、多專(蘇寧極物、蘇寧體育、蘇鮮生)的多業態智慧零售格局。作為頂級房地產商,恆大可以為蘇寧易購的這些布局提供落地場景。
更重要的是,如果恆大地產成功在A股借殼上市,蘇寧易購這200億投資的升值空間巨大。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2020年11月,恆大歷經4年的借殼上市最終宣告失敗。與此同時,恆大還接連遭遇了當局銀根收緊與「三條紅線」政策的雙重打擊。在此情況下,張近東再伸援手,根據補充協議,蘇寧易購暫不收回其價值200億的投資,而是將它轉成了恆大地產的股權。
蘇寧易購本想藉著投資恆大而大賺一筆,結果這筆投資卻失敗了。
2020年底,蘇寧易購不得不開展一系列自救措施,包括大股東質押股權、轉讓股份、轉變定增募資用途用於償還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拆分旗下業務進行融資等。
2021年7月,蘇寧易購的控股股東及股東將所持公司16.96%的股份轉讓給中共南京市國資委牽頭成立的新零售創新基金。轉讓完成後,蘇寧易購處於無實控人狀態,蘇寧易購正式告別了張近東時代。而接手的是阿里巴巴。
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為蘇寧易購最大股東。蘇寧易購2022年三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子公司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9.99%。
債務危機籠罩的蘇寧易購於2022年又頻繁陷入破產傳聞。2022年11月下旬,市場上沸沸揚揚的消息稱「蘇寧易購被申請破產」;在此前的11月初,互聯網上傳言蘇寧易購「被供銷社收購」;在更早的7月,網上有消息稱「蘇寧易購破產清算」。蘇寧對此均發聲否認。
陸遠行認為,這種事在中國不可能是無中生有,「它是五毛水軍在進行所謂的輿論引導,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一個正常的公司身上」。
早在2015年8月,蘇寧便牽手阿里。阿里以約283億元的戰略投資成為蘇寧易購第二大股東;蘇寧易購斥資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新發的股份。
而許家印與馬雲更是早已牽手。
2014年6月5日,阿里與恆大宣布達成足球戰略合作,阿里斥資12億元人民幣入股恆大足球俱樂部,與恆大分別擁有恆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
中國媒體評論稱,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大佬交叉持股焉知不是一種抱團取暖?」
陸遠行說,這些政治勢力透過這些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操縱了中國的經濟。「因此,當權者一定會在經濟領域裁斷他們的收入,打破他們的壟斷,所以要打壓這些看起來是民營公司的企業,實際上還是高層政治鬥爭的一個延伸。當權者希望重新洗牌,讓自己的勢力來掌控這些公司,他們越是抱團就越是會觸動當局的敏感神經,遭受更強硬的打壓。」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29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