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李強搞地攤經濟救急 專家:困難時期才剛開始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經濟下行,當局為拉抬經濟,多地開始逐步開放地攤經濟。專家指這是中共不得已的暫時性做法,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民眾經濟困難時期才剛開始。

中國經濟下行,當局為拉抬經濟,多地開始逐步開放地攤經濟。專家指這是中共不得已的暫時性做法,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民眾經濟困難時期才剛開始。而之前圍繞地攤經濟,涉及中南海高層內訌,也倍受關注。

深圳市近日研議2023年9月起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該市修訂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提到擬允許街道辦事處據一定原則,劃定攤商經營場所。

在深圳之前,還有北京、上海、杭州、昆明與蘭州等地陸續發布放寬擺攤的規範。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5月5日對大紀元表示,所謂地攤經濟確實可以解決一些沒有本錢,又沒有就業能力的人的謀生問題,地攤貨老百姓也可能買得起,也是在增加消費力。但是現在的地攤跟七八十年代完全不一樣,「八十年代你賣油條還真的是比上班的人掙得多,現在就不可能了。擺攤不是發財的機會。」

鄭旭光說中共政府現在因為經濟困頓不得不讓步,不能再因為追求市容而禁止擺地攤。「過去政府靠賣地過日子,現在賣地賣不動了,很多城市的形象工程都爛尾。過去靠賣地就動輒建一個新城,動輒拆一個舊城,GDP好看,市容好看,能升官,但到了現在,加上習近平三年清零折騰,政府工資都發不出來,不能再講究市容了。」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5月5日也對大紀元表示,地攤經濟在世界上的大城市中,比如紐約,地攤都是合法存在的,只是中共有非常畸形的做法,在大城市不能擺地攤,說是為了所謂的市容整潔。「體現中共的城市治理,根本不符合人間常情。」

王赫說,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社會消費降級,中共才允許擺地攤,但這只是一個策略性的、暫時性的調整,並不是說中共把民生當成心頭大事來做。所以未來還隨時會收緊。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5月5日對大紀元表示,地攤經濟在中國應該說幾千年來都有,就是擺地攤賣貨。但是中共建政之後有一段時間,打擊資本主義,不讓做。除了農村可能有小部分,城市裡面很少。到了改革開放之後,大家嘗試下海,最早的下海模式就是擺地攤。

黃大衛說,「所以地攤經濟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學領域裡面,它是改革開放,堅持市場經濟的一個標誌。現在經濟發展了三四十年,突然倒回來了,是因為當局知道經濟不行,消費力低下的一種不得已的做法。」

黃大衛表示,中國人都有一種習慣,就是經濟再不好,還是有一定的小儲蓄,如果困難是暫時的還行。但是疫情三年下來,他們所有儲備基本上耗盡了。在中國嚴苛的清零政策放開之後,老百姓突然才發現真正沒錢了。

黃大衛接著說,「未來會消費力持續低迷,整個經濟下行,疫情放開了短暫反彈之後,真正的困難日子其實才慢慢體現出來。」「就像當你快速跑步的時候,你可能不覺得累,當你停下來之後就覺得很累,一樣的道理。」

早在2019年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就受到嚴重衝擊。2020年5月28日的兩會閉幕日,時任中共總理李克強提倡地攤經濟以緩解當前經濟壓力。李克強當時表示,「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

隨後中國多地出現了地攤熱。南京、青島等地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不過,短短幾天後,官方宣傳瞬時變調,李克強的「地攤經濟」表述6月5日突遭中宣部封殺,有關「地攤經濟」的報道陸續刪除。官媒轉而紛紛發評論反對地攤經濟。其中央視評論稱,在我國的一線城市,不宜推行「地攤經濟」。《北京日報》則稱,北京若「游商滿街」不利樹立首都和國家良好形象。

這些現象引發外界不少猜測,認為背後涉及「習李鬥」。美國之音當時指出,主管宣傳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和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屬下的宣傳機構發表文章抵制黨內二號人物提出的政策,除了在文革前和六四事件中是非常少見的。

2022年春天以來,中國許多大城市反覆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封控,經濟持續惡化。隨後,受封城重創的上海,9月22日新修訂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允許劃定一定的公共區域用於從事設攤經營等。

王赫認為,李強在二十大前想往上爬,並且挽救因為封城敗壞的名聲,而且習近平很信任他,他才有膽在上海率先搞了地攤經濟。到李強當上總理後要拚經濟,現在延續了他在上海的做法,要把地攤經濟推廣到全國。

王赫分析說,對於李克強任內的地攤經濟受抵制,一個原因是現在經濟比李克強當時要糟糕得多,當局不得不把地攤經濟的口子放開。另一個原因是李克強跟習近平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王赫認為,「李克強說中國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塊錢,這在習近平看來是很打臉的事情。這兩個人是有分歧的。現在的李強當總理,就完全不同了,他就是習近平的跟班。李強提出地攤經濟,習近平應該是會支持的。」

鄭旭光說,李強的權力要比李克強小得多,他的資歷也差得很遠,只能仗著跟習近平的關係做一點點事。

王赫則表示,李強上任後把馬雲請回來,擺出對民營經濟支持的姿態。在別的方面基本上順著李克強原來的套路在走,他還沒有自己獨特的政治經濟主張。「他正式上任總理,馬上就把國務院工作規則改了,要完全聽從中央的指揮,所以李強現在做什麼都是依照習近平的意思。」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729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