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影視行業最慘寒冬 十大龍頭共虧114億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影視行業2022年遭遇「寒冬」,根據23家影視傳媒上市公司財報顯示,近70%的影視公司2022年出現嚴重虧損,其中十大影視龍頭總共虧損人民幣超114億元。

中國影視行業2022年遭遇「寒冬」,影視公司經營普遍受到衝擊。根據23家影視傳媒上市公司財報顯示,近70%的影視公司2022年出現嚴重虧損,其中十大影視龍頭,共虧損超人民幣114億元。

據東方財富旗下的金融數據平台Choice發表數據顯示,有23家影視傳媒上市公司,近日相繼公布了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其中只有7家公司在2022年盈利, 16家公司則虧損,虧損比例接近七成。2023年第一季度,14家公司達到盈利。

在23家影視傳媒公司中,虧損最多的是ST明誠,虧損額達到51.66億元(人民幣,下同),無論是營收還是營業利潤,都全方位下降。ST明誠的全名為武漢當代明誠文化體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如果公司相關財務指標仍未達到相關規定,公司則將面臨退市風險。2023年第一季度,ST明誠業績持續虧損,淨虧約1.98億元。

虧損前五名的五家公司,除了ST明誠,還有萬達電影、文投控股、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此外,博納影業、幸福藍海、橫店影視、中國電影和上海電影等影視龍頭也出現虧損。

位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達電影」),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96.95億元,同比下降22.38%,淨虧損19.23億元,同比轉虧。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3.2億元。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文投控股」)近日披露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仍深陷虧損。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到8億元,同比增長3.05%;淨虧損12.73億元,同比擴大77.23%。

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期間,文投控股虧損近55億元。

2023年第一季度,文投控股持續虧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5,462萬元。

曾經的超級大白馬、赫赫有名的影視龍頭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誼兄弟」),如今已陷入虧損狀態。2022年華誼兄弟營業收入達到4.02億元,比2021年下降71.24%;淨虧損9.82億元。華誼兄弟已連續4年虧損。

財報顯示,華誼兄弟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33億元,上年同期為1.32億元;淨虧損為1,056萬元,上年同期淨虧損1.32億元。

2023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創辦人王忠軍(又稱王中軍)持股下降0.43個百分點,王忠磊持股下降了0.18個百分點,騰訊則直接在主要股東名單消失,可以判斷的是,騰訊已經完成清倉。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7.55億元,同比下降35.35%;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達到7.13億元,同比下降128.72%。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1.22億元。

作為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博納影業近日交出了登陸A股後首份虧損年報。

財報顯示,博納影業2022年營收20.12億元,同比2021年下滑35.6%;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虧損7,211萬元,2021年同期盈利3.63億元。

虧損延續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根據財報,2023年1月至3月,博納影業營收5.2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跌59.37%;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虧損1.0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96億元。

博納影業指出,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全國電影票房下滑、影片供應量下降、影院暫停營業的影響所致。

江蘇省廣電總台旗下公司幸福藍海發表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營業收入約6.32億元,同比減少33.25%;淨虧損約3.6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約1.7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約達到2.74億元。

浙江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14.26億元,同比下降37.51%;淨虧損3.17億元,同比下降2422%。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1.5億元。

中影集團旗下的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表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約達到29.2億元,同比下跌約50%;淨虧損2.15億元,同比下跌190.92%。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1.82億元。

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影」)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3.68億元,同比下降49.62%;淨虧損3.34億元,同比下降1630.74%。2023年第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3,597.57萬元。

龐大而新穎的新媒體,帶給人的好處與壞處同時浮現。近日,中國媒體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18歲—35歲的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3%的受訪青年認為太多虛擬社交讓人更孤獨。

虛擬社交是網絡社交的一種,是互聯網發展中的一種新的社交方式。通過網絡,用虛擬的身份與不同地區人交流、互動。當下的虛擬社交,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互聯網軟件,借用消息技術來進行人際交流與傳播,手機為主要交際的載體。

《中國青年報》5月5日報道指出,受訪者中,男性佔43.5%,女性佔56.5%。00後佔8.4%,90後佔62.6%,80後佔29.0%。

調查顯示,18.5%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參加真實社交活動很頻繁,58.9%的受訪青年自認一般,19.7%的受訪青年很少參加真實社交活動,2.9%的受訪青年感覺不好說。

調查發現,71.3%的受訪青年認為太多的虛擬社交反而會感到更孤獨,62.0%的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借助社交軟件可以滿足社交需求,40.4%的受訪青年認為這樣會拉大與他人的心理距離。

北京某大專院校研究生三年級的任雯說,「以前大概7天至14天跟朋友見一次,後來疫情期間外出不方便,有時一個月也見不了一面。」

新浪微博大V「在微博的喪失」發文表示:他最好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網上認識的,其實孤獨不孤獨跟虛擬社交沒關係,關鍵是你對於朋友關係要有正確的認知……在網絡上,少求同,多求進。

大V「三木在Yummy」則指出,研究證明,「虛擬的社交並不能真的擴大你的交際圈,相反,你越多地使用網絡社交,可能會越感到孤獨」。

網友「暗夜明亮」則表示:保持聯繫,卻依然孤獨。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冰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730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