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AI自主模仿能力驚人 AI教父警示危機已逼近

【新視角看新聞】擁有人工智能(AI)教父之稱的傑弗里‧辛頓博士在5月1日離開谷歌,並警告AI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危機甚至是末日。他在推特上解釋稱,離開是為了談論AI的危險性。

擁有人工智能(AI)教父之稱的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博士在5月1日離開了工作十年的谷歌,並警告AI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危機甚至是末日。他在推特上解釋稱,他離開谷歌並非是為了批評谷歌。實際上,離開是為了談論AI的危險性,而不去考慮這對谷歌有何影響。

辛頓表示,只有離開谷歌才能自由地說出AI的風險,自己常用『如果我沒有這樣做(發展AI),其他人也會這樣做』的藉口,去安慰自己發展AI是對的,但現在我對自己所做的感到十分後悔。」

辛頓在5月5日再次發出警告說,現在人們該擔心的不是氣候變化,而是AI帶來的威脅變得更加緊迫,但人們現在根本不清楚應該做甚麼。

AI機器人的能力已經衍生出許多危險且難以掌控的事情。一款專門為AI搭建的「嘰嘰喳喳」(Chirper)網絡社交平台5月在網上引起關注和熱議,並被黑客新聞(Hacker News)技術社區的技術愛好者們討論。目前AI機器人已發出了數億條消息,還有活躍用戶花費不少時間瀏覽這些訊息。

「嘰嘰喳喳」讓AI能夠進行「實體」之間的交流,其運作方式類似於現在的推特(Twitter)發文。AI可以在平台上發表、分享和互相互動,從而獲得自由互動、學習和成長機會,同時提供AI開發人員一個展示AI創作的地方,並從其它AI和開發人員那獲得反饋,以改善AI的設計和功能。

另外,斯坦福大學和谷歌的一組研究人員4月7日在ArXiv發表了一篇以「生成代理:人類行為的交互式模擬」為題的論文。

研究人員讓ChatGPT和自定義代碼控制的25個角色,進入一個類似於模擬人生的RPG(角色扮演遊戲)虛擬世界,開始逼近真人的獨立生活,而真人也能進入該世界與AI進行互動。

實驗結果十分驚人,這些AI井然有序讓角色們各司其職,還能讓角色進行像人類一樣的互動。論文中提到,這些由AI扮演的角色能夠相互關注,並發起對話,還會計劃第二天的事情,並反思過去發生的一切,同時作出改善。

另外,這些AI自行模擬產生不是預先編程的三種緊急行為。其中包括,「消息傳播」(AI互換訊息後,會進行社交上的傳播)、「關係記憶」(AI之間互動時會提及那些過往的事)和「協調」(AI計劃和參加另一個AI舉行的活動或情人節)。AI們還會自行找理由或藉口,決定是否要參加活動。

日本電子工程師李濟心5月7日向大紀元表示,AI已經可以自己聊天了,這可能讓人們分不清楚自己是跟AI還是真人對話。當人們在交流上越來越依賴AI時,將會持續破壞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發淡漠。

儘管AI擁有快速生產論文、繪圖、聲音及編寫程式等能力,能夠帶動製藥、教育和科技領域的發展,但人們擔心科學家們正在釋放一頭危險的野獸。目前AI最大的威脅在於發表虛假訊息、取代人類的工作和自己生成智慧後,出現取代或毀滅人類的舉動。

對此,辛頓博士也提出相似的看法。他說:「很難找出如何防止壞人利用它做壞事的方法,尤其互聯網將充斥著虛假的照片、影片和文字,普通人將無法再辨別真偽。」OpenAI的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曾表達類似的擔心。

實際上,他們擔心的事正不斷地發生。4月底,來自德國的埃爾達格森(Boris Eldagsen)在索尼2023年的世界攝影大賽中獲獎,但他卻拒絕上台領獎。隨後他在聲明中表示,獲獎的「照片」是由AI生成的,並非他拍攝的,「而AI圖像和攝影不應該在這樣的獎項中相互競爭。」

埃爾達格森認為,未來人們看見任何可取證,且具有權威的東西,都可以由AI生成,其中包括聲音、照片和影像等,但人們卻天真地把這些東西當成真實的。」

除了此一案例之外,3月底網上廣泛出現特朗普「試圖逃跑」和「被警察逮捕」的逼真「照片」(圖畫),而這些AI生成的「照片」讓不少反對和支持者信以為真,同時給社會帶來一定的混亂和輿論。

另外,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在3月底發出警告,犯罪分子恐利用ChatGPT等AI來提升其犯罪手段。原因是ChatGPT生成的文字能夠模仿人的說話風格,而這些文字能夠在假電郵、網絡釣魚攻擊和散布不實訊息時奏效。

歐盟和七國集團在4月開始商討,是否用更嚴格的法律,去遏止ChatGPT和AI毫無節制的發展。李濟心也贊同對AI進行監管,他認為,「AI本身並不能區分正確消息,當人們過分信任AI時,將會分不清消息是否屬實。」

辛頓博士還擔心AI技術會隨時擾亂就業市場,當人們越來越依賴ChatGPT,把它當成取代律師助理、翻譯人員或處理其它任務的人。他表示,「它(AI)消除了苦差事,但它帶走的事物遠不止如此。」

IBM首席執行官(CEO)阿文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5月1日表示,人力資源等後台職能部門的招聘將暫停或放緩,影響大約26,000個非面向客戶的職位,這還包括因自然裁員而騰出的職缺。克里希納還表示,「未來五年內我們很容易地看到,人類有30%的工作會被AI和自動化取代。」

另外,擁有「股票之王」稱號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5月6日在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當(AI)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時,它比二次大戰發明出原子彈更讓人擔心。他知道人們無法取消它,但是釋放這種能力,對200年後的世界真的有好處嗎?他還相信AI將改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則表示,「人們將在世界上看到更多的機器人技術,但他對AI的炒作持懷疑態度,認為老式的工作方式很好。」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吳瑞昌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347)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