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監總局首任黨書記 四川副省長李雲澤就位
【新視角看新聞】5月10日中共官宣,四川副省長李雲澤出任中共金監總局首任黨委書記。分析認為,巨無霸的金監總局會形成一個超強的金融監管體系,李雲澤背景與上任後的執行,將備受關注。
5月10日下午,中共官宣,四川副省長李雲澤出任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首任黨委書記。
李雲澤生於1970年,山東煙台人,中共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建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重慶分行行長。在建行深耕20年後,2016年任工商銀行副行長,2018年任四川副省長。
此前,3月7日,在中共全國人大會議上公布了機構改革方案,涉及科技、金融等領域,其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除了組建金監總局外,還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設立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將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分析認為,這個巨無霸似的金監總局,重回分省格局的大央行,再加上升級擴權的證監會,一個超強的金融監管體系形成,從「一行兩會」邁入「一行一總局一會」(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外匯管理局)模式。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曾對美國之音說:「中共上層現在更加擔心發生更大的金融風險,影響經濟安全。同時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並不信任。這些應該是這次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原因。」
「現在就是進一步將權力向中共中央集中。」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曾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高層為了金融維穩,除了證券以外的東西都撥到金監總局裡去。就是要達到把中國大部分的錢都掌握在其手上,包括金融保險等重要的資金,防止這些金融業萬一出問題。
黃世聰說:「中國近年來,很多金融股、銀行、保險業(公司)爆雷,這樣下去會衝擊中共政權。加強對它們的監管,防止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發生,這是他(習近平)的原意和本意。」
就在5月8日和9日兩天,大陸又有7家金融機構被接連點名,包括銀行和信託。
5月9日,交易商協會官網顯示,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債券發行、中國民生銀行承銷業務均涉嫌違規遭自律調查。
《券商中國》10日報道,5月8日,大連銀行、鄭州銀行、江西銀行、青島銀行和粵財信託共5家機構涉及債券業務違規被點名。具體來看,大連銀行等多家機構存在債券代持交易等違規行為。
其中,大連銀行通過做市業務的方式,每日滾動開展買賣方向相反、清算速度不同的現券交易,代持利率債活躍券,且規模較大;鄭州銀行、江西銀行和青島銀行的內控執行不嚴或流於形式,未有效評估交易合理性,作為中間方以現券買賣或做市等方式參與債券代持交易鏈條,交易筆數和金額較大;粵財信託未嚴格履行產品管理人職責,相關信託計劃為代持債券損益兌現提供便利;某基金相關從業人員私下參與安排代持交易。
此外,粵財信託作為產品管理人,管理的信託產品成為相關方兌現債券損益的通道。大連銀行等多家機構參與了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粵財信託管理的信託產品根據相關方要求,多次以高於市價買入涉及代持的債券並以貼近市價賣出,為相關方兌現債券損益,相關交易未反映正當業務目的或合理經濟目的。
江西銀行、青島銀行、鄭州銀行等機構為相關機構違規代他人持有債券提供了便利條件,開展涉事交易未反映真實或正當交易目的,內部未能有效識別交易風險或防範交易發生。
大連銀行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機構,違規開展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規避相關監管規定,虛增做市交易量,相關交易未反映真實或正當交易目的,未嚴格遵守做市業務規範,內部未能有效防範交易發生。
此外,通報還提及違規人員的處罰通報。刁某飛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相關人員,安排相關機構參與違規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作為時任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經理,刁某飛超越業務權限範圍,通過個人通訊工具,私下安排相關機構參與違規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相關交易未反映正當業務目的或合理經濟目的,並導致多筆交易結算失敗。刁某飛被予以警告。
交易商協會官網顯示,今年早前已有銀行因債券業務違規被密集處分。
4月,工商銀行主承銷的多期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定價嚴重偏離市場合理水平,干擾了市場秩序,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相關規定,遭到自律調查。
在更早前,還有6家銀行因債券承銷過程中存在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遭到處分,分別是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和廣州農商行。
另據交易商協會披露,2022年交易商協會依規進行自律處分99家(人)次,涉及35家發行人及信用增進機構、4家主承銷商、3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律師事務所、1家資產管理公司、1家證券公司以及54名直接責任人。
今年以來,大陸發生金融領域的持續震盪,河南金融領域更成為焦點。近期被查的光大集團前董事長李曉鵬被批搞「河南幫」,去年引發社會震盪的河南村鎮銀行爆雷,也有「河南幫」的影子。
據報,所謂河南金融幫(也稱河南幫),是指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的金融管理幹部,該校被業界稱為「金融小黃埔」。
該培訓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當時是中行河南分行的一個幹部培訓班,其後多次擴編、更名。1980年6月更名為「河南銀行學校」,1986年1月改名為「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2001年8月,中行再次將其更名為現在的「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新聞網、大紀元記者夏松、張鐘元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739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