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接連「領袖」政治秀 習釋接管經濟訊號?

【新視角看新聞】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先後在雄安新區、滄州、石家莊等地考察。總書記、總理、副總理一同考察地方,打破中共高層慣例。這精心安排的政治活動,應是習正式接管經濟的信號。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鍾原文章,於大紀元首發。

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先後在雄安新區、滄州、石家莊等地考察,最後在石家莊召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期間,李強、丁薛祥兩度被召參加考察或座談,蔡奇則一直陪同,中共其他政治局常委的地位明顯變得更低微。

中共總書記、總理、副總理一同考察地方,打破了中共高層的慣例,四個中共政治局常委亮相實屬罕見。這次精心安排的政治活動,應該是習近平正式接管經濟的一大信號。中共國務院被徹底降格,明知雄安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並非經濟良方,也只能附和。

蔡奇接手中辦主任後,一直跟在習近平身邊,屬於常規做法。李強、蔡奇、丁薛祥都是習近平一再破格提拔上來的,給習近平當跟班應該不稀奇,如果再加上一個陳希,中共政治局常委的習家軍就湊齊了。

其中,5月12日,習近平在石家莊召開的「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李強、丁薛祥又被叫到石家莊,這就不是一般的安排,而是故意特殊的安排了。

中共高層考察地方,最後會聽取地方官員匯報,再發出一通指示。習近平此番考察河北,最後聽取河北省官員匯報,然後做指示,也算正常;但最後開的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河北省實際是配角,北京、天津應該是主導。結果,李強、丁薛祥被召到石家莊,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也跑到石家莊發言,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卻因故不能參加。

這次「京津冀」座談會,應該可以等習近平回到北京再開,各方都比較方便,北京實際是最大的牽頭者;四名政治局常委也沒有必要同時離京、齊聚石家莊,顯得那麼突兀。然而,所有人的行程都必須跟著習近平轉,這大概是有意為之,顯示如今習近平是大權在握的「領袖」,其他政治局常委的地位被顯著壓低。

李克強在任時,此類情況從未發生過。李克強時常獨自考察地方,最後召集臨近省份官員座談;不管各地官員聽不聽,李克強總還有黨內二號人物、國務院總理的架子,沒人敢怠慢。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今非昔比,其他六人與習近平的差距被明顯拉大,都只能聽習近平訓話,輕易不能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政治局常委的地位看上去更接近其他政治局委員了。蔡奇以政治局常委身份接掌中辦主任,已經透露了不一般;此次李強、丁薛祥又扮演了招之即來的角色;王滬寧、趙樂際至少在表面上也要表現順從。

這場精心安排的考察、座談政治秀,不但要凸顯習近平的「領袖」,還應該是習近平接管經濟的一大信號。

5月12日,習近平在石家莊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提出「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這應該是習近平的最新指令,李強、丁薛祥當然要趕來參加,然後抓緊執行。

而雄安爛尾工程已經多年,飽受外界詬病;但這是習近平親自主抓的項目,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5月10日,習近平考察雄安並主持座談會,稱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見成效」;「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蹟」;「黨中央關於建設雄安新區的重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此次重新定調,被外界視為中共高層對各種質疑的回應。

然而,早先已有不少中國專家,卻對雄安工程提出各種質疑。

2017年,中國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表示,新區所在的白洋淀流域不僅水資源嚴重短缺,而且入淀河流的水污染非常嚴重;雄安新區的大氣環境污染也十分嚴重,環境問題是雄安新區發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2018年,參與雄安新區規劃設計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尹稚表示,雄安新區選址有很多不利條件,不在已有的國家級大型交通網絡的節點上,而且地勢低窪,比常年洪水位低8到9米,需要大量的工程處理,白洋淀的水質是劣五類和劣四類,需要提升淨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學家陸大道撰文表示,雄安新區選址不符合中國經濟要素「自西向東」的宏觀流向,難以吸引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要素集聚,北京經濟要素和技術創新要素遷到雄安的趨勢不明顯。

新加坡規劃師劉太格認為,雄安新區人口規模至少要達到1500萬,目前規劃500萬人口顯得不足。雄安毗鄰的北京、天津人口規模龐大,雄安要具備足夠的人口規模才有競爭力。

專家們不幸言中,與河北相關的很多股票曾一路暴漲,後來又大跌;當地房價也曾持續飆升,但雄安新建的房屋空置率高,被外界稱為新的鬼城。在中共強制之下,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在雄安註冊,建設總部大樓;不少北京大專院校被要求部分遷往雄安,還包括一些中小學。鐵路、公路也要修到雄安,包括機場連接和城內交通線, 大量無效投資再度產生。

5月12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牢牢把握黨中央關於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務和原則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歷史耐心」。

中共高層明知雄安新區並未達到預期目的,但不能自我否定;仍然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既不能心浮氣躁,也不能等靠要」。

雄安新區建設全靠中央資金扶持,實際只能「等靠要」。李強趕緊表態,「最根本最關鍵的是要領會好、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的重要指示,「不等不拖、緊張快乾」。丁薛祥也同樣附和。

無論雄安新區或所謂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實際都不是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藥方。中共可以再次以高投入、低產出甚至無產出的模式,打造一座光鮮亮麗的新城市,但實現不了「中國式現代化」。

這種拉郎配式的經濟模式,更多屬於計劃經濟的產物,實際違背了市場運作的規律,中國各地所謂開發區建設,已經屢次被證明了失敗。如果沒有外資、技術的持續進入,沒有國際訂單,這些新區註定爛尾;所謂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都將是空談。

習近平若正式接管經濟,李強等人還都是新手,結果必然只能當跟班、聽命,但也並非所有人都真正信服。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之時,中共的新一輪折騰,將使各種解方無法走出泥潭,只能是陷得更深。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436)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