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帳戶數字暴跌? 中國社保系統養老心累
【新視角看新聞】5月8日,深圳市社會保險資訊新系統上線運行。上線之後,有網友表示:4月份社保帳戶餘額還有31萬元,切換新系統後只剩下19萬元,少了1/3。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王赫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5月8日,深圳市社會保險資訊新系統上線運行。之前,深圳原社保系統自4月24日0時至5月8日9時停機,切換上線廣東省集中式系統,同時對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這是統一的工作部署,是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2022年1月起啟動的一個重大步驟。
然而,上線之後,不少深圳市民反映,社保個人帳戶餘額出現大幅減少。如有網友表示:4月份社保帳戶餘額還有31萬元,切換新系統後只剩下19萬元,少了1/3。
5月10日,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發表《關於深圳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查詢情況的說明》,稱:個人帳戶實際金額未減少,造成顯示金額差異的原因在於展示規則不同—深圳市公共服務渠道的展示內容為養老保險個人繳費以及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本金及其產生的利息,而廣東省公共服務渠道的展示內容只為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本金。
此前,上海已發生類似情況。4月,上海市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切換到全國統籌系統後,許多上海居民查詢發現老人的社保縮水一半。
面對洶洶民意,4月28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的回答是:平台與全國信息系統連接是全國統一要求,原來各省市所設的部份類型項目不一樣,現在都保持一致;但這對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不會有影響,沒有任何變化。
這種虛與委蛇的說法,市民們並不認同。上海、深圳是中國富裕地區,養老金帳戶盈餘;而全國許多省市,卻是虧空。中共為甚麼要搞「全國統籌」?就是財政已拿不出多少錢來「填空」了,就搞省際調節,「以豐補歉」。
在這個背景下,中共被迫推出兩個重大政策:第一是,2020年底前實行「省級統籌」、「統收統支」之前,在「縣市統籌」這個層次上運行的時間已長達34年,為「全國統籌」做準備。
第二是,2018年7月起,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沿海發達省份支持困難省份,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區間基金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中共根本無法解決養老金運行可持續性問題。學術研究表明:中央調劑制度中,各省份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但隨著上解比例的提高,地區間的當前收支結餘變化與全國統籌的目標將出現一定的偏離。
有學者認為,未來若干年「全國統籌調劑基金」很可能要經歷一個「無資金池」純粹調劑制、「小資金池」略有結餘、「大資金池」較多結餘直至最終建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的過程。
可問題是,在急劇老齡化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人、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從1981年的 67.77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制度撫養比持續下降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現行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難以為繼。
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中共獨創的社會統籌 + 個人帳戶。企業按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2019年起降為16%)繳納養老金,全國統籌使用;個人按工資的8%繳納,記入個人帳戶。注意,個人帳戶可以繼承,具有個人財產屬性,只是限定用途(用於養老)不能隨意提取。
從制度設計角度講,退休者領取的養老金也分為兩部份:基礎養老金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個人帳戶養老金由個人帳戶基金支付。兩者應當分帳管理。
然而,荒唐的是,現實中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兩種基金混帳管理,即現行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方是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而支出方只有養老金發放。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再提「做實個人帳戶」,改提「改善個人帳戶」。但如何「改善個人帳戶」?至今誰也不知道。
而危險的是,有種輿論否認「個人帳戶」的私有財產屬性,認為這屬於「社會共濟」性質。事實上,中共現正在進行的「醫保新政」,就是縮減個人帳戶劃入資金(甚至有觀點取消個人帳戶),將錢劃轉到醫保統籌基金,聲稱用來提高門診的報銷,搞「門診共濟」。
但各地老百姓不買帳,認為是地方政府沒錢了,來算計他們帳戶裡的錢,上演了「白髮運動」。中共「醫保新政」的做法會不會用於養老金呢?這是老百姓擔心的。
有人為中共不「做實個人帳戶」辯護,說:個人帳戶只要「記實」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實」,就如同我們存入銀行的存款,我們只能要求存款人的確權,卻不能要求銀行將資金置放在保險櫃裡。
有學者指出,個人帳戶空帳表面看上去與銀行相似,儲戶和參保人面對的都是帳戶,但卻有本質區別。銀行的錢被按揭貸款出去是去賺錢的,而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錢被現收現付給老年人發了養老金之後,就是空帳了。
中共一直在說,養老金支付有保障,基金結存好幾萬億元。可實際情況是,養老金早就虧空了,這些年都是財政在補缺口。
舉例而言,據財政部公布的社保決算,2018年,企業職工、城鄉居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收入分別為37,521億元、3,870億元和13,445億元,支出分別為31,567億元、2,938億元和12,681億元,都有財政盈餘。
但是,剔除財政補貼後,2018年實際盈餘達-虧空4,504億元。這是中共一貫玩的數字遊戲,實質是欺騙和誤導民眾。
這幾年,中共末路狂奔,中國經濟大盤動搖,財政收支缺口越來越大,中共還有多大財力來彌補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呢?
2022年英國養老金危機突發,世界震動。截至2021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3億人,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2億人。如果中國爆發養老金危機,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444)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