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網絡民兵」 向全球發動網絡戰

【新視角看新聞】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共採取了利用民用網絡部門向全球敵手展開信息戰的策略。網絡安全專家稱,這是北京對全世界發動的「人民戰爭」,由其「網絡民兵」來實施。

中共的民用網絡部門包含私人網絡營運商、私營機構、學術部門和政府機構。從運作的角度來說,這些民用部門的人員並沒有正式編入中共軍隊作戰序列。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克拉赫科技外交學院(Krach Institute for Tech Diplomacy)高級訪問學者、曾擔任美國國防部中東政策副助理部長的西蒙娜‧萊丁(Simone Ledeen)稱,這些實體成了中共的「網絡代理人和僱傭兵」。

萊丁表示,這些代理人從事網絡間諜和網絡攻擊活動,收集外國政府、公司和組織的敏感消息,以使中共在與敵手對抗時具有競爭優勢。

2022年,和中共政府有關的網絡犯罪團伙APT41竊取了2,000多萬美元的美國COVID-19救濟金,其中包含十幾個州的小企業管理局按揭貸款和失業保險金。

這是首個中共黑客針對美國政府資金下手的事件。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21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在網絡領域佔主導地位,其網絡進攻能力居全球首位,但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2019年,華盛頓的一個大陪審團正式起訴APT41成員、中國公民張浩然和譚大林。隨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便將APT41列入「通緝」名單。2020年,上述大陪審團再次起訴該組織的另外三名成員,即中國公民錢川、付強和蔣立志。

APT41的受害者還有澳洲、巴西、德國、印度、日本和瑞典的企業。FBI說,據上述被告稱,針對美國、澳洲、中國(西藏)、智利、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新加坡、韓國、台灣和泰國的電信商進行攻擊。

美國特勤局在發給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的一份聲明中,把APT41稱為「中國政府支持的網絡威脅集團」。

另一個黑客組織「LightBasin」據稱也來自中國,其公開名稱為UNC1945,自2016年以來一直針對全球電信行業進行攻擊。美國另一家網絡安全公司Crowd Strike在2021年公布的調查報告中稱,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UNC1945的攻擊活動和某個國家有關。

Crowd Strike在2021年較早時候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全球由政府支持的黑客攻擊活動中,2/3來自中國。

從中共網絡領域的「人民戰爭」剛一登場,全球就在不斷增進對其的認識。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基蘭‧理查德‧格林(Kieran Richard Green)將「人民戰爭」定義為:隱藏在中共地緣政治策略中「信息領域」的網絡犯罪。

格林說,北京信息戰方面的能力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開始顯露,中國的「愛國」國民經常不受中共監督地展開這方面的活動。

格林表示,「中共政府最初鼓勵這類活動。但到了2002年,該黨開始對這些自主行動的實體加以限制,同時建立專門從事信息戰的附屬部門、取而代之。

『愛國黑客』要麼通過招募的方式被『吸收』到中共軍隊中,要麼通過民兵系統進行整合。」破解中共網絡「人民戰爭」非常困難,因為很難從公開消息中發現網絡附屬機構的確切職能。但格林稱,這些單位的人員是從政府、電信行業和學術機構中招募的,並編成「小組」、分布在這些機構中。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薩邁爾‧帕蒂爾(Sameer Patil)向《大紀元時報》表示,中國有很大一部分網絡活動是針對民主國家的,在美國和其盟友的選舉時期尤為活躍。

2021年年中,美國及歐盟、英國和北約成員國等盟友一起揭露和批評了中共的惡意網絡活動。

白宮發表聲明說,「中國培植了一個情報產業,其中包含『合同黑客』;他們也在世界各地開展未受制裁的網絡行動,同時也為自己謀取私利。美國對此深感擔心。」

白宮說,北京不願懲治「合同黑客」的犯罪活動,這損害了各國政府、企業和關鍵基礎設施營運商的利益,使得它們的知識產權、專有消息遭盜竊,再加上支付勒索金、降低影響方面所做的努力,損失的金額無法估算。

萊丁說,在這方面,中共利用網絡活動來推進其政治和戰略目標,包括推廣其獨裁制度。「例如,中國通過社交媒體及其它數字平台傳播虛假消息和政治宣傳內容,對異見人士和人權組織進行網絡攻擊。

全球性的情報公司Recorded Future2022年年中公布長篇報告稱,在過去的三年裡,一個中共支持的黑客組織「紅色阿爾法」(RedAlpha)一直針對人權組織、智庫、新聞媒體和眾多外國政府機構進行攻擊。

Recorded Future稱,「『紅色阿爾法』很可能從屬於替中共政府實施網絡間諜活動的『合同商(黑客)』。」

根據Recorded Future的說法,「紅色阿爾法」冒充許多機構,如國際人權聯合會(FIDH)、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簡稱MERICS)、自由亞洲電台(RFA)、美國在台協會(AIT)等,註冊了數百個域名,並將其作為攻擊武器。

遭冒充的機構還包括全世界其它觸犯中共戰略利益的政府機構、智庫和人道主義組織。

美國及盟友與中共在網絡領域日益敵對,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中共網絡進攻活動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美國等對手。

在世界各國申訴中共網絡攻擊的同時,北京也一直在對美國和其盟友提出類似指控。中共官媒新華社2022年報道表示,境外組織通過攻擊控制了中國境內的電腦,進而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進行網絡攻擊,並稱「這些攻擊地址主要來自美國」。

擁有軟件工程博士學位、人工智能(AI)研究專家薩哈‧塔赫維利(Sahar Tahvili)表示,由於攻擊和反擊的強度和數量不斷增加,隨著AI的發展,網絡戰只會越來越致命。她說,AI技術會令網絡攻擊行動更有效;例如,AI驅動的工具可以自動識別和利用目標系統的漏洞進行攻擊。

塔赫維利說,「隨著AI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網絡攻擊活動,解決在戰爭和間諜活動中使用AI所引發的道德操守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緊迫。」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Venus Upadhayaya、唐雲舒編譯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498)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