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減持郵儲銀行股份 中國金融危機四伏
【新視角看新聞】李嘉誠基金會早前突然減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套現1.22億港元。經濟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中國經濟尤其是金融領域的長期展望並不看好。
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的李嘉誠基金會於5月11日減持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2249.30萬股H股,每股平均價為5.43港元(,總金額約為1.22億港元。
此次減持後,李嘉誠基金會持有郵儲銀行H股約19.80億股,持股比例從10.08%降至9.97%。
這並非李嘉誠基金會首次減持郵儲銀行。2022年9月,李嘉誠基金會已減持郵儲銀行H股5萬股,每股均價為4.71港元,涉資約23.55萬港元,減持後持股數為21.84億股。
公開信息顯示,郵儲銀行於2012年1月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引入10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於2016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2016年全球最大IPO。
當時,除了中共國資重倉持股外,李嘉誠、李澤鉅父子的名字也出現在郵儲銀行主要股東名單上。父子二人通過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股份為22.67億股,佔H股流通股份的11.42%。
海外獨立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5月20日在向大紀元表示:「李嘉誠減持郵儲銀行應該是其資本操作的一部份,當然中國銀行業整體風險是越來越大,不良資產也會增加,作為投資者來說,這都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旅美政經分析人士陸遠行也對大紀元表示,李嘉誠在投資領域的一舉一動都被視為投資界的風向標。
陸遠行說:「從李嘉誠以往的投資經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眼光敏銳、具備遠見和前瞻性。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之後在中共政局出現部份不明確變數時,他撤離中國並出售部份地產投資,加大了對海外市場的投資。這些決策事後證明了他的判斷準確無誤,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陸遠行認為,李嘉誠對中共政界的了解也非常深。在中國,經濟和政治之間的關聯度極高,受政局的影響非常大,「此時李嘉誠出售銀行股份的舉動具有標誌性意義」。
陸遠行指出,「目前,中國大陸的銀行業面臨巨大金融風險,整體利潤下滑,而李嘉誠出售股份,表明他對中國經濟、尤其是金融業的長期展望並不看好。未來,中國金融領域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就在李嘉誠減持郵儲銀行的當天,位於上海陸家嘴的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門口處一度聚集了大量人群,並有安保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相關照片迅速在網絡上流傳,並有聲音解釋說這些人是在集體討薪。
浦發銀行隨後對中國媒體回應稱,此次群體聚集係一業務外包公司與所屬員工之間存在勞動糾紛所致,目前該外包公司正與員工溝通解決。浦發銀行所言的外包公司據稱主要涉及該行的信用卡業務。
中國媒體《長江商報》記者以員工費用與在職員工總人數粗略計算2019年至2022年浦發銀行的員工人均薪酬情況,發現浦發銀行員工在2022年的平均薪酬已下降至44.7萬元,降幅約為3.63%。
浦發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浦銀理財員工早前也對中國媒體表示:「原本一個月能有兩三萬元的工資,現在就只有五六千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媒體稱,員工降薪的並非只有浦發銀行一家。在中國十家上市股份行中,包括浦發銀行在內,共有八家在2022年出現員工人均年薪同比下滑現象。
2019年至2022年,浦發銀行的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歸母淨利潤整體減少了77.4億元。
Youtube財經自媒體博主「財經冷眼」曾在他的節目中表示,中國大中型銀行的危機終於來了。
「中國的樓市出了問題,最終必然是反映到金融系統上。」「財經冷眼」指出,中國的房貸佔據了整個銀行信貸的一半以上,現在沒人再申請按揭貸款,房貸需求迅速下降,很多人在提前還款以應付未來的風險,因此銀行的利潤也急劇壓縮。在利潤縮減之後,銀行採取的措施就是削減員工工資。
「財經冷眼」表示,浦發銀行的降薪風波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其它銀行都會有類似的問題。中國現在存款的人很多,而銀行放貸卻放不出去。
目前許多地方的房產價值在下降,這導致銀行的抵押物在減值,銀行必然要求借款人追繳資金以增加抵押物的價值。然而,大家手裡沒有餘錢,收入都在下降,就沒有錢追加抵押。
「財經冷眼」表示,這樣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銀行會收到很多斷供的房子,又是大幅度地打折銷售出賣,在這個過程中,銀行也賺不到錢……最終的損失只有銀行硬扛。」
所以現在這種大幅度的削減工資還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削減的幅度可能更大……其它有些大的國有銀行肯定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只是目前還沒燒到他們身上而已。
最近,中國雲南地區的許多民眾表示,中國建設銀行的銀行卡被「凍結」,無法正常辦理業務。他們收到的建行短信內容顯示,銀行卡交易可能存在風險,非櫃面業務暫時無法辦理。
5月11日,中國媒體記者走訪了建行昆明滇龍支行、昆明祥雲支行、昆明城南支行等多家網點,發現市民在銀行大廳排隊辦理解凍業務。
建行昆明兩家支行工作人員對中國媒體稱,凍結銀行卡是為了防範網絡電信詐騙。近幾天,前去辦理銀行卡解凍的人很多,導致解凍業務辦理需要排隊三四個小時。
宋維駿對此表示,銀行卡被凍結,其中可能有防範電信詐騙的因素,但也可能存在防止資金外流以及洗錢。
陸遠行也認為,4月份中國居民存款突降,可能有部份原因是部份資金被提取轉移和外逃,銀行擔心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因此決定凍結部份銀行卡。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徐亦揚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55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