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李輝出訪歐洲五國 中共目的動機受質疑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出訪歐洲五國,開啟「政治解決」戰爭之旅。專家質疑,中共介入斡旋,刻意走訪「諾曼第模式」的核心國家,其動機與目的並不單純。

中共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出訪歐洲五國,開啟「政治解決」戰爭之旅,但所謂的調停未有突破,專家質疑,中共介入斡旋,甚至刻意走訪俄、法、德、烏「諾曼第模式」的核心國家,其動機與目的並不單純。

李輝5月16日和17日訪問烏克蘭,中共外交部18日發表聲明指出,李輝對烏克蘭表示,解決危機沒有靈丹妙藥,各方需從自己做起,建立互信,為停止戰爭和談判創造條件。

李輝5月19日轉往波蘭首都華沙,會見波蘭外交部副部長葛瑞渥(Wojciech Gerwel),葛瑞渥促請北京當局「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李輝此行,被認為是落實日前北京當局發表的「政治解決」俄烏衝突的主張,該主張於2023年2月24日提出,載明於北京當局發表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十二點聲明。

不過,已有多名歐洲國家領袖對中共聲稱的調解者角色不表認同,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稱,中國(中共)承擔調解人的前提是,必須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直言批評,從侵略者與受害者角度來看,『中立』代表站在侵略者這一邊。

德國科隆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向大紀元指出,李輝特使的身份不可能對這五國做甚麼承諾,主要是去了解核心五國對烏克蘭戰爭未來的想法,帶回來給習近平參考;另一個深層意義,是在落實習近平的歐洲戰略構想,希望與歐洲恢復友好關係。

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博士、台灣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向大紀元表示,歐美專家都看得很清楚,中共所謂的十二點聲明,基本上都是空話,如撤軍一詞,連提都沒有提,更別說追究戰爭責任,連針對侵略一方,也要保持中立,其實是偽善的聲明。

中央社報道稱,從李輝的訪問行程來看,以被侵略國烏克蘭作為首站,具有宣傳意義,第二站波蘭則是最挺烏克蘭的歐洲國家,也頗有象徵意義;第三、四站法、德是歐陸大國,也是中國(中共)亟欲拉攏的對象,不但有助於調停俄烏戰爭,也順帶藉此從美國帶頭圍堵中突圍。

報道引用評論認為,俄羅斯作為李輝訪問的最後一站,代表中國(中共)可能站在俄方對立面的四國立場向俄方「匯報」的意味,此行程也安排引起外界一定程度的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外交部在5月18日上午的聲明中說,在訪問期間,澤連斯基會見了李輝。中共稱李輝還分別同烏總統辦公廳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以及基礎設施部、能源部、國防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舉行會見。

但是基輔的幾個聲明都沒有提到或確認李輝與澤連斯基的會面。

就在李輝出訪烏克蘭之前,澤連斯基還公開謝絕「調停」。據《基輔郵報》曾報道,澤連斯基認為,某些國家或有影響力的個人試圖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進行調解以結束戰爭是沒有意義的,但烏克蘭對有助於實現公正和平的提議感興趣,主要是基於烏克蘭和平方案。

另有報道指出,澤連斯基說,烏俄兩國間不需要調解人,因為烏克蘭人清楚記得在諾曼第模式下與俄國總統普京的調解是如何結束的。

「諾曼第模式」是2014年由法、德、俄、烏外交官成立的非正式論壇,目的在平息烏東地區的衝突,2015年達成《明斯克協議》,但衝突仍然不斷,2022年1月底,曾恢復舉行,但沒有達成共識,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澤連斯基稱,諾曼第模式已經被「摧毀」。

台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認為,澤連斯基的說法,透露他對中共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不大苟同,尤其在習近平訪問莫斯科後,態度明顯親俄,寄望中方調停的路走不通,澤連斯基把希望放在教宗身上。

不過,張福昌認為,當前俄烏兩方對停火條件沒有交集的情況下,不論是找習近平或天主教教宗當調解人,可能都不會有結果,最終只能決戰於戰場。

過去7天,澤連斯基為了爭取西方提供更多武器,接連走訪意大利、德、法等國,得到了具體的軍援承諾。英國首相蘇納克與荷蘭首相馬克‧呂特近日亦承諾建立一個國際聯盟,幫助烏克蘭獲得F-16戰機。

鍾志東指出,從整個戰事的發展上看,最後應該是戰場決定論,誰能夠在戰場上面掌握優勢,誰才能改變當前的局面。

在此情況下,北京當局一連串的所謂「勸和促談」行動,包括習近平訪問莫斯科、與澤連斯基打電話,王毅、秦剛相繼出訪歐洲,派特使李輝訪問五國,北京的目的並不單純。

鍾志東認為,中國(中共)介入俄烏戰爭,就是趁火打劫,它不管是公開或私下支持俄羅斯,目的是避免俄羅斯徹底的崩潰,不希望目前的國際秩序少了俄羅斯,使中共要單獨的去面對與歐美、西方國家不斷升高的競爭態勢。

鍾志東分析,在俄羅斯當前軍力耗損,烏克蘭獲得西方軍援之際,北京的涉入,是否有替俄羅斯爭取喘口氣,甚或重整旗鼓的機會,為下一場軍事行動做準備?相信烏克蘭與美歐都在密切關注這一發展。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歐盟對中共推動的和平方案保持警戒。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早前表示,中國(中共)推動重塑世界秩序,對歐盟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歐盟一份文件中提到,如果中國不推動俄羅斯撤出烏克蘭,或是支持克里姆林宮的戰爭努力,中歐關係可能會惡化。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755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