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新能源和抗共之間 拜登如何找平衡?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對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背後技術的控制,使拜登政府和極左民主黨人想從化石燃料過渡到清潔能源變的更複雜。如何平衡好新能源和抗共,已成拜登政府的頭疼事。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表示,中國(中共)不是環境合作夥伴,它是全球第一大威脅,駁斥美國與共產中國之間,就氣候與環境問題進行合作的可能。

中共對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背後技術的控制,使拜登政府和極左民主黨人想儘快從化石燃料過渡到清潔能源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

如何在軍事、高科技和經濟領域對抗中共的同時,還要在氣候議題上與在新能源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共產中國合作,這已變成讓拜登政府越來越頭痛的事情。

白宮官員一直堅稱,他們希望是美國而不是共產中國主導未來清潔能源的技術。

但是「政客」(Politico)新聞網站報道表示,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最近都試圖淡化美國正在做出與共產中國經濟「脫鉤」的戰略決定——此前二十多年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已經導致兩國在經濟領域深度掛鉤。

一些試圖維護美中關係的倡導者認為,美中之間相互對抗的敵意有可能扼殺兩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

美國抵制使用來自中國的技術或礦產,也可能使拜登要實現美國2030年碳污染減半的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2022年,拜登政府通過一項《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該法案也被稱為「氣候法案」,因為該法案為清潔能源提供了3,690億美元補貼,還提出確保美國或其最親密的貿易夥伴為電動汽車電池提供關鍵礦物的目標,並禁止使用來自共產中國的電池組件,以致力於打造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

但是,這不是短期內就能達到的。目前,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仍然不平衡,而且仍然有利於進口中國產品。兩國在2022年的貿易額已接近於7,000億美元,其中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組件,這一創紀錄的數字,也再次引起共和黨人對拜登及民主黨氣候政策的批評。

眾議員加拉格爾將共產中國在太陽能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與中共在新疆的強迫勞動集中營及其它人權迫害聯繫起來,他特別指出,美國和中共陷入了「關於21世紀生活會是甚麼樣子的生死存亡之爭」。

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主席阿比蓋爾‧羅斯‧霍珀(Abigail Ross Hopper)在一份聲明中說:「太陽能和儲能行業必須在美國建立更多的製造能力,兩年的關稅暫停為我們做到這一點提供了橋梁,在這個關鍵時刻限制供應將傷害美國企業,並阻止他們在短期內部署清潔、可靠的能源。」

民主黨籍參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是拜登勞工議程最熱心的支持者之一,他也反對拜登暫停對太陽能設備的進口關稅,他反問說:「最終,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你是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還是站在美國工人一邊?」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彙編的數據,中國在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零件——多晶硅、太陽能晶片和太陽能電池——以及某些類別的太陽能面板的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過去的十五年裡,中共還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建立中國的能源技術公司,從而扭曲了全球市場。

中國和與它接壤的亞洲國家向全世界輸送了全球所需的大部份太陽能設備。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師伊桑‧辛德勒(Ethan Zindler)指出,這一切的發生並非完全偶然。中國企業可以獲得成本非常低,甚至零成本的資本,而且中央政府大力推動這些行業的規模擴大。

實際上,如果美國想從印尼等地進口某些種類的電池礦物,中國公司一定會參與其中。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庫倫‧亨德里克斯(Cullen Hendrix)說:「問題實際上在於,我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然後是中國公司分開。」

美國國土安全部幾天前突擊搜查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inko Solar Holding Co. Ltd.)在美國營運的工廠,晶科能源是目前僅有的幾家在美本土開設工廠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之一。

在德克薩斯州,州參議院上個月投票禁止中國公民擁有德州土地。德州議會去年也採取了類似措施,拒絕一位中國富商在勞克林(Laughlin)空軍基地附近購買14萬英畝(567平方公里)土地建設風力發電場。

弗吉尼亞州的共和黨籍州長格倫‧揚金(Glenn Youngkin)拒絕了讓福特公司將電動汽車電池廠建在他所在的州,因為該電池廠是福特與總部位於中國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CATL)的技術合作廠。

2023年1月份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揚金曾直接聲稱這家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是「一家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公司的幌子」。

福特的電池廠是眾多受益於拜登《氣候法案》補貼的項目之一,其中包括對北美生產的電動汽車的聯邦稅減免。密歇根州州長、民主黨人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隨後接收了福特與寧德時代有交易的35億美元的電池廠,密歇根州此舉立即遭到了國會議員們的批評。

5月較早時候,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最高級別共和黨參議員馬克‧盧比奧(Marco Rubio)還敦促拜登政府調查福特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在印尼建設鎳加工廠的另一項交易。

鎳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礦物。盧比奧寫信給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代理局長說,這種合作安排引發了人們對「福特汽車公司可能參與(中共)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的擔心」。

福特發言人則否認了盧比奧的指控,稱福特公司對其供應商有行為準則要求,包括在人權等問題上。

白宮正在推動美國與印太地區的盟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確保用於電池和其它能源技術的礦產以及作為中國境外製造基地的安全,這一概念被稱為「友誼外包」。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亨德里克斯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與其尋求奪回中國(中共)對重要資源的控制權,美國不如將重點放在擴大其全球供應鏈上。他認為,在中國境外建立貿易關係網絡,比將中國趕出美國經濟網絡會更有成效。

這或許將成為拜登在堅持抗共和持續新能源政策之間,尋找平衡的一種方式。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568)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