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G7驚大唐夢 習抗議 拜登妙回

【新視角看新聞】《遠見快評》主持人唐靖遠:「我們可以看到G7和中亞峰會它的實質就是當今世界上兩大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以及兩大國際秩序的一種生動的對比展現。

以下節目,取材自5月23日新唐人大視野【冷戰觀察室】內容。

紅彤彤的宮殿、紅燈籠、紅地毯、紅衣宮女、高舉紅幡的宮廷侍衛……,要不是中共黨魁習近平手指著宮女出現在鏡頭中,接下來各國元首魚貫而出,這場景真會讓人以為是在橫店拍電影呢。這就是5月18日在西安舉行的中亞峰會的宴會現場。

再來看看同時間進行的廣島G7峰會,這座古樸的建築是當地一家有著170年歷史的民間和風旅館,G7領導人在裡面圓桌聚餐,供應的和食料理簡單而清淡。

這個鮮明對比瞬間就成了網絡的熱議焦點。有網友說,習近平夫婦搞了一場皇帝貴妃夢回大唐秀,把一個本該嚴肅莊重的政治峰會搞成了國際大笑話;還有網友評論稱:G7在廣島,反思二戰;強國在大唐,懷念霸主。價值觀反差巨大。

《遠見快評》主持人唐靖遠:「我們僅僅從這樣的一個角度,就可以看到G7和中亞峰會它的實質就是當今世界上兩大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以及兩大國際秩序的一種生動的對比展現。

「G7所展示出來的,是一種民主、務實、平等與相互尊重的這麼一種秩序,而中亞峰會所展示的是集權、虛誇、高壓與朝拜。所以中共反覆渲染那個所謂的民族復興,它只不過是掛出來的羊頭,他們真正要賣的狗肉,不過就是紅朝復辟而已。」

大唐夢再香再甜,醒了還是要面對現實的。

在本次G7聯合公報中,G7國家在台海、人權、經濟、俄烏戰爭等九大方面,對中立場空前一致,不僅重申要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中共武力改變東海和南中國海現狀,還對中國人權發出一致聲音,包括對西藏和新疆的人權表達關切;要求中共履行對香港自由和自治的承諾等。

另外,G7國家還在共同抵制中共的經濟脅迫方面立場一致,美國總統拜登在閉幕講話中表示,雖然不尋求與中共脫鉤,但供應鏈多樣化、「去風險化」是普遍共識。

英國首相蘇納克更是直接説出:中共構成我們當今世界安全和繁榮的最大挑戰,它對內極權,對外武斷越演越烈。G7國家將一同採取措施,阻止中共利用經濟脅迫,干預它國的主權事務。

對此,德國《商報》認為,七國集團峰會宣告了新的對華政策的到來。

台灣前國大代表、政論家黃澎孝認為G7宣言標誌著,針對中共的新冷戰已經正式揭幕。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中共拉攏中亞國家叫板G7,表面風光,其實是困獸之鬥。

G7公報引發中共的強烈不滿。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月19日稱,G7聯合聲明是所謂的「抹黑中國」,在「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對中國指手畫腳」,「奉勸七國集團不要做經濟脅迫的同謀和幫凶」等等,並稱已向東道主日本提出所謂的「嚴正交涉」。

但是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會見了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對中方所謂交涉直接表示,問題不在G7,而是中共製造了問題,G7才不得不「關切」的。

日本大使最後又補充了一條,說「每當日中關係的氛圍惡化的時候,中方就阻礙日中民間交流和文化交流,希望中方予以妥善處理。」日本不卑不亢的反擊,令中共吃了軟釘子。

不過,在G7對中共發出迄今為止最嚴重警告的同時,美國總統拜登說,中美關係要解凍了。他是在G7的閉幕新聞會上說出這番話的。

拜登說,他的兩個政策引起習近平的抗議。一個是對華出口限制,當習近平問拜登為什麼要限制,拜登回答說,『因為你要用它們來製造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我不會這樣做。』

另外一個引發習近平抗議的是「四方安全對話」,也就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四國定期舉行的會議,為的是維護印度洋和南中國海地區的穩定。

針對習近平的不滿,拜登回答說,「很簡單,我們有國際組織已經就什麼是開放空域和海域達成共識,我們不會允許它被單方面改變。」

但是,拜登也樂觀表示,美中關係很快會開始解凍。

而北京方面也釋放出類似信號,5月中旬,中美高層在一週內一連進行3次對話,甚至透露希望啟動拜習高峰會,與此前中共連連拒絕美方對話的要求形成強烈對比。

雙方一方面似乎水火不容、劍拔弩張,另一方面又要接觸、解凍,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呢?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丁樹範對本台表達他的看法:「因為一個外交政策有的時候要軟一點,有的時候要硬一點,要看它具體的行為怎麼做。」

「我覺得中美關係很難回到過去,因為彼此懷疑的程度很高。所以如果解凍把它定義成回到過去奧巴馬時代,我覺得已經是完全不可能了。只能說來管控危機,就像秦剛講的,不要讓彼此的危機一直在續續升高。讓彼此的對立不要再繼續升高,彼此能夠維持一種對話的關係。」

台灣前國大代表、政論家黃澎孝認為,美國處理美中關係的方式,有很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黃澎孝說:「因為俄烏戰爭現在進入了烏克蘭要總反攻的關鍵時期,我們看過去在韓戰的經驗,就是當麥克阿瑟率領的聯軍完成了仁川登陸,截斷了朝鮮的攻勢以後,然後在最後關頭,中共的抗美援朝志願軍就入韓了。

黃澎孝補充說:「所以我覺得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美國也不希望讓中共感覺到無路可走,狗急跳牆。所以這段時間一方面威懾,二方面也沒有把油門踩到底,讓它有一個轉圜的空間,不至於做出極端的反應,而跟俄羅斯在最後關頭結成一氣,造成了俄烏戰場上的一些變化。我覺得這個是主要美國的考量。」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599)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