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西兩大陣營 礦物之爭來龍去脈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對「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控制讓西方開始擔心,因為他們看到了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共通過政治手段掐斷很多物資供應鏈。而「關鍵礦物」正是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物資。

五月中旬,以美國為首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談判代表討論了「如何減少對中國礦物供應的依賴」;另一個成立不到一年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ineral Security Partnership)倡議也召開了首次會議,會議目標是確保「關鍵礦物」供應。

中共對「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控制讓西方世界開始擔心,因為他們看到了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共通過政治手段掐斷了很多物資的供應鏈。而「關鍵礦物」正是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物資。

美國和歐盟將大約50種金屬元素列為「關鍵礦物」,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在低碳經濟中發揮作用。這些材料包括:鋰、石墨、鈷、鎳、錳、矽、錫、銅和稀土,主要用於電動汽車電池、智能電網、電錶、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磁鐵、風力發電場設備及其它電子產品等,目前這些領域的產品大多都使用了「關鍵礦物」。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發現了大量關鍵礦物資源,但開採和提煉的成本高昂、技術上存在挑戰、能源消耗密集,並且會造成污染。2023年,歐盟將銅和鎳也列為關鍵礦物。雖然銅並非稀有金屬,但對其需求大幅增長的預測,也令歐盟擔心未來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供使用。

90年代初,中共開始引進外資,逐漸把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隨著經濟增長加快,中國國內礦產資源無法應付面向全球的商品生產,因此投資海外礦產成為趨勢。中企逐漸開始主導幾乎所有工業商品的提煉和加工。

根據歐盟的一項分析,就稀土元素鏑而言,中企負責84%的礦產供應和100%的提煉生產。中國生產的鋰、鈷和錳等電池金屬,佔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

全球鈷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澳洲和印尼。其中,民主剛果的鈷產量佔世界總量的70%。但截至2020年,民主剛果19個鈷礦中,其中有15個已被中國公司持有或接受資助。

目前整個非洲大陸都發現了鋰儲量,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加納、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馬里都有大量的鋰儲量。

即使在智利,鋰的生產由美國礦業公司雅寶(Albemarle)和智利化學品和礦業公司SQM主導,但也沒能避開北京的長臂。例如,中國礦業公司天齊公司就持有SQM公司超過五分之一的股份。

今年1月,世界鋰資源排名第一的南美國家玻利維亞,選擇與中國的三家企業簽訂協議,合作開採該國的鋰礦資源。

在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之前,經濟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各國津津樂道的事情。但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很大,除了中國電力危機、流行病、社會動盪等引起的生產中斷,現在美中關係的緊張,隨時會出現涉及懲罰性關稅或出口限制的全面貿易戰。

疫情期間,西方國家對依賴中國的苦果至今記憶猶新:當電力限制削減了中國的矽產量時,2021年準金屬價格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上升了300%,因此導致汽車製造和化工等行業的交易出現動盪。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2年通過的《降低通脹法案》,旨在通過投資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幫助美國實現其氣候目標,抑制轉型所需原材料的價格,並減輕對不可靠或敵對的海外供應商的依賴。

歐盟則在2023年3月啟動的《關鍵原材料法案》則是旨在為新的採礦和提煉項目放寬融資和許可,並建立貿易聯盟以減少歐盟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

加拿大聯邦政府已批准Galaxy Lithium (Canada) inc.在魁北克省興建一個新鋰礦。在批准魁省新的鋰礦開發項目的同時,總理杜魯多2023年1月16日訪問了沙省稀土工廠。加拿大正努力在關鍵礦產行業抗衡中共國企的壟斷威脅。

美國和歐洲也在尋求建立「買方俱樂部」,與生產國達成供應協議和投資夥伴關係。鋰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份,在過去三年中需求激增。目前澳洲的鋰產量是世界第一,美國希望澳洲加入其「支持供應鏈的夥伴」行列。

阿根廷目前在全球鋰資源排名中位居第二,比智利和澳洲的總和還多,但其產量佔資源量的比重,與全球主要生產國相差很遠。

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大國聯盟「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ineral Security Partnership,簡稱MSP)於5月12日啟動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阿根廷應邀參加。該大國聯盟的目標是確保「關鍵礦物的供應鏈」。MSP成員包括:美國、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芬蘭、韓國、瑞典、英國和歐盟委員會。

而以美國為首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談判也在5月8日至15日在新加坡舉行了第四次會議,討論如何為礦產和半導體等產品建立更強大、更穩定的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在4月份的七國集團會議上,七國部長們同意承諾提供130億美元資助新的採礦項目。德國正計劃設立一個價值高達20億歐元的類似基金。

在非洲,中共已經將原材料開採作為其「一帶一路」投資戰略的關鍵支柱。2022年12月,美國總統拜登歡迎49位非洲領導人來到華盛頓特區,參加第二次美非領導人峰會。拜登表示:「美國全力關注非洲的未來。」

歐盟的協助全球發展中國家興建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將告訴非洲大陸,歐盟27國才是其「最可靠的」全球夥伴。

今年2月,南非開普敦舉辦了世界上最大的礦業投資大會,與會行業專家表示,美中正在競爭關鍵礦物——比如鈷和鋰。

非洲各國政府現在正努力爭取最佳條件的協議。納米比亞礦業部長湯姆‧阿爾文多(Tom Alweendo)在大會上向路透社表示,納米比亞堅持所有在納米比亞開採的鋰都必須在該國加工。

中國大部份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該國鈷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菲利克斯‧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數年來一直要求中國提供更好的條款。齊塞克迪在1月表示,前任總統與中國簽署的價值62億美元以礦產交換基礎設施的合同沒有讓民主剛果獲益。

總部設在德國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說:「希望美國和歐洲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採礦項目投資的可靠代替者,這樣各國就不會去找中國(中共)。」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吳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7810)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