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布林肯訪華後 中共「宣傳勝利」的隱憂

【新視角看新聞】有分析人士稱,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中國之行,恰好給北京一個絕佳的機會,獲取宣傳上的勝利,而給美國帶來的好處卻幾乎沒有。

有分析人士稱,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中國之行給了北京一個絕佳的機會,獲取宣傳上的勝利,而給美國帶來的好處卻幾乎沒有。

布林肯為期兩天的對華訪問於6月19日結束,這是五年來美國最高外交官的首次此類訪問。布林肯與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北京最高級別的外交官王毅舉行了會談,並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了約半小時的會談。

華盛頓對這些會談給予了積極評價。布林肯在會談中提出了台灣問題、人權問題、中共在古巴建間諜基地等問題,並將這些對話作為一次機會,為日益不穩定的美中關係注入了更多的穩定性因素。

然而,對於長期的中國觀察家,以及那些一直主張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立場的人來說,這些會談似乎遠沒有取得成果。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告訴《大紀元時報》,「只有那些將對話等同於成就的人,才願意相信布林肯的訪問是成功的,如果說這次會談有收穫的話,那就是決定舉行更多的會議。」

中共拒絕了布林肯一再提出的「恢復雙邊軍事交流」的呼籲,而這正是美國所要實現的關鍵目標之一。無論是關於製造芬太尼的前體從中國流出的問題,還是任意拘留美國人的問題,包含現在被關在死囚牢房的德克薩斯州商人馬克‧斯維丹(Mark Swidan),在大約11個小時的會談中似乎沒有獲得什麼具體的承諾。

布林肯在與習近平會晤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並且正在向前邁進。」他認為解決與中國的問題需要「一個過程」。

一些共和黨議員和前特朗普政府官員,並不這樣認為。

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的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Miles Yu)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次訪問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余茂春說,「基本上,中共想通過拖延戰術,儘可能的從美國那裡獲得更多的讓步,同時在這期間又表現出囂張跋扈而危險的挑釁行為,以加劇緊張局勢。」

就在布林肯離開中國的幾個小時後,北京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騷擾。

余茂春說,「這幾乎就像是慢動作的敲詐。」

布林肯在抵達北京時受到的接待規格相當低。

在機場只有一位中共外交部官員迎接他,沒有紅地毯,也沒有手持鮮花的歡迎人群。好奇的觀眾還注意到,在跑道上畫出的一條紅線,並在社交媒體上猜測,這是否是中共政權要發出的信號?為了警告華盛頓在包括台灣在內的「紅線」問題上不要越界。

儘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宣布「雙方也取得了進展,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達成了一致」,但是,直到會談開始前一小時,習近平才確認舉行會談。

余茂春認為,北京是故意對布林肯表現冷落。

甚至連座位的安排,似乎也暗示了一種微妙的權力博弈。在6月19日的會議上,習近平以主席身分主持會議,讓布林肯坐在他的右邊。這與2018年6月習近平與蓬佩奧的會晤不同,當時兩人是並排而坐,中間有一張桌子,蓬佩奧的這種安排,能使兩人地位顯得更加平等。

《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一書的作者章家敦認為,布林肯「毫無怨言地接受了」,這一事實表明了「拜登政府政策的軟弱」。

曾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擔任貿易顧問的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持相同觀點。

納瓦羅告訴《大紀元時報》,「對習近平來說,這是一場偉大的宣傳勝利;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布林肯還要去?畢竟除了為拜登和習近平之間更多的面對面會談鋪路外,不會有任何作用。」

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籍)等議員認為需要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立場。他們也對與中共接觸的前景持否定態度。

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告訴《大紀元時報》,「中共外交官已經告訴布林肯國務卿:美國必須在與中共合作和衝突之間做出選擇,中共企圖把任何不利於實現其獨裁願景的競爭行為視為挑釁,拜登政府必須回擊這種陰險的行為,和不加掩飾的威脅。」

「目前只有一個政黨試圖破壞台灣海峽的和平現狀,只有一個政黨正在實施種族滅絕,只有一個政黨正在對南中國海的島嶼進行軍事化,那就是中國共產黨。」

美國國會台灣核心小組成員,湯姆‧蒂凡尼(Tom Tiffany,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籍)議員認為,美國的姿態無異於向中共領導人卑躬屈膝。

蒂芙尼告訴《大紀元時報》,雖然拜登官員們經常說,他們正在以「強勢地位」與中共接觸,但會議結束後「我們顯然顯得更弱了」,這樣的做法「不能阻止中共的侵略,只能鼓勵中共的侵略」。

章家敦指出,在2023年3月份,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之後告別時說,他們兩人正在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章家敦認為,「這說明了,習近平認為自己已經是世界老大了」,這種心態可能是危險的,因為中共領導層似乎「相信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習近平在與布林肯的簡短談話中,告訴布林肯,北京不會挑戰和取代美國,而是「希望看到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

不過,納瓦羅警告說,這種說辭是一個「陷阱」,只有助於推進中共政權的利益。

納瓦羅說,「這就是他們的策略,他們幾十年來一直這麼說,這就是他們的一貫做法,他們想把你吸引到無休止的談判中去,以便他們有時間繼續為所欲為,破壞美國經濟和全球地緣政治環境。」,「只有採取行動,才能導致有意義的變化。」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Eva Fu報道/秋生編譯。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811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