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 黨媒仍嘆中美關係脆弱
【新視角看新聞】耶倫7月6至9日訪華期間,分別會見了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等官員,《環球時報》仍哀嘆,難以推動中美關係的實質性改善。
以下內容,取材自《秦鵬觀察》節目,發表於大紀元新聞網。
耶倫訪華的三鞠躬,引來了部分美國人不滿。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曾經在美國國務院擔任顧問,葛來儀就說,「希望有人告訴美國官員,與中國官員握手時要站直。」
不過,美國人很務實,雖然覺得耶倫卑躬屈膝的舉動,有點損傷國格,倒是沒人罵她賣國賊。畢竟,從目前各項結果來看,看不出耶倫做出了什麼大的讓步,相反的,至少在三方面敲打中共:1. 就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和針對美國公司的脅迫性行動有所增加,提出嚴重關切;2. 俄烏戰爭問題,耶倫說,中國企業避免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援助或協助其躲避制裁至關重要;3. 對中國宣布管制鎵(Ga)、鍺(Ge)兩種稀有金屬出口,表示關切。此外,她還要求中共繼續進行市場化改革。
但是,在中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耶倫這個舉動被上綱上線地進行了解讀,認為耶倫哀求中國簡直要跪下了,小粉紅們還把和耶倫一起吃飯的女經濟學家們,痛罵一番,說她們「不僅是叛徒,還是激進的女權主義者」。
那麼,這些女經濟學家們是誰呢?包括《經濟學人》中國區總裁、世界經濟論壇青年領袖劉倩;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等。
如果連耶倫都容不下,那還期待誰來當鴿派呢?所以,只能說,小粉紅們的心態有點脆弱。
當然,讓中共和小粉紅們真正生氣的,可能是耶倫在午餐會中說的這句話,「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有分歧,但對中國人民沒有意見」。
事後,有愛黨自媒體就質問:耶倫的午餐裡,誰是「中國人民」?
因為,真正和中共是「自己人」的,只有數量非常有限的、幾百萬的趙家人。孫大午、馬雲等企業家,隨時可以被中共當局銷聲、鉅額罰款,肯定不是中共眼裡當家作主的「中國人民」;那些修橋鋪路行善事的中國人,也可以被罰款或全家人被關押,也只能算屁民;而數量驚人的6億月收入1000元的人,或近10億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那些人,他們與在城市裡工作一輩子被拋棄的第一代農民工一樣,都只是黨國眼裡的人礦和礦渣。
我們再來談一下,耶倫訪華到底給美國和中共分別帶來了什麼?是不是中國真的又贏了?
從西方視角來看,耶倫訪華,有這樣幾個收穫:
1. 建立了和中共高層的聯繫:耶倫在密集的行程當中,分別會見了中共總理李強、前副總理劉鶴、央行行長易綱,以及央行新任黨委書記、預計可能接任行長的潘功勝,還會見了主管商務和金融的副總理何立峰,曾任中共央行行長16年的周小川也設宴款待了耶倫。
2. 對美國的去風險化進行了解釋,減少誤判和對抗。
整體來說,站在西方來看,耶倫訪華,雖然沒有大的突破,但基本實現了目標,有利於穩定兩國經貿關係,並且為持續溝通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那麼,從中共來說,有什麼收穫呢?我認為有3個收穫:
1. 政治角度來說,中共藉機宣傳了民族主義,有利於穩定國內的統治。這一點,在中共來說是最看重的。
2. 從經濟角度來說,中美關係緩和,有利於維護中國經濟穩定,中共還寄希望於獲得更多投資,因為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
3. 從國際關係來說,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和世界領導者,和美國改善關係,也有利於穩定中共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北京這幾方面基本上是成功的。
那也因此,我們看到中共黨媒《環球時報》讚揚耶倫訪華,稱「從耶倫的總結可以看出,她對中美關係的認識總體上是務實理性、客觀冷靜的,有作為經濟專家的獨特見解和平衡視角。」
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雙方的一些根本分歧並沒有解決,如關稅問題懸而未決;中美雙方祭起的制裁,隨時可能再次加碼;在國際上,歐洲、日本、韓國、澳洲等國家,也和美國更加緊密地站在了一起,要應對中俄挑戰、以及朝鮮核武測試帶來的威脅。
所以,7月10日,《環球時報》撰文,稱外界輿論普遍認為中美邁出積極一步,但已冰凍三尺,二國關係像風中的燭火一樣,不僅微弱而且存在不確定性」。
《環球時報》繼續哀嘆,說「對中美關係而言,外界的整體悲觀預期並沒有改變,認為耶倫的訪問幾乎不會改變兩國經濟關係的軌跡,也難以推動中美關係的實質性改善。」
7月10日,中共統計局發出了一組數據,讓外界大驚,中國6月CPI同比降至0%,PPI跌幅擴大至5.4%。
中國專家說,這代表通縮風險在加大。但是,這還是中共美化後的數據。真相是,通縮形成了螺旋下降,而且在加速!
關於出口,中共官方還沒有公布相關數據,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來看,7月繼續下降,這表明中國出口貨物在繼續減少。中國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但是,我們看到,習近平在布林肯訪華時,以老大身分露面,在耶倫訪華時躲了起來,然而習近平在7月10日隆重會見了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
習近平還表示,中俄都是世界大國,對人類發展進步肩負重要責任。可是,老大,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讓歐洲和世界都在承受痛苦啊!
這樣的姿態,怎麼可能改善國際關係,怎麼可能贏得西方更多的訂單和投資呢?所以呢,看起來,中共一如既往,把黨的政治利益,凌駕於中國的經濟利益和廣大中國人民的福祉之上。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8444)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