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落馬 再添習「爛尾工程」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挑選的外交部長秦剛被突然免職。外界認為,習加強權力掌控後,做出了多個「爛尾工程」,導致其政策來回反覆,而秦剛事件只是他屢次挫折的最新例子。
例如,習近平與美國的意識形態鬥爭,導致美國聯合盟友在全球堵截中共獲得高科技晶片;而習與普京的「無上限」友誼也引發了國際側目;此外一度嚴酷的「清零」疫情高壓政策,導致中國的經濟急速下滑。
彭博社引用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問題分析中心執行主任貝茨‧吉爾(Bates Gill)的話說:「(現在)問題重重,對他(習)的第三個任期來說是一個不吉利的開端,尤其是考慮到他大張旗鼓地、史無前例地延長任期。」
他補充說,秦剛的情況「是一個跡象,表明習近平在處理黨和政府高層領導層的政治角力方面,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難」。
處理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的失利,被認為是習近平的「爛尾工程」之一。去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反對「清零」的抗議活動中,一些參與者甚至呼籲習近平下台。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政治學助理教授劉東樹表示:「新冠疫情政策曾經是習近平用來展示其政府成功的例子之一,但很快就證明這是一件相當災難性的事情。」
跟中共突然放棄「清零」類似,北京本月還表示將結束對科技行業的打壓,這場打壓導致數十億美元的市值蒸發。
彭博社分析,習近平改變方針的另一個跡象,可能是本週任命潘功勝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外界曾猜測習近平會任命一名忠實擁護者來接替易綱。
策緯諮詢(Trivium China)分析師陳昕然告訴BBC,潘功勝開始似乎並未被看作是中國人民銀行的下一任新掌舵者,但中共似乎意識到了自己手上缺乏受過良好培訓的金融技術官員,至少潘功勝能幹且直言不諱。
彭博社引用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的研究員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的分析,隨著經濟繼續失去動力,習近平優先考慮的是「專業知識而不是忠誠度」。
彭博社分析,秦的失蹤只會加劇習近平的困境,北京方面不願解釋他的缺席,這讓投資者和外國政府不再相信中共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位於香港的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林和立(Willy Lam)告訴美國之音,秦剛的落馬可能是中共外交部內的權力鬥爭,也可能是中共黨內反習派施壓,藉此打擊習近平的威望。
他說,中共黨內雖然至今無人可挑戰習近平的權勢,但他的威信已受損。
有時政分析人士認為,秦剛事件背後隱射出中共在外交路線上的「親美」「親俄」之爭;也有分析認為,中共實際上沒有親俄和親美的本質區別,只是不同官員對美或對俄較為熟悉,秦剛也同樣是個「戰狼」。
中國問題專家、旅美時政評論人士李燕銘7月27日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6月,中共親俄派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樂玉成被異常貶任廣電總局副局長;而一年後,親美派外交部長秦剛詭異下台,均發生在國際時局及中美俄三國外交關鍵節點時刻,背後隱現中共親美、親俄外交路線之爭激烈。
李燕銘分析道,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爆發後,中美緊張關係不斷惡化。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不到三個月,2021年,習近平派秦剛接替崔天凱出任中共駐美大使,尋求改善中美關係的意味明顯。但秦剛到任後,對美外交工作一度受挫,進展緩慢。
2022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後發動入侵烏克蘭戰爭。俄烏戰爭之初,以親俄派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樂玉成為代表,中共外交系統頻頻發表挺俄反美言論。隨著俄烏戰爭陷入膠著,美國引領國際制裁俄羅斯及軍事援助烏克蘭的力度不斷升級,並警告中共不要軍援俄羅斯。
在此背景之下,攸關中共二十大高層人事布局的中共北戴河會議前夕,2022年6月中旬,本是中共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的樂玉成被調離外交系統,貶任廣電總局副局長;隨後的7月28日,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連任後,2022年11月14日,習與拜登在印尼的巴厘島舉行會談;2022年底,秦剛提前出任中共外交部長。
李燕銘說,「上述一系列事件連環發生,折射中共外交路線由親俄轉向親美的微妙轉變,時任中共駐美大使秦剛在背後充當的角色不言而喻。」
他表示,秦剛出任中共外交部長後頻頻展現親美言行,同時對中俄關係作出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表態。相比一年前樂玉成關於中俄關係無止境、無禁區、無上限的表述,秦剛釋放親美遠俄的信號很是明顯的。而俄羅斯普京政府則對秦剛的表現曾公開表示不滿。
李燕銘認為,秦剛出事前後,中共外交路線明顯轉向親俄反美,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耐人尋味。他說:「秦剛未來仕途結局不僅取決於中共高層及外交系統內鬥結果,也受中美俄大國外交博弈影響,並折射國際時局走向。」
剛剛又「回鍋」再任外長的王毅被視為秦剛最大的競爭對手。有一些分析認為,秦剛失蹤是因其親美,被中共的親俄派向習近平告發,導致被查。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元華則認為,把秦剛被免職簡單歸結為親美或親俄路線問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嚴重。
李元華7月26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共實際上沒有親俄和親美的本質區別,只是其中的一些官員對美國較為熟悉的,另一些則對俄羅斯較為熟悉。
「不光王毅是戰狼,其實秦剛也是一個戰狼,而且是一個老戰狼。」他說,「無論是親俄還是親美,實際上他們都在遵循習近平的喜好。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自利益的關係,他們互相傾軋,才導致了秦剛這樣的情況。由於個人生活和在外交部裡所屬的不同派系,問題被擴大化,而且引發了很大的輿論關注,這迫使習近平不得不處理秦剛。」
李元華表示,「不管是秦剛、王毅還是中共其他外交官員,只要他們都是遵循著習近平的喜好,我想他們還會延續之前的戰狼式外交風格,只不過在具體處理美俄的關係上可能有所側重。」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徐簡、徐亦揚綜合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8735)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