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員持續減薪 經濟成本全球最高?
【新視角看新聞】在中共當局三年的清零掏空了地方財政,經濟增長放緩、外資外企撤離、房地產放緩,令中共政權的財源枯竭,公務員薪資亦受到波及遭減薪。
在中共當局不惜犧牲經濟增長也要確定黨的領導核心過程中,三年的清零掏空了地方財政,而且國際環境對中共越來越不利,經濟增長放緩、外資外企撤離、房地產放緩,令中共政權的財源枯竭。
公務員一向被稱為沒有失業風險的「鐵飯碗」,一般佔地方財政總支出的10%左右,各地不等,作為中共國家機器的核心部分,被認為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動公務員個餅的。
上次公務員減薪潮還是上世紀90年代,當時與國企下崗潮洐生的是多個省份的公務員減薪、工資無法按時發放,當局的措施是鼓勵公務員下海創業。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公務員減薪潮,幾乎波及中國所有省份,津貼、獎金取消或減少了,即使財政一向豐腴的沿海省份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大省也未能倖免,反而受到的影響最大。
浙江一科級幹部對財新網稱:「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減得越厲害。」
中國公務員薪酬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各類補貼、獎金構成,基本工資按照崗位和職位發放,差別不大。績效工資和補貼則與所在單位和當地財政關係密切,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廣東等沿海省市,公務員每年的績效工資、各類補貼和獎金可以高達十幾萬元。因此,減薪受影響最大的也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公務員。
在廣東某地機關工作的陳映對大紀元表示,之前每個月工資1.9萬,年終還有獎金12.8萬,每年收入加起來有35.8萬元。現在事實上已減了一半了,之前的年終獎12.8萬沒有了,還要倒扣過去三年所得稅,算下來,這一年已減了一半還不止。
對於廣東省政府公務員集體減薪25%的傳聞,陳映認為,「先放個風給你們反應,你們沒有反應就執行了。」
減薪、公共服務降級成為社交媒體和街頭上的熱門話題,大連和武漢等城市的退休人員抗議政府削減他們的醫保,各地也有傳言當局的其它緊縮措施,例如配給天然氣和供暖服務以及削減巴士服務,反映了地方財政的巨大壓力。
端傳媒報道,自2021年年初開始,東部沿海一家三甲醫院醫生周婷婷,被醫院領導要求嚴格控制接收住院病人的數量。如果接收的病人過多,支出超出醫保承受能力,導致醫院無法從醫保中心拿到錢的話,差額部分將強行由醫生個人補足。
周婷婷說,「這導致我們遇到一些即使本來需要住院的病人,也只能勸說他們去其它醫院,或者直接以沒有床位為由拒絕,否則我們就得倒貼錢給醫院。」
中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律師也告訴大紀元,由於城市土地無地可賣,財政虧空己迫在眉睫,一些地方連法院都快發不出工資了,都在動腦筋弄錢,「江西一些財政狀況比較好的市,機關事業單位2022年下半年發工資都困難了。」
分析人士表示,各地的過度防疫、常態化防疫措施帶來的人力、物力消耗,以及因此被削減的經濟活動,已成為壓迫地方財政的主要力量。
2023年年初,中國31個省區市中,至少有20個省份披露了2022年清零支出,其中富裕省份支出最多,中國各地爭相趕建所謂方艙的隔離設施。
經濟大省廣東2022年的清零開支高達人民幣711.4億元,比2021年的防疫開支高出56.8%,比2020年多出一倍多,在20個省市區中位居榜首。資金主要用於疫苗接種、核酸檢測以及對醫護人員的補貼。
中指研究院根據2017-2021賣地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數據,列出主要城市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的排行表,其中杭州、廣州、南京、武漢、西安、貴陽、成都等省會城市,被標記為嚴重依賴土地財政,而最具經濟活力、容納了最多國企、外企及民營企業的北京和上海,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均接近50%,即賣地收入佔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近一半。
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隨著中國房地產銷售端疲軟,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全國土地市場成交建築面積為14.44億平方米,成交金額4.73萬億,較2021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7%、31%。
CNN根據中共財政部的數據計算得出,2022年前十個月,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赤字達到6.66萬億元,比一年前增加了近兩倍。經濟學家估計,2022年全年赤字可能達到創紀錄的人民幣10萬億元。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對大紀元表示,現在中國經濟遇到的問題比新冠三年之前還要嚴重。比如財政收入大幅減少,企業工廠也在大幅地減少,還有地方債務大幅增加,這些情況都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
鞏勝利說。「中共的黨政成本太高,中共政府是七級構架的。全世界的各個國家,一般的國家就是五級左右就算比較高了。比如說美國就是四級,政府構架少,政府官員也少,成本也低。這很肯定的,政府的構架層次越多,成本就越高。」
鞏勝利說,「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經濟運行的成本居高不下,比如用電、用水、用路,還有基本的生活成本都很高。甚至比美國的都高,高到一成以上。」
鞏勝利認為,中國經濟的成本拖累太大太高。成本高,貨幣使用率就相對地下降。比如說,中國現在發行的人民幣M2(廣義貨幣)一年超過100多萬億,但是它生產的GDP總值才120萬億。花一萬才生產出來一萬,等於是打平,沒有什麼利潤可言。
鞏勝利說,「所以從中國的局勢來看,可能是全球成本最高的,因為它的構架層次特別多,這幾個高成本加在一起,讓中國的經濟承受不了。公務員都要減低工資,還有國家的其它成本也要減才行。不這樣的話,就沒辦法維持了。」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882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