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一丁:中俄擴張 把世界推到新的十字路口
【新視角看新聞】今年5月份七國峰會與中共在西安推出的中亞峰會,正在全球迅速形成的兩大對立陣營。2023年世界重回冷戰邊緣,人類再次站在選擇自由或集權的十字路口上。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轉自《新紀元》作者楚一丁,於大紀元新聞網發表文章。
5月份在日本廣島召開的工業七國峰會(G7)上,西方各國政要齊至,媒體聚焦。在各類令人眼花繚亂的新聞中,許多人也許沒注意到峰會開始前一條類似花絮的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東京開設了其在亞洲的第一個聯絡處(liaison office)。
這意味著北約在亞洲正式登場,歐洲民主國家的安全與亞太地區的和平,正式地聯繫在了一起。
對比七國峰會與中共同時在西安高調推出的中亞峰會(C+C5),不難看出正在全球迅速形成的兩大對立陣營。一個是在歐亞大陸上以中共、俄羅斯和伊朗為核心的反美反自由同盟,另一方則是以維護國際社會在二戰之後所形成的國際次序為目標的民主同盟。這兩大同盟的對立與互動,將決定未來相當長時間的國際局勢。
歐亞大陸上以北京為盟主的反美反自由陣營,與橫跨歐美亞三大洲的自由民主陣營,初步形成了對峙的態勢。展望未來,世界在冷戰結束後形成的全球多元化時代將一步步走進歷史,逐漸地被圍繞著這兩大對立陣營的兩極化新格局所代替。
中共在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後來成為所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其中提出的主要部份之一就是「共用」,即共用經濟繁榮。從那以後,中共就開始了所謂「共同富裕」的道路。更準確地說,是回到毛澤東時代的路。
北京的方向很明確:向左轉,走向共產主義。它不可能以一國之力與整個西方世界對立。所以,盟友就必不可少。
除了俄國,還有伊朗、北朝鮮、阿富汗、巴基斯坦、白俄羅斯,以及這次參加中亞峰會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五國。基本在歐亞大陸上形成了一個反美同盟,習近平則自任盟主。
在中國,人們往往認為中共所說的「東升西降」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民族復興有關,但恰恰相反,北京領導人口中的所謂升降和變局與中華民族的復興八竿子打不著,毫無關聯。
武力犯台對於中共來說,根本就不是為了所謂的統一大業。國際主義從來都是共產主義理念的核心。在共產主義的信仰中,工人是沒有祖國的——因為,共產主義者認為:國家機器是階級壓迫的工具,當共產主義實現的那一天,全世界的國家都是要解體的。
將台灣收入囊中對於中共來說,只是其向全世界輸出革命,在全球搞擴張的第一步。具體地說,中共武統台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控制南中國海。因為對南中國海的控制將使北京有可能達成以下四個方面的目的:
(一)南中國海是日本經濟的生命線。日本雖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日本是個島國,三分之一的經濟依賴進出口。而這些進出口的貿易往來,大都需要經過南中國海。
中共從2013年開始在南中國海建造人工島嶼,並將這些島嶼軍事化。如果中共控制了台灣,加上這些軍事化的人造島,將使中共得以威脅日本經濟的生命線。這就是為甚麼日本首相一再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二)南中國海在國際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全球每年國際貿易總量約10萬億,其中接近四成要走南中國海。一旦中共控制了南中國海,北京將在全球經濟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三)南中國海周邊是東南亞國家。由於地緣政治風險的升高,西方國家的供應鏈正在從中國移出,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到了東南亞。控制了南中國海,將使中共在很大程度上能繼續控制西方國家的供應鏈。
(四)一旦中共得以控制南中國海,將無人能阻擋中共向南擴張的腳步。北京的全球策略將能夠直接威脅到西方的另一個重要盟國:澳洲。
所謂「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只是中共煽動民族情緒的一個幌子。北京武統台灣的真實目的,是為其在全球的擴張做準備。南中國海的安全,將在未來成為西方維護整個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中之重。而台灣,則是守住南中國海安全的命門之所在。
西方國家看得很清楚,阿富汗塔利班的恐怖主義,伊朗的宗教極端主義,俄羅斯的獨裁,以及中共和北韓的共產主義,所有這些政權的共同點只有一個,就是反美。用中共的語言來說,這個歐亞大陸上的新同盟就是一條以中共為首的反美統一陣線。
反美,當然也反自由、反人權、反民主。總之,反對現代人類認同的普世價值。
所以,所有認同這些普世價值的國家就必然地走到了一起,共同維護二戰之後建立在這些普世價值基礎之上的國際準則。
對於歐亞大陸上新崛起的這個反美反自由同盟來說,烏俄戰爭的爆發僅僅是加速其形成的催化劑。在過去的一年多裡,中共軍方發射的導彈多次落入日本的海上經濟專屬區;中俄兩國的軍機多次聯合進入韓國的航空識別區;中共的軍機和艦船不斷地跨越台海中線,同時多次挑釁性地接近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正常航行的美軍艦船和飛機。
為了應對歐亞大陸上以中共為首的這個反美專制同盟,西方國家到目前為止不但已經啟動了在過去的20年裡建立的多重安全合作機制,而且還不得不重新審視幾乎所有歷史既存的安全條約。
其中包括2021年成立的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2007年開始的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1953年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1年的《美日安保條約》、1951年的《澳新美安全條約》,和1941年成立的美英澳新加五眼情報聯盟。
2023年,世界已重新回到冷戰的邊緣。
2023年,人類又一次站在了選擇自由或集權的十字路口上。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885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