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再拋美元 買人民幣維穩
中共再拋美元 買人民幣維穩(大紀元製圖)
中共公布的經濟數據疲弱,導致人民幣大跌。專家認為,總體來說,經濟的負面消息導致人民幣匯率有一個向下的壓力。所以央行指導各個國有銀行去進行回扣人民幣。
日前,中共公布的經濟數據疲弱,導致人民幣大跌。8月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穿7.2關,報7.1989,被揭是中共銀行拋美元買人民幣所致。專家認為,人民幣持續貶值有兩個重要因素,央行放水難有成效,未能做出根本性改變。
《華爾街日報》8月9日報道,截至北京時間下午04:30,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報1美元兌人民幣7.1989元,較前一天8日官方收市價7.2133元增加144點,增幅0.20%。
離岸人民幣報1美元兌人民幣7.2127元,增幅0.34%,最低7.2442元。
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香港經濟日報》表示,下調了23點,報7.1588,創四週新低,但較路透社預測偏強逾600點,凸顯監管堅定「維穩」意圖。
路透社引述三名知情人士說,中國國有銀行8月9日於在岸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並買入人民幣,以助穩人民幣匯率。
此前,路透社報道,中共國家外匯局近期以窗口指導形式對銀行發出非正式指令,要求一些商業銀行減少或推遲購買美元,以減緩人民幣貶值。
交易員稱,中國通貨膨脹數據表現不佳,復甦動能不足,人民幣也受拖累。但隨美指調整,中國國有大銀行提供美元週轉,助力人民幣企穩反彈。
對於中共國有銀行為穩定匯率,減持美元增值人民幣,美國華裔經濟學家黃大衛8月9日對大紀元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共公布的7月經濟數據非常不樂觀。
8月9日,中共統計局公布,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3%。為近兩年半來首次轉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降4.4%,連跌10個月。
8月8日,7月出口以美元計按年下跌14.5%,跌幅比上月擴大2.1個百分點;進口按年下跌12.4%,跌幅擴大5.6個百分點。兩項數據均大幅差過預期。
黃大衛表示,尤其是出口,創了疫情2020年2月份以來最大降幅;包括中國的CPI、PPI,各方面來說都是同比下降。
國際市場一直期待北京取消嚴格封控之後,能有經濟復甦,但是,目前看來離這個期望是越行越遠。
總體來說,經濟的負面消息導致人民幣匯率有一個向下的壓力。所以央行指導各個國有銀行去進行回扣人民幣,就是想穩住人民幣匯率,穩住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從最新的外貿數據顯示,中國的外貿坍塌速度非常之快,出口基本上是連續暴跌,那麼沒有這種順差、沒有賺取美元的能力,人民幣就會大幅度貶值。
還有一個,中國樓市泡沫破滅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所以中國整個資產泡沫在破滅,資本都在撤離,都在換美元。造成美元對人民幣不斷升值,就是這樣一個大背景。
近日有中國學者胡星斗,提出讓中國走出當前困局的10條建議,引起網絡熱議。專家認為,這些建議都是「一廂情願的」,中共不可能接受,否則它自己就「出局」了。
旅美獨立學者吳祚來近日在推特上轉發了中國經濟學教授胡星斗的文章《關於走出當前局勢困境的建議》,其中包括針對政治、經濟、外交等重要政策的十條內容。短短7天,該文章點閱量已經超過十萬戶,大量網友跟帖。
胡星斗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以大力主張擴大和深化改革開放而聞名。2003年,他公開主張廢除勞教制度,並要求進行「違憲違法審查」,也長期主張廢除二元(城市、鄉村)戶籍制度等,引起關注。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日前致電胡星斗教授。他表示,因學校規定,他無法接受採訪,但確認文章是他撰寫的。
胡星斗文章指出,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也「陷入了困境」。如何擺脫困境?開創「新改革開放」事業?
文章稱,本著「三個有利於」的原則:是否有利於「中國現代化的實現」、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於「中國人民的民生與幸福」,提出10條建議,這也許是中國走出困境、走向現代化的不二選擇。
這10條建議包括:對國內來說,重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讓民企成為市場主體;重申「依憲治國」及建立「法治政府」,堅持領導人任期制;徹底否定文革,改變鬥爭思維,鼓勵「黨內民主監督」並將之制度化;
對國外,回歸「韜光養晦」,與西方國家搞好關係;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既定方針;改變不惜代價支援發展中國家,停止「一帶一路」;嚴格遵守國際條約,淡化「中國模式」,禁止所謂中國模式的輸出,維護現有的國際秩序等。
對於胡星斗的建議,吳祚來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胡星斗身在國內,無法直接批評當局,只能通過建議方式表達看法,在此關鍵時刻還是很有意義。
在這個時候,通過建議的方式,勸習近平政府及中央回頭是岸,回到改革開放之初的路線,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按照國際規則、市場原則、法制原則、人權原則來改變中國,這是一條正道……你想是一萬個學者提建議好,還是一萬個學者上街好?
吳祚來聲稱:「中共中央領導人也好,還是普通人也好,無論他犯了多大錯誤,你在一個歷史時刻告訴他甚麼是正確的,很多人去阻止他做錯誤的事情,這是必須的。」
不過,旅美時事評論員橫河表示,這些政策建議都是「一廂情願的,聽上去好像很好,但這是不可能實施的」。
所謂「讓民企成為市場主體」,橫河指出,經濟基礎全部要靠民企、靠自由資本的話,共產黨統治的經濟基礎就沒有了,共產黨就要出局。這個共產黨做不到。
橫河總結說,胡星斗提出的每一條建議都是中共不可能接受的。即使表面接受,在具體實施時也是要打很多折扣。所以這些就不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復甦,或者是政治上重回國際舞台的這種改變的手段。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大紀元網站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894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