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民幣央行急做空 居民湧港開戶避險
救人民幣央行急做空 居民湧港開戶避險(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看新聞】由於人民幣暴跌,中共央行在上週發布的最新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將杜絕人民幣「過度調整」。另有許多中國民眾紛紛湧向香港,尋求高收益的銀行存款、保險和投資產品以及美元以避險。
由於中共央行關鍵貸款基準的減幅小於預期令市場失望,投資者對北京恢復經濟勢頭能力的信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8月21日觸及9個月低位,人民幣續跌。
儘管北京近期誓言穩定人民幣匯率,但由於投資者難以擺脫對出口疲弱、消費低迷和房地產市場困境的廣泛擔憂,人民幣匯率仍出現下跌。8月2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約0.3%,至7.30左右。
由於人民幣暴跌,許多中國民眾紛紛湧向香港,尋求高收益的銀行存款、保險和投資產品以及美元以避險。
8月18日上午7時30分,來自北京的施先生在位於香港旅遊熱點尖沙咀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辦理銀行帳戶。臨近上午9時開門時間,已有三十多人在該銀行門口排隊。
施先生告訴《南華早報》說:「我打算在香港為我的孩子購買保險。由於最近人民幣貶值和香港利率上升,我也計劃購買一些美元和港元。」
在同一隊列中,來自江蘇省蘇州的陳先生表示想購買一份保險,讓令投資多元化。
鑒於銀行間市場借貸成本飆升,滙豐銀行等香港商業銀行正在採取利潤豐厚的激勵措施來吸引更多客戶存款。滙豐銀行為某些投資客戶提供高達10%的存款利率,而其它貸款機構則為新存款提供4%至8%的利率。而目前,中國的銀行為類似的定期存款帳戶支付的年利率約為1.25%至1.65%。
2023年1至4月,中國銀行(香港)跨境客戶新開戶數量同比增長5倍,比2019年同期高出44%。2023年1至6月,大灣區渣打銀行新開帳戶已超越了2022年的新開帳戶總數。滙豐銀行表示,第二季度非居民新增帳戶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
華僑銀行香港發言人表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客戶在香港華僑銀行的新帳戶數量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12倍。
新加坡星展銀行的附屬銀行——星展銀行(香港)的客戶銀行集團執行董事Amy Kwan表示,與疫情前相比,2023年的新開戶數量平均每月增加60%。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公布的數據,第一季度香港向中國遊客銷售的新人壽保險保單銷售額同比增長28倍,達到96.1億港元。
北京正在加強保護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參考匯率不斷創下新紀錄,這推高離岸市場的融資成本以擠壓空頭頭寸(空倉款項)。
分析師認為,北京此舉是擔憂人民幣貶值速度太快。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和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均預測2023年人民幣將進一步走軟。離岸人民幣週二逆轉早前漲幅,回落至上週創下的2023年低點。
8月22日,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設定為1美元兌7.1992元人民幣,而彭博社調查的平均預期為1美元兌7.3103元人民幣。這是自2018年民意調查開始以來的最大差距。
人民幣一個月遠期點數(Forward Points,衡量人民幣兌美元借貸成本的指標)在離岸交易中出現201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一天後人民幣中間價創下新紀錄。交易員表示,由於本地銀行不願在互換交易市場上提供更多的貨幣,最近幾天融資成本攀升。這可能會讓投機者做空人民幣的成本更高。
週轉性緊縮的另一個跡像是,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8月22日攀升至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實,人民幣幾個月來一直承壓,而中共央行的減息又擴大了與美國的利息差。中共央行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同時,也試圖通過強於預期的中間價、國有銀行拋售美元以及調整資本週轉規則等措施來減慢人民幣貶值。
多年以來,北京決策者對投機者驅動的人民幣大幅波動高度敏感,因為擔心可能引發人民幣過度貶值和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中共央行在上週發表的最新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將杜絕人民幣「過度調整」。
花旗集團策略師菲利浦尹(Philip Yin)和高拉夫加爾格(Gaurav Garg)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說:「離岸人民幣資金緊縮,不太可能成為孤立的首選工具。」
他們均表示,總體而言,中共將減息和其它外匯工具結合表明,「基本面驅動的人民幣走軟是被允許的,但步伐需被控制。」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出售了3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48億美元)的票據,超過8月到期的250億元人民幣的證券。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兩年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此次發行包括200億元人民幣的3個月期票據,發行利率為3.2%,為2018年以來的最高收益率。
遠期曲線的其它部分也在上升。8月21日明日遠期點數攀升至2022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12個月遠期點數則升至3個月高位。近幾個月以來,受中美利率差拖累,美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比同類期限的中國國債收益率高出約290個基點,為2006年以來最大利差。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駐香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支曉佳表示,離岸週轉性耗盡可能會擠壓空頭頭寸(空倉款項),但也會破壞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政策意圖。
支曉佳表示,中共這一最新舉措表明「中國人民銀行不能容忍快速的單向行動,並將考慮使用各種資金池工具來阻止人民幣貶值的投機資金週轉,同時起到管理預期的作用。」
儘管如此,鑑於消費者支出疲軟、房價下滑以及地方政府部門面臨的債務償還壓力,近期中共拋售人民幣的努力可能難以防止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佩里科喬喬喬(Perry Kojodjojo)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事實證明,中共的政策不願意放棄去槓桿化債務的努力。這種情況的自然結果是貨幣疲軟,而中共當局並不打算劃清界限。」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李昭希香港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915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