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地圖引爆抗議 美「外國軍事融資」援台
中共新地圖引爆抗議 美「外國軍事融資」援台(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看新聞】近日中共把爭議地區納入「中國版圖」,引發台灣、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強烈抗議。 美正式通知國會,計劃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對外軍事融資援助,以強化台灣防衛能力。
前幾日,中共把一些有爭議的地區納入「中國版圖」,引發台灣、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的強烈抗議。
8月28日,中共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3中國「標準地圖」版本上,清楚地顯示了中印存有爭議的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中國稱為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Aksai Chin),這包括靠近兩國在2020年爆發戰鬥的有爭議領土,還包括台灣、以及有爭議的南海諸島。
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都聲稱自己擁有南海部分主權。菲律賓於8月31日表示「拒絕」中共地圖,因為其中包含了「九段線」(現在是十段線)。
中共與菲律賓因主權爭端,2016年受到國際法庭裁決,該裁決對菲律賓有利,但中共稱裁決不過是「廢紙一張」。
菲國外交部表示,2016年南海仲裁已宣告中共「九段線」領土主張無效,「(該裁決)明確指出,『九段線』相關部分包圍的南海海域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它們超出中國(中共)依據公約享有海洋權利的地理和實體限制,不具法律效力。」
馬來西亞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中共的2023年版標準地圖中,「所示的中國(中共)對南海的主權主張,涵蓋了馬來西亞的海域,馬來西亞對此並不承認。」
印度是最早提出抗議的國家,8月29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奇(Arindam Bagch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今天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強烈抗議,抗議中(共)國所謂的2023年『標準地圖』,該地圖聲稱(中共)擁有印度的領土」,「我們拒絕接受中方這些沒有根據的說法,中方這些舉動只會使邊界問題更複雜化。」
上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期間,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非正式交談,莫迪在會上強調了對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的擔憂。北京稱上週的會議是「坦率和深入的意見交流」,而莫迪強調「遵守和尊重」實際控制線是至關重要的。
在8月30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駁斥了這些不滿,稱新地圖的修改是「依法行使主權」。
對此,台灣外交部則回應《日經新聞》(Nikkei Asia)查詢時表示,中華民國台灣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這是事實,也是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現況。」
美國政府也在8月29日正式通知國會,計劃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對外軍事融資援助,以強化台灣防衛能力。這是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第一次向台灣提供「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
專家研判,美國近期加大對台援助力道,可能與中共加速對台動武進程有關。
去年底經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並經拜登簽署生效的2023財政年度綜合撥款法案(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 FY2023)中,已編列20億美元預算提供台灣FMF貸款。
由於提供外國軍事融資,暗指台灣可以被比作一個「國家」,外界關注是否會激怒中共。美國官員表示,美國透過外國軍事融資向非民族國家提供軍事援助,除了台灣就只有另外一例,是提供給總部設於衣索比亞的主權國家組織「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
拜登(Joe Biden)於7月28日才首度宣布動用「總統撥款權」(PDA),提供台灣最高3.45億美元軍事援助。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8月23日宣布,國務院已批准一項對台軍售,將出售F16戰機「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與相關設備,預估總額達5億美元。
不僅如此,包含在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023)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授權美國國務院從2023年至2027年期間,每年提供台灣高達20億美元的軍援。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隨後發表聲明樂見拜登政府這項宣布,進一步實現跨黨派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
麥考爾說,這些軍備不僅將協助台灣並保衛區域其他民主國家,還強化美國嚇阻態勢,確保國家安全,免受日益挑釁的中共威脅。
台灣退役少將、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美國會提供台灣外國軍事融資,與中共加大軍機、軍艦擾台力度有關,中共越是升高軍事壓力的臨界值,美國就會更加大對台灣的支持,避免中共的軍事手段對台灣明年總統選舉造成影響。
他說,美國過去曾給予阿富汗、伊拉克、約旦、以色列等國家「外國軍事融資」,這些都是戰事較為緊急的國家,這次將台灣也列入援助對象,代表美國看到了中國內部民怨四起、經濟問題嚴重,中共確實想加快對台動武的進程,藉此來轉移內部的矛盾。
余宗基說,近期美國對中共的警告手段是越來越明顯與直接,再加上美日韓共同防衛機制已成形,若等美國高科技的軍事工業全都佈局完畢之後,「中共就再也沒有任何可以武統台灣的機會」。
余宗基強調,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就是要警告中共不要繼續升高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只要膽敢升高對台威脅,美國就會加碼抵消掉,目的就是要對中共進行嚇阻。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分析,從外媒報道來看,可能以海上監控裝備為主,例如海上戰場管理感知系統以應對灰色地帶威脅,包括水下反潛能量都有可能包括在內,儘管金額不高,但象徵意義重大。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則說,美方可能評估台灣在武器彈藥補充速度不足,有其急迫性,而長遠來看,此舉也提醒如果美方有這樣的評估,台灣也應回頭檢討自身彈藥庫存,不論陸海空皆須使自製程度加速,同時強化外購,因俄烏戰爭讓美方意識到彈藥庫存的重要性,「現代戰爭彈藥消耗速度很快」。
過去阿富汗、伊拉克、約旦、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都曾獲FMF援助。
此次台灣所獲得的8千萬美元FMF屬贈款(grant),屬於無須償還;拜登政府在7月28日動用總統撥款權(PDA),提供台灣3億4,500萬美元軍援也屬於無須償還。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徐簡、吳旻洲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930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