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國企退融資平台 專家揭影子銀行模式
200多國企退融資平台 專家揭影子銀行模式(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地方債危機爆煲。江蘇省繼年初180多家國企退出融資平台後,近期30天內又有45家國企宣佈退出平台。專家披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與影子銀行的複雜關係。
中共恐懼地方債危機爆煲,不斷加強監管。江蘇省繼年初180多家國企退出融資平台後,近期一個月內又有45家國企宣佈退出平台。中共地方債形成的金融風險巨大,有專家披露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與影子銀行的複雜關係,並表示中共政府目前並無解決之策,借新還舊只是在拖延危機爆發的時間。
中共地方政府債台高危。僅中共官方公佈的數字,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已超過人民幣35萬億元,超過國家金融債,躍升為中國第一欠債大戶。2022年,地方債支付利息11,211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共財政部雖然允許地方政府債券到期本金大部份可以借新還舊,但利息必須用財政資金償還。
結果是,這邊是債務到期付息增大,那邊卻是經濟不振、財政赤字擴大。為了防範地方債、尤其是65萬億元的隱形地方債引爆金融危機,中共對地方隱形債的管理要求越來越嚴,嚴禁地方新增隱性債務,並要求化解存量。
而近期江蘇省頻頻有城鎮投資公司退出政府融資平台,引人關注。
據中國大陸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9月8日消息,江蘇省江陰市政當局日前公告稱,江陰市月城鎮投資有限公司、江陰新港投資金管理理有限公司自公告之日起退出政府融資平台,不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
自8月中旬以來的一個月內,江蘇省至少已有45家國企宣佈退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些國企,大多數具有城投背景或是城投子公司。如,盱眙縣天源控股集團是城鎮投資公司,其下屬5家子公司稱,不再承擔政府舉債融資職能,已轉型為市場化運作的國有企業。
該媒體還稱,在這新一波退平台潮之前,從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的四個月內,江蘇省內已經有180多家國企宣佈退出融資平台。
地方融資平台過去以城鎮投資公司為主體,這種債務通常不會直接顯示在政府的財務報表上,因此被視為隱性債務。這些債務可能來源於政府或企業的各種承諾和擔保,例如退休金計劃、租賃協議、政府擔保的按揭貸款等。
而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所新增的債務,即政府債務,也被稱為「顯性債務」,就會被納入預算管理。隱性債務,指地方政府直接或間接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通過融資平台得到的借款債務。
中國一些研究團隊認為,國企此時退出融資平台,也是為了規避融資監管,使以後發債融資更為順暢。
在北京從事投資擔保工作20多年的化名林鴻的專業人士9月9日接受大紀元記者訪問時表示,江蘇省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大省之一,融資平台很多。當局現在嚴格防範債務風險,對融資平台進行清理整頓是必然。地方政府於是採取削減一些無關大礙的融資平台,以便集中精力管理特別的或重要的融資平台。
林鴻提到,五六年前,中共政府就對融資平台進行過排查,那些不是由政府注資擔保的被排查出來,政府就不負責還債,就讓他們市場化了。而他們是國企,最後還是可以跟政府合作,給政府做土地整理之類。
過去經濟好的時候,政府先借錢用,然後賣了地就可以還錢。這些平台還款的時候也是依賴政府,所以容易做。現在房地產不行了,賣地經濟不行了,就靠地方稅收,稅收差了,很多地方就有還款壓力了,這些融資平台就比較難做了。
林鴻對融資平台和影子銀行很熟悉。他講解說,地方的融資平台,政府是資金使用方,控制所有資金的使用,投資「金主」也比較雜,其中有機構也有高淨值客戶。因為現在銀行在融資上有限制,所以過去一些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的資金管理計劃等就都投到政府融資平台了,信託公司佔比較多。
林鴻說,參與政府這些專案和資金管理的,過去是信託公司和證券公司比較多。這些公司普遍是給這些項目做擔保信用驗證。因為有了擔保,這些專案的理財產品會好賣些。而買產品的有銀行、保險公司、專業投資者,以及信託公司的高淨值客戶。
信託公司通常被認為是影子銀行的一種形式,而當記者提到地方融資平台是否類似影子銀行時,林鴻沒有否認。
林鴻表示,信託公司現在還在做政府融資。他說,註明有政府信用驗證的這些信託公司,其實都是政府的融資平台。
地方融資平台已被外界稱為中國金融系統的黑洞,巨額的中共地方債威脅經濟復甦,被視為亞洲最大的金融風險。而中共地方債風險,又主要集中在隱性債務上。
在中國屬於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省,地方債也特別多。截至2022年,江蘇省發債城投的有息債務餘額超過人民幣10萬億元,為106,812億元,位列全中國第一。
從2019年到2022年,江蘇省新發行的城投債券中,用於借新還舊的比例,從64.70%上升至88.74%,已高於全國其它地區10%左右。
江蘇省借新款還舊債,近九成的新債用在了償還舊債上,導致用於新增投資、補充營運資金兩項上的錢少之又少。而幾乎所有的中共地方政府的城投負債,都是江蘇這種還款模式。
林鴻指出,中共統計局自己給出的隱性債務數字大概是六七十萬億元,但真細算起來達到100萬億元也是可能的。政府發債,以新還舊,除此之外也沒甚麼辦法。江蘇省經濟發達,欠債多不奇怪,廣東、浙江等沿海南部發達省份的負債率也是普遍較高。但是負債較少的西北、東北不夠發達地區,還債壓力甚至更大,因為經濟太差。
林鴻認為,現在當局推出了所謂的一攬子化解地方債的方案,其實本質上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降息、延長還款時間,拖到經濟好轉慢慢還,以減少債務違約對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避免地方政府破產和社會動盪。
林鴻表示,如果經濟持續不振,這種大面積的延期降息,將導致銀行尤其是地方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增加不良資產率,再來就會引發財政金融風險共振了。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何嘉幸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9497)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