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首屆選美大賽 專訪四位入圍佳麗
新唐人首屆選美大賽 專訪四位入圍佳麗(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看新聞】新唐人首屆全球華人選美大賽現場選拔賽將於9月24日至30日在紐約州立大學波綺思表演藝術中心(The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t SUNY Purchase College)舉行。以下專訪入圍四位華裔佳麗。
新唐人首屆全球華人選美大賽現場選拔賽將於9月24日至9月30日在紐約州立大學波綺思表演藝術中心(The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t SUNY Purchase College)舉行。經過全球海選和面試而入圍的40位華裔佳麗,蓄勢待發。
來自台灣的選手李宜芮表示:「我在大學和研究所學的是書畫藝術,中國傳統文化對我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
宜芮認為,古人在創作上不僅僅追求技法上的提高,甚至更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德行。
宜芮說:「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有過幾次在早市賣手寫春聯的經驗。手寫春聯裡面有傳統的內涵,是有溫度的。我感受到在技法上要有更高的突破,我需要同時從內在提升自己。」
篆刻排印也講究分寸之間的布局,用刀講究謹慎、準確,每一個字需要通過多次的刻劃才能成型,裡面有鐵杵成針、滴水穿石的耐性,這些也都是做人的道理,我體會到這些道理都蘊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
宜芮認為,藝術創作確實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涵,人的內心很平和,那麼繪畫作品體現出來也會是舒緩的感覺,人的性情很樸實,那麼寫的字也能帶給人一種穩重的感受。
古人常用自然界的事物來比喻女子,像是梅花、芙蓉、月亮、玉石。就像杜甫所說的「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宜芮表示:「蓮花的純淨,竹子的氣節高尚,水的厚德載物等等。這些自然界的萬物所具有的美的特性,我認為是神所賦予並且用於啟迪人的。而女性的美和萬物的美是相通的。」
另一位入圍佳麗溫哥華女孩朱婉迪認為:「大賽宗旨是『復興和恢復中國的傳統審美觀念,恢復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我認為參賽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
婉迪回憶說:小時候逢年過節,父母便會介紹中國傳統的習俗。上中學的時候,讀的是傳授中國傳統藝術的學校。
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起婉迪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她曾參與過面向世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演出;也曾在一些漢服展示活動中擔任過主持人,給觀眾講解中國傳統服飾。
那麼在婉迪眼中什麼樣的女子才是美的呢?
婉迪覺得:「美人還是要以道德為重的,再加上很好看的容貌,言行舉止都很得體,這才是真正的美。美其實是一個外在和內在美的綜合表現。」
婉迪談到:「例如曹植在《洛神賦》中誇讚洛神是『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習禮」,就是說宓妃懂禮節,而「明詩」,就是說宓妃又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而學過中國古典舞的婉迪也覺得,中國古典舞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婉迪的體會是:「其實你是在用你的身體去表現中國人的一種對美的理解。比如說在舞台上,我不僅是大腦在想、眼睛在看,而且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一定要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女性的那種韻味。通過跳舞,也加深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另一位參賽者是出生於中國大陸的Zoey Zhang,自幼就對中華傳統文化心生熱愛與嚮往,然而現代潮流的價值觀與審美觀讓Zoey感到離自己心中的嚮往相去甚遠,直到她遇到新唐人選美大賽。
Zoey說:「我被大賽的「德、義、禮、仁、信」宗旨吸引住了。因為這個比賽是在用中華五千年承傳下來的對於美好女子的品德、行為、氣質的要求來對參賽選手進行評估。很獨特。」
Zoey覺得,現在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以及他們的行為準則,都跟原來看過的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故事裡所提到的相差很遠了。幸運的是,「從小,我爸爸媽媽就經常跟我講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我也會看中國古代的名著和詩篇;也會經常看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從中我能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奧妙。」
Zoey覺得:「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待人真心,盡自己所能的為他人著想。美德會讓人變得美。」
Zoey還認為:「對我參賽最有幫助的培訓就是關於禮儀、走步、儀態訓練了。這也包含了中華傳統審美觀關於女性儀態展現的一些技巧。對我很有幫助。」
談到現在的心情,Zoey回答:「可以認識更多美麗的女孩們,能夠與她們一起為弘揚傳統文化出一份力,我非常嚮往。」
再來一位參賽者,是在柏林洪堡大學讀書的安盈(Laura),今年23歲,繼承了父母的德國和中國的血統。
安盈用中文解釋說:「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也是我真正想支持的,回歸傳統文化,注重女性的內在美,提倡『德、義、禮、仁、信』的傳統美德。所以報名了。」
安盈從小就信仰佛家修煉法門——法輪功。她說,法輪功師父李洪志先生說過,神是按照自己的模樣造了人,所以她覺得,「如果人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會把自己打扮得自然,這是敬神的表現。」
安盈說:「我了解到中國傳統女性美有一個共同的美德,就是放棄自我,從國家和他人利益著想,這正是一種內在美的表現。」 安盈列舉,唐朝宰相千金王寶釧為讓丈夫實現理想抱負,獨自在寒窯中清貧度日18年,堅守婚姻的誓言。王昭君為了國家的安危出塞,遠嫁匈奴國單于等等。
安盈也認為,「『德、義、禮、仁、信』這五種美德是普世的傳統價值觀,對西方女子同樣適合。」也是參賽選手要追求達到的。「是一種純真、純善、純美的境界。」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羅瓊、楊欣文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956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