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一線採訪】京滬經濟蕭條 店關門民不消費


【一線採訪】京滬經濟蕭條 店關門民不消費(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經濟蕭條,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上海店鋪數量銳減。北京市民表示,有今天沒明天的,不敢消費,上海中產市民指,眾多店鋪關門,即使旅遊也只能是「窮遊」。

中國經濟蕭條,北京、上海是標誌。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曾繁華的街道上店鋪數量銳減。北京市民則表示「有今天沒明天的」,不敢消費。上海中產市民表示,眾多店鋪關門,市面蕭條得一塌糊塗,即使旅遊也只能是「窮遊」。

不久前,網上傳出一段影片,顯示9月北京中關村街頭及商場內人流稀少。拍攝該影片的居民表示,以前車水馬龍的中關村,現在人、車都很少;科貿商場僅剩下來部份商家及少量的散戶。

經常往來於北京、河北其它城市之間的知情者化名李華9月25日向大紀元表示,目前北京的經濟的確蕭條。比如北京五棵松靠近西長安街、向中組部方向的街道,以前都挺繁華,但從今年7月份開始,這一片的商店數量銳減。

李華表示,以前在這附近買東西,只需坐一站地鐵就可以到買東西的地方,現在要坐兩站甚至三站地鐵,騎電動自行車需跑3公里外才能找到大一點的超市、買想買的東西。

據李華觀察,現在北京的外資超市快不到10家了,基本上都關了。家樂福在北京最後一家門店已被收購,「北京沒有家樂福了,現在沃爾瑪還在勉強地維持」。

在此之前,家樂福北京最大的門店、全國第三大店雙井店已關閉。家樂福在廣州、深圳的門店也已悉數關閉,在上海僅剩的五家門店的上架貨物也所剩無幾。公開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沃爾瑪在中國大陸共關閉60餘家門店。

李華感慨道,經濟下滑得如此嚴重,政府官員不願做出過多的解釋,老百姓也沒有面對困境的應急能力。他說,現在老百姓口袋裡沒有錢,企業也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

北京中關村尤為冷清。香港媒體9月25日報道,原本人來人往的創業大街失去往日熱鬧場景。中關村一家書店的老闆表示,一些公司都搬走了,已沒有那麼多人了。

中龍城房抵服務諮詢專家「鄧總」9月21日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北京的寫字樓租金價格已降到十年前的價格,但基本沒人租用。他表示,現在沒人開公司,創業的人也很少,企業退租的退租、倒閉的倒閉。

今年3月,北京《財經》雜誌旗下產業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最富裕的40個城市共逾194萬家企業註銷,約佔總數的7%,而這些城市的人口數佔了中國大陸人口的30%。

北京市民化名王麗9月25日表示,現在全國經濟都一樣,整體經濟都不行了,除了公務員有點錢,基本都沒錢了。

居民沒工作、沒錢賺,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降反增。

王麗說,甚麼都加價。現在肉都買的很少。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升了,只是增多和增少的問題。

她舉例,以前一瓶醋9元(人民幣,下同),現在升到13元6角;牛肉去年同時段大概三十多元/斤,現在價格升到四十多元;雞蛋也都升起來了;白葡萄去年同季最多9元、10元,現在升到17元、18元了。

讓王麗有深切感受的是在外面吃飯。她說,以前幾位朋友一起吃頓飯,一百多元就能吃得很好,但近期十幾名同學一起聚會,花了一千多元還沒吃飽。

北京市統計局9月11日發表的數據顯示,8月份豬肉、鮮菜和雞蛋的價格明顯上升,分別上升11.7%、8.3%、4.8%;非食品價格上升0.1%,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升4.9%和5.3%,金飾品價格上升0.4%。

王麗指出,現考慮的不是誰花錢的問題,現在是誰還有錢的問題,大部份人連工作都沒有,哪來的錢?

當前情況下,民眾會把僅有的存錢握得更緊,因為每個人都有負擔,有孩子、有老人要養,而且現在醫藥費也增加了,全線加價。

現在是有今天沒明天的,你都不知道明天怎麼樣,誰敢花錢啊?

不只是北京,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也是一片蕭條。

在上海擁有多處物業的王鍾明9月25日表示,現在外面大部份的店面都關了,特別是鬧市區的店面,比如上海新天地和華山路上的酒吧以及豫園路上的咖啡館、酒吧、書店……

中等地段、前幾年大面積開發出來的商場目前也在大面積地關閉,只剩兩三家開著。中北一店對面商場——新世界下面的百貨商店基本上沒有甚麼人。

各種稀奇古怪的店現在都關了。很多是外國人開的都少了很多,都成了中國人開的了。

王先生還提及上海新客站(上海火車站)附近大量的小型店面紛紛關閉。他介紹,這些小店面的老闆都是上海人,此前的營業員大多是外地年輕人。

公開資訊顯示,上海知名的太平洋百貨徐匯店於8月底退出上海市場。該商場於1993年開業,至今已有30年,總面積近3萬平米。在該店面關閉前,太平洋百貨淮海路店、不夜城店也已關閉。

瑞典家具品牌「宜家家居」(IKEA)7月宣布,將在2023年年底結束中國上海城市店的經營。去年4月、7月,宜家相繼關閉貴陽商場以及上海楊浦商場的2個實體店面。

這真的是一塌糊塗。現在市面蕭條一塌糊塗,從來沒有看到過上海這樣,不管是高檔、中檔、低檔的都不行了。

王先生了解到,一些匯聚高檔的餐廳的地方,比如南京東路步行街、外灘一號、外灘八號也不行了。

以往奉賢區的門面大家都搶著租,現在門面租不出去,老百姓手中沒有錢。

身為中產的王先生表示,「我們現在出去旅遊也變成窮遊了。」

身邊的一批退休老人每年8月都要去昆明避暑,如今只能入住30元一晚的旅店,幾千元消費的地方沒有人去。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蕭律生、駱亞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9728)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