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習仲勳曾告誡防太左 港府遭批 應驗「一左二窄」


習仲勳曾告誡防太左 港府遭批 應驗「一左二窄」(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聽新聞】中共2020年強加《港區國安法》後,港府起訴民主派、收緊各項自由,又在修改後的選舉制度設立重重關卡,對親共人士以外者趕盡殺絕,導致香港政治氣氛肅殺。

中共2020年強加《港區國安法》後,港府起訴民主派、收緊各項自由,又在修改後的選舉制度設立重重關卡,對親共人士以外者趕盡殺絕,更有官員盲目稱香港「由亂入治、由治及興」並力倡23條立法,導致香港政治氣氛肅殺。

前港府高官兼學者張炳良及另一學者呂大樂11月初撰文,分別稱要防範「一左二窄」,及「做事太絕難以服眾」,中共全國政協前委員劉夢熊更指出,民主黨被封殺,反令國際社會坐實「中國威脅論」,是害港禍國。

首屆經修改制度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將於年底舉行,提名期10月30日結束,民主派參選人全軍覆沒。當中民主黨獲取「三會」(分區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地區滅罪委員會)委員提名不足,未能符合參選資格;「老牌」政黨民協未能取得任何「三會」成員提名,令該黨37年來首次無法參與區選;連自稱「中間派」的「新思維」計劃派出的2人,亦在提名期結束前主動宣布,因與足夠「三會」提名仍然有一段距離,決定不參選。

劉夢熊4日在網台「香江望神州」節目說,區議會38年來首次無民主派參加,令人非常震驚。劉夢熊指出民主派第一大黨民主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取得7席,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以91席成為區議會第一大黨;但是現在民主黨在立法會、區議會均已經或即將「歸零」,「是一國兩制的悲哀」。

劉夢熊指出,以往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取得52%至62%選民支持,但現在政府封殺其參選途徑,使其在區議會「歸零」,認為這會令「一國兩制」的對象——台灣朝野及選民,看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遭剝奪」,「這樣的『一國兩制』對他們有甚麼吸引力?」

《基本法》訂明,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劉夢熊舉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日本和法國,當地的共產黨成員仍然能夠通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晉身議會,「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反映」。

《基本法》亦訂明「50年不變」,「為何回歸20多年就大變特變?將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搬來香港,令香港由『一國兩制』變為『一國一制』」,劉夢熊認為這樣的演變,令香港成為大陸的一個普通城市,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亦違反毛澤東、周恩來在1949年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略、及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初衷。

港府對民主派「做到絕」,實行「大掃除」、「清一色」,是破壞「一國兩制」。劉夢熊回顧,蘇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1918年不承認國家杜馬國會的選舉結果,並宣布「一切權力歸於蘇維埃」、解散國會,形成日後社會主義國家「黨領導一切」,現在的香港已成為上述事件的翻版。

劉夢熊直言,現時問題是將「不折不扣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搬來香港,香港哪裏是『一國兩制』?」現時選舉要取得「三會」成員提名,但他們全部由政府委任,由其來決定提名,甚麼人可以參選,是「荒天下之大謬」,與《基本法》的規定背道而馳,故是「一左二窄」,令國際社會坐實「中國威脅論」,害港禍國。

「一左二窄」語出習近平之父、中共元老習仲勳,他在1980年代告誡新華社處理港澳工作不應「過左」,同時避免接觸面過窄,令受眾太少。

另一方面,《明報》觀點版11月3日刊登學者呂大樂,及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學者張炳良的文章。前者表示香港人受軟不受硬,「做事太絕難以服眾」;後者提到要防範「一左二窄」。

教大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的文章,以《迫切問題在經濟 解決問題離不開政治》為題,回應李家超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形容在國際地緣政治逆轉及本地政情驅使下,香港已從「左右逢源」之利,陷入「左右為難」之尷尬。

張炳良又稱,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多元之間,不存必然矛盾,要做好平衡,防範「一左二窄」。

至於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的文章指出群眾的沉默,不是口服,更不是心服。呂大樂更指,香港人受軟不受硬,強勢最多就只能換取他們的靜默。

政府2023年公布區議會選舉新方案,設有多重關卡排拒直選議員及民主派,包括直選議席大減至兩成,更引入以國安為名的審查候選人機制,並明言區議會職能包括支持政府政策。

當中要取得「三會」成員提名的一關,已經難倒不少民主派。公開的資料中,「三會」名冊只顯示姓氏及地址,但無其它資料,如性別、職銜、聯絡方法,連對方的真正身份亦無從得知。

但是當局面對民主派要求公開或提供「三會」成員的聯絡資料,多次稱是屬於個人資料拒絕提供,選管會僅重申,有意參選人士,可聯絡由各區民政事務處擔任的地區委員會秘書處,要求聯絡相關委員,由秘書處轉達請求,並由「三會」成員決定是否聯絡相關人士。

港府官員面對民主派抱怨取得提名難,回應並不留情面。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更揚言,稱找不到「三會」成員的電話聯絡方法,感到「奇怪」,更暗指民主派區議員不認識「三會」成員是偽命題。

特首李家超在區議會提名期間被問到,成功報名區議會選舉的絕大部份是建制派,有非建制及民主派人士公開表示無法取得「三會」成員提名,如何說服外界本次區選是均衡參與選舉,李家超反指拿不到提名票的人,應研究為何自己出問題,以及參選人是否符合參選要求,包括是否「愛國愛港」及「真誠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瑛瑜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50379)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