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香港淪出版中心遺址 書商轉戰台灣書展


香港淪出版中心遺址 書商轉戰台灣書展(大紀元製圖)

【新視角聽新聞】曾經的亞洲出版中心——香港,一直都是中國內地和台灣禁書的最大出口基地。隨著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多項自由在香港消失殆盡,平添了多一個遺址稱號「出版中心遺址」。

曾經的亞洲出版中心——香港,一直都是中國內地和台灣禁書的最大出口基地。隨著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多項自由在香港消失殆盡。當初繁榮的出版業,如今平添了多一個遺址稱號「出版中心遺址」。整個行業在面臨至暗時刻之際開始將重心轉移。2024年在台北舉行的國際書展上,香港書籍大放異彩,在獲獎作品中,香港書籍佔總體書籍三成以上。

2024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20日開幕,長達六天的書展吸引了來自台灣、香港、荷蘭、德、法、泰、比利時等地逾500間出版社參展,並舉辦811場論壇。

香港除大型出版集團及各大學出版社,還有多達17間香港獨立出版社於此齊聚一堂。儘管在八百多場的論壇中,香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但其中包含了內容豐富的科幻、推理、歷史研究方面的新書分享以及讀書會等,喚醒了參與者們對曾經的香港的那份美好回憶與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文學作品在本屆書展大獎和金蝶獎的12名得獎書籍中,佔了4部,佔總體書籍的33%。

其中香港科幻小說家譚劍的《姓司武的都得死》榮獲小說類首獎,已故《蘋果日報》主筆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榮獲非小說類首獎,漫畫家智海的《觀景窗》榮獲金蝶銀獎,黃照達的《那城》榮獲金蝶銅獎(鄧彧、何萍萍設計),而於2023年榮獲金典獎的陳慧的長篇小說《弟弟》也入圍本屆書展大獎。

台灣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長兼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在首場講座上表示,這些作品「展現香港文化能量」。

香港次文化堂出版社社長彭志銘曾表示,即使書籍可以拿去台灣出版再拿回香港售賣,也改變了原先香港美好的生活狀態。

參加台灣本次書展的一八四一出版總編輯孔德維,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香港一直都是中國或華語社會書籍出版最重要的地方。正值戰時的中國以及處在白色恐怖時代的台灣,人們都曾經對香港的出版物趨之若鶩。

孔德維說,「當時很多人都會到香港去購買他們所認為的禁書,當時的香港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華語出版業中心。」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香港每年7月都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香港書展」。作為亞洲較大型的書展之一,迄今已舉辦達33屆之多,並一直作為一項文化盛事在亞洲地區文化層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990年的第一屆書展吸引了149家參展商,入場人數為20萬,至2015年,入場人數已經達到100萬。

然而,自2020年6月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出版業好景不再,「香港書展」也日漸式微。2021年以後數年,入場人數逐年下降。

獨立出版社田園書屋,曾經以出版及售賣政治敏感書籍而聞名。港區國安法前,位於旺角二樓的書店,經常擠滿了專門來香港買禁書的人潮。每年的香港書展,田園書屋的舖位佔據最明顯的位置,高大的招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華人讀者。

港區國安法通過之後,田園書屋一度消失於公眾視線中,重新開幕之後,政治敏感書籍從書架上消失了。讓不少中國讀者失望而回,有部份讀者轉而投向其它獨立小書店。

禁書產業曾經在香港風光了三十年。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秘書鮑彤之子鮑樸曾表示,在80年代,香港的政治出版物對北京的政局確有影響。1985年,香港新聞人陸鏗專訪胡耀邦,並在陸鏗自己創辦的雜誌《百姓》上發表,這次採訪中胡耀邦的所言被認為是「一言喪邦」,甚至牽連到他下台。

鮑樸還說,在當年的北京中南海有一幫老人拿著香港的書籍相互贈送,而在六四以前,中共高官也會利用香港媒體來釋放一些消息。

六四之後,港台兩地民間對中國時局更為關心,政論文章、放風消息不只在知識圈流傳,更變成市面上的暢銷品。

早在2018年以前,在香港擁有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三大書店的聯合出版集團(簡稱「聯合集團」)壟斷著香港書籍發行市場,而且聯合集團實際是由中共駐港代表單位中聯辦,透過一間廣東省註冊的公司持有。

中聯辦成立的廣東新文化事業發展有限公司,直接發行包括文匯報和大公報在內的香港左派報章,並透過「新文化事業(香港)發展有限公司」控制聯合集團。

消息指,聯合集團基本上全資擁有52間三中商書店,當時數目佔全港逾一半。聯合集團還擁有全港最大的發行商、印刷廠及近30間出版社,包括主要出版教科書的香港教育圖書公司,佔整體市場的80%,業務極為龐大。

大紀元主筆及資深編輯石山表示,在港區國安法前,中聯辦雖然控制大部份香港出版社,「但當時至少還留有少量空間給獨立出版社,現在幾乎是全軍覆沒⋯⋯香港已經正式成為出版中心遺址。」

擔任臺灣「二〇四六」出版社總編輯的鄧小樺曾表示,2020年後香港出版業的疑慮增加、處處是模糊的紅線。除了來自官方的出版審查,以及創作者、出版商因為害怕越線而主動進行的自我審查外,還有書店、讀者為免惹禍上身而不敢買賣敏感議題書籍的「市場審查」。

位於深水埗的「一拳書館」、前公民黨區議員黃文萱開設的「獵人書店」、及「留下書舍」等獨立中文書店先後遭政府部門派員上門巡查,並被政府多次發信「檢控」。香港僅存少數較具規模的獨立英文書店「清明堂」(Bleak House Books),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年後,同樣受到政治壓力,店主溫敬豪(Albert Wan)宣布於2021年10月15日結束營業。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葉婷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5203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雜誌購買網址:https://shop.epochweekly.com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