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他鄉 | 一個學校倒閉前最後一瞬
都柏林艾比學院作為愛爾蘭曾經最大的英語語言學校,它的倒閉,直接和間接影響了很多曾經留學愛爾蘭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很多都在這所學校學習過,在這裡度過了他們的青春歲月。
文 ◎ 呂笑雙(愛爾蘭)
陳廣亮的預感
拿到8月4日出勤簽到表的時候,陳廣亮注意到了大多數同學沒有留意的一個細節——出勤簽到簿只剩最後一頁了,後面沒有更新。
作為已經在愛爾蘭留學七年的「老留」,這位來自瀋陽的26歲小夥子,稍稍有點心神不寧,但是並沒有完全放在心上,對於他來講,愛爾蘭都柏林艾比語言學院(Abbey
College)這個語言學校是正規而又安全的:300多人的國際學生,三間都柏林市中心分校,移民局和教育部認可的專科課程,嚴格的出勤率管理,更重要的,正是這所學校給予他的錄取通知書,讓他從遙遠的中國來到愛爾蘭,他已經跟隨了它七年之久。這一堅定的想法一直伴隨著他,直到第二天的清早。
8月5日9點,艾比學院緊閉的大門和門前徘徊的幾十名學生徹底顛覆了他的信仰,同一時間,他收到了來自這所學校管理層的短消息:「由於管理不善,艾比學院已經進入資產清算階段,現正式宣布停課,本校將接近全力幫助未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生進一步深造。感謝您過去對本校的支持,我們對大家造成的任何不便感到萬分抱歉。」
陳廣亮呆住了,靜靜的站在艾比學院門前,不發一言。而他的同學,傑哥,一位巴西留學生則是欲哭無淚,他剛剛繳納了一年的學費:1580歐元,而學校的關門是否意味著他的學費血本無歸,他不知道下步如何是好。
更為難過的是幾位為艾比學院工作的二十名老師,他們並不比陳廣亮還有傑哥獲得學校關門消息更早,其中有個別教師甚至剛剛去西班牙度過假期回來,就面臨著失業的窘境。
艾比學院,這所曾是愛爾蘭最大私立語言學校的倒閉命運,正是眼下愛爾蘭為數不少的語言學校艱難度日的縮影。
艾比學院的傳奇
1999年前,愛爾蘭在世界上還是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但是隨著經濟騰飛,大批中國學生開始搶灘登陸愛島,愛爾蘭語言學校的黃金時代開始了,艾比學院順利的搭上了這批順風車,並審時度勢,開始了最快速度的發展。
2002年之前,移民局對愛爾蘭留學生幾乎是不管不問,任何人都可以每年成功的續簽。艾比學院也作為簽證工廠(只負責收取學費,不過問學生是否來上課)中的一員,開始在中國留學生中廣為流傳。
但是隨著2003年留學簽證政策的收緊,對留學生出勤率的要求,移民局對語言學校的抽樣檢查,艾比學院迅速改變策略,走向正規化,對留學生的出勤與否有了嚴格的要求,用陳光亮的話形容就是:「遲到幾分鐘有時候一天的出勤率就沒了。」不過嚴格的管理反而受到中國留學生的青睞,因為管理嚴格就意味著在移民局那裡有著良好的信譽,「好名聲的語言學校會讓你的續簽會變得更簡單。」
這時候的艾比學院也開始大規模的擴張:對外,開始接觸中國仲介,增加中國員工,廣招遠在中國大陸的留學生,陳廣亮就是這個時候來到了愛爾蘭;對內同時也開始了市場細分,針對留學生工作時間不固定的特點,他們也為之開展了各個時間段的留學課程。
隨著中國留學生的幾何數字的增加和留駐,艾比學院的實力也迅速壯大,由一個在不知名街邊開始的小學校,開始購置愛爾蘭最繁華街道的幾所寫字樓作為校舍,規模也由一間主校,變為三間分校。
黃金期中的黃金
劉蕾,曾經在幾年前有在艾比學院工作的經歷,隨後離職。這位來自遼寧大連的27歲女孩,現在是愛爾蘭一所物流公司的報關員。「如果繼續留在艾比學院,我恐怕就是最慘的那個了,學生可以另外找學校續簽,愛爾蘭籍員工可以找新工作,可以有失業保險,但是我呢?誰會給我延續工作許可?現在失業率這麼高,弄不好只能打包回國。」劉蕾感到很慶幸的是她在上帝關上門的前幾秒及時跳了出來。
作為艾比學院曾經的員工,劉蕾雖然在那裡只工作了幾個月,但是對愛爾蘭語言學校曾經的黃金歲月仍然記憶猶新。
2003年到2007年左右的包括艾比學院在內的很多愛爾蘭語言學校用「清華學校」(清一色華人)形容並不過分,劉蕾清楚地記得,那時候課堂上基本上是「漢語與英語齊用,東西南北中國人同居一校」的壯觀場面,一眼望去,黑頭髮在艾比學院是絕對的主流,只有幾個黃頭髮點綴其間:他們是老師。
「那時候在愛爾蘭學習英語,與身處中國找個外教授課沒有任何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愛爾蘭可以打工,一個月有多則幾千多歐元的收入。」劉蕾笑著說。
由於留學生很多是在拚命打工而無法上學,而移民局又嚴格限制出勤率來續簽,這時候,一個不可避免的矛盾出現了,怎麼辦?
「方法很多」劉蕾表示,一方面可以很多留學生可以和校方繼續談,明年將持續在該校留讀,希望校方出具「相對穩妥」的出勤率,很多學校就同意了;如果校方強硬,而你本人出勤率不是那麼淒慘,可以嘗試去移民局闖關,移民局官員會給你一個三個月的臨時簽證,然後你可以在這三個月內「勤奮學習」,直到三個月後,你有了滿意的出勤率,移民局就會給你另外九個月的簽證。
如果這兩點你都沒有達到,只有華山一條路了。「買!」
那時候許多語言學校的中方工作人員是極為熱門的人物,請他(她)們吃飯的幾乎需要排隊,目的只有一個:請他們出具假的出勤率。而他們中的個別人,在這場淘金活動中也變得極為貪婪。幾百乃至上千歐元的索取,用留學生的血汗錢以換取他們的出勤率,並保證他們繼續留駐該校而收取學校的提成,兩頭通吃的做法並不是新聞。「有個別語言學校的中國員工發了大財,身價百萬歐元的也並不罕見。即使今天,這種事情也正在發生著。」劉蕾平靜地表示。
愛爾蘭留學的嚴冬
大約在2007年開始,勞累了幾年的中國人開始了大規模返鄉之路,同時伴隨著愛爾蘭對中國簽證申請者的嚴格審查,一些語言學校關閉的消息也不斷傳來。陳廣亮發現他們的中國同學越來越少了,隨之而來的墨西哥、巴西、韓國同學開始填補了他們的位置…….
在今天的艾比學院,陳廣亮的課堂上鮮有同胞,與之前幾年艾比學院中占95%的中國學生相比,他的七年堅守,在這個學校成了另外一種傳奇,一個孤獨的傳奇。
也許對於艾比學院來說,中國留學生的走失僅僅是市場缺失的一個過程,他們可以另外開闢別的市場。但是愛爾蘭司法部2011年最新出臺的非歐盟留學生居留法案,成為擊垮艾比學院的最後一根稻草。
法案規定:在愛爾蘭報讀語言學校或非學位級專業非歐盟學生,逗留在愛爾蘭的時間上限為三年,三年期滿,學生將選擇繼續向本科以上學位進行深造而繼續以學生身分逗留愛爾蘭,或者選擇離境。
艾比學院和別的語言學校也曾經聯合起來一起「滅火」。但來自愛爾蘭政府最高層的「火」並沒有退卻,在隨後的大半年裡,燒掉了艾比學院的整個帝國。艾比學院院長瑪麗在給公眾的信中就表示,「因為1月份開始實行的一項新的關於非歐盟學生的移民政策,導致學校經營陷入困境。」
可以說,Abbey學院曾經所擁有的「輝煌」10年,也正是愛爾蘭經濟過山車式增長的十年的縮影。從「凱爾特之虎」到成為「歐豬四國」的當仁不讓,艾比學院同樣走過了其中的風風雨雨。毫無疑問,隨著艾比學院的關門,一個依靠愛爾蘭廉價教育的暴發時代已經結束了。一個希望依靠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市場嶄露頭角的愛爾蘭,已經在2011年新年伊始,從容到來。而恰是此前的寬鬆,給艾比學院乃至一些草臺學府提供了巨大的利潤空間,這個過程不會再有。
陳光亮是最後一個離開艾比學院的人,此刻的他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是續簽還是回國。但是無論未來怎講,他和無數中國留學生的青春歲月已經和這所學校聯繫在一起,「這個過程不會再有了。」(應被採訪人要求,本文中陳廣亮、劉蕾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