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左右互搏 媒體戰先行

?"
2010年7月香港《前哨》透露江澤民表態保習近平上臺,習近平隨即藉法新社撇清與江系的關係。(Getty Images)

中共「18大」將在2012年10月決定其九位政治局常委的人選,從而確立新的政治方向,為此各方勢力都利用媒體造勢,各種輿論導向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媒體大戰越來越激烈。

文 ◎ 王淨文

西方研究發現,人們往往只記得和自己信念一致的媒體訊息,為了迎合讀者群,讀者的政治傾向會對媒體報導產生20%的影響力,而媒體主人的政治立場對報導幾乎沒有影響。然而這些西方新聞學的規律並不適用於專制制度,在「謊言重複千遍就成了真理」、在「槍桿子加筆桿子」暴力與謊言並行的國度,中共18大前的高層卡位內鬥,借用媒體大戰也就成為必然。

利用外媒出口轉內銷

中共媒體造勢最常用的手法是資訊的「出口轉內銷」:先通過海外親共媒體放風,再傳入大陸,試探國際國內各界的反映。

雖然習近平現在位列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王儲」地位,但一直有報導稱,作為團派出生的安徽人李克強,曾是胡錦濤的「有力接班人」,習李之爭可能會持續到18大名單公布前的最後一刻。

2010年7月香港《前哨》曾透露江澤民的「表態」說:「我保習近平上臺,就是要他保我到底。」此話讓習近平非常恐懼,因為習知道在民眾心目中江派人馬的臭名昭彰,於是馬上有法新社突發報導,婉轉稱「習近平之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他的派系色彩並不濃厚,可獲其他各路人馬的接受。」在習近平撇清與江系的關係後,博訊網在10月24日再度爆出獨家新聞,稱「習近平姐姐成為房地產大亨,姐夫是電信大亨」。

2011年11月25日,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升職成中國文聯副主席後,「參與網」在第二天立即發表文章稱此舉「讓習近平掉入陷阱」,文章藉網友的話稱,「在中共九十年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主席或皇儲敢於如此張狂」,其他人的夫人都無顯耀職務,獨有習夫人「竟然一再招搖爭名爭官」。

對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晉升,各方先後也傳出不同資訊。11月18日南韓的《朝鮮日報》引用北京政界人士的話:「從去年開始,在金融危機過程中表現出危機管理能力的王岐山,可能取代李克強出任下屆總理。」博訊網2010年10月還獨家報導說:「李克強身體非常堪憂,經常突然出汗,要暈倒,尤其是心情緊張時。為此,出席會議時,需要服用鎮靜劑。」「按李克強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像現任溫總理一樣『親民』……李克強想讓位應該不是一時之衝動。」


今年8月李克強高調出訪香港,被外界解讀為繼任下屆領導人的體現,粉碎博訊網的身體欠佳傳言。(AFP)

不過今年8月中旬李克強的香港行消除了這些傳言。在中共九名政治局常務委中,只有主席或總理才會訪問香港。李克強的高調出訪香港、韓國和北韓,被外界解讀為繼任下屆領導人的體現。

《中國青年報》的淪喪

如今中共高層內鬥的媒體戰很快擴散到各行各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北大教授孔慶東三句髒話引發的左右派舌戰。12月9日,孔慶東又以民間機構的身分把孔子和平獎頒給反對北約轟炸利比亞的俄羅斯總理普京,不過第一屆得主連戰和第二屆得主普京都沒有接受此獎。外界評論孔慶東的一系列怪異之舉,只是為了吸引人們的關注,因為全國絕大多數民眾,包括大陸60多家媒體,都對「重回毛時代、為文革唱讚歌」表示出鄙視和譴責態度。

然而有一個大陸媒體近年來的異樣舉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大眾心目中,新華社、人民網、中央電視臺、《環球時報》等,都是中共的御用喉舌,而《南方周末》報系、《新京報》等媒體則是比較關心民眾疾苦的敢言媒體,以前的《中國青年報》(簡稱中青報)也算敢言媒體,以〈北京最後的糞桶〉開篇的《冰點新聞》,一度成為年輕人最喜歡看的專刊。不過自從2006年1月因刊登〈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冰點》主編李大同等人被調離後,外界發現,由江澤民親信李長春掌控的中宣部,該次用替換主編的方式比以往查封報紙的方式,更能讓一個媒體「洗心革面」。

比如被左派視為「旗幟」的薄熙來,正是在《中青報》一系列肉麻的吹捧中成為了左派的領軍人物。薄熙來到重慶唱紅打黑,為他搖旗吶喊的正是中共共青團機關報《中國青年報》。

10月10日,因「偽造證據與妨害作證罪」而獲刑一年半的重慶打黑案的辯護律師李莊在博客上表示,他打算起訴《中青報》侵犯其名譽權。2009年12月14日該報發表〈重慶打黑驚曝「律師造假門」〉的報導,文章為李莊預先定罪,激起民眾的反感。

在文強案的審判中,《中青報》也不惜餘力,最後換來文強被執行死刑前四小時的獨家採訪。不過無論是吹捧薄瓜瓜,還是打壓沃爾瑪,《中青報》的這些吶喊助威,換來的都是大陸媒體同業的不齒與譏笑。


薄熙來從遼寧空降親信全面接管重慶警界,為敲山震虎、殺一儆百,前重慶市司法局長文強成為中共高層內鬥祭品。(新紀元資料室)

薄熙來沒戲唱了

據《動向》雜誌報導,在決定18大人選的關鍵性北戴河會議上,薄熙來成了最大的輸家。會議上「沒人提到薄熙來」,「高層模擬投票,薄熙來更是吊了車尾,和倒數第二名拉開很大距離。」此後,薄熙來頻頻與名人「拉關係、套近乎」,包括胡錦濤的堂弟胡錦星、鄧小平的胞弟鄧墾、北京大學校長等。孔慶東罵記者後,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校長周其鳳等近10名北大領導集體「移師」重慶召開全球校友會,在力挺重慶模式的同時,通過重慶媒體發出支持孔的聲音。

由於深知媒體的功效,薄熙來經常花大價錢請記者來報導其「業績」,經常跟各省級黨報總編輯「交朋友」。今年10月,薄熙來還把香港媒體的老總們請到重慶訪問,回來後很多港媒都加入了為薄唱讚歌的行列。

薄熙來在會見香港媒體參訪團後,香媒這樣報導薄熙來說的話:「後來我做市長,她(妻子谷開來)做律師辦案,會不會有閒話?我跟她說了這個顧慮,還是討論階段,她就說,那我就都撤了。」不過敢言記者姜維平指出,薄是1994年當市長的,但他在1998年還冒險拍下了谷開來在大連百麗大廈的律師樓。姜維平說:「《蘋果日報》在香港出版,老總們難道還需要替薄熙來正名嗎?一個人的名聲,是靠幾句謊言和幾次宴請就能掩飾的嗎?」

中國第一貪官下臺

11月18日,國務院下達官員任免通知,其中前中共黨魁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不再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江綿恆一直被老百姓稱為「中國第一貪」,他牽涉多起嚴重貪污案,如「周正毅案」、「劉金寶案」、「黃菊前祕書王維工案」、中國最大金融醜聞「上海招沽案」等,這些案件都涉及到天文數字的貪污受賄、侵吞公款。通知對其他幾個官員用詞都是「免去」,對江綿恆卻用了「不再擔任」,新華網在報導同樣這則任免消息時,則故意將身患腎癌、最少動過兩次手術的江綿恆下臺的消息隱去。


江澤民長子「中國第一貪」江綿恆11月18日下臺。(大紀元)

也有報導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因為賴昌星被引渡回國,「已經放棄了為自己在下屆常委的接班人提名,和自己所分管的三到四位省委書記以及若干中央委員及省長、部長的提名權力。」

外界分析,江派人馬的日落西山已成定局,特別是今年7月江澤民的媒體「詐死」案後,民眾歡天喜地放鞭炮慶祝,更是表明,江即使還沒死,他已經像「黃四郎」那樣地死去了。

凱撒有句名言:每個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沒人願意看到事實的全部。用佛家的話說:「觀者即所者之物」,無論中共的媒體如何大戰,選擇權還是在讀者自己。◇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