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晚清積極建臺 沈葆楨的貢獻與影響

?"
沈葆楨任大清兩江總督加贈太子太保銜像。(維基百科)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清廷指派時任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使,赴臺戍守與「牡丹社事件」的善後事宜。事件後,清朝經由沈葆楨的規劃與推動,開始積極從事臺灣各項建設。開山撫番,貫通中央山脈開築3條橫貫山路;奏准減稅,廢除多項禁令,加速臺灣經濟起飛,貢獻甚大。

文 _ 趙芷菱

「牡丹社事件」後2年,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本以「懲戒原住民」為由進犯臺灣。清廷指派時任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使,赴臺戍守。事件後,清朝方才警覺治理臺灣之重要,即「欲鞏固海防必先鞏固臺灣,欲鞏固臺灣必先建設臺灣」,遂改過去「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政策,經由沈葆楨的規劃與推動,開始積極從事臺灣的各項建設。

任期雖短 積極推展建設

沈葆楨奉命來臺,時清朝領臺灣已逾190年,他發現臺灣幾無建設,故上疏力陳臺灣之重要,並建議福建巡撫每年冬春兩季應移駐臺灣,使事權可以歸一,政事也不致稽延。

沈葆楨來臺後旋即展開各項軍備建設。當時臺灣軍政、文教重心都在南部,以臺灣府(臺南)為行政中心,管轄臺灣、鳳山、嘉義、彰化等4縣和淡水、噶瑪蘭(宜蘭)2廳。

沈於是建議調整為二府,另增臺北府。經調整後,南部由臺灣府統轄臺灣(臺南)、鳳山、嘉義、彰化、恒春5縣和澎湖、埔里社、卑南3廳,而臺北府統轄淡水、新竹、宜蘭3縣和基隆通判衙門。

為鞏固臺南府城之根據地,沈葆楨特聘法國工程師利用在鴉片戰爭中被大砲摧毀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之破牆殘瓦,為部分建材用以興建砲臺,並於城外親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意謂可保臺灣萬年平安。因安平古堡位於一鯤身,億載金城位二鯤身,又稱「二鯤鯓砲臺」或「安平大砲臺」,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臺。


沈葆楨為鞏固臺南府城之根據地,興建砲臺,並於城外親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意謂可保臺灣萬年平安。(大紀元)

此外,聘英國工程師在高雄建「東港砲臺」,旗後(今旗津)設威震南天砲臺,同時重建琅橋城(即恒春城),至今仍為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城垣。

沈葆楨任務完成後於1875年的1月31日離臺。這是沈第一次來臺計8個月。但沈葆楨一離開,原住民部落又爆發動亂,當地政府無力應付,於是沈又於3月20日趕回臺灣督剿平亂。

等情勢趨穩,清政府發布沈葆楨升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於8月22日再度離開臺灣,此第2次來臺也只5個月。

總計沈葆楨在臺灣共1年又1個多月時間,前面8個月在建設軍備,阻止攻臺的日軍繼續北上,後5個月在平定原住民部落的動亂。任期雖短,但沈葆楨對於行政管理及各項建設亦極為重視,也積極推展。

開山撫番 貫通中央山脈3路

在沈葆楨來臺之前,清朝治臺的範圍始終未達東部。當時臺灣東部多半是原住民居所,由於交通不便,開發落後,為防漢人和原住民衝突,因而禁止漢人進入原住民活動區。

沈葆楨來臺後,深感臺灣物產豐饒、地形險要,足為中國沿海之防衛,因此力陳積極開發建設臺灣,其中一重要政策就是「開山撫番」,即開拓經營內山及後山,撫慰並管理原住民。

「開山撫番」之「開山」,即打通阻隔東西部間之中央山脈的道路。當時規劃為開築3條橫貫山路,北、南、中各一條,北路是現在「蘇花公路」的前身,南路是「南迴公路」的前身,而中路最為艱巨,從南投穿過中央山脈到花蓮玉里,即著名的「八通關古道」,現行的新中橫公路大多沿這條古道修築。


沈葆楨「開山撫番」,打通阻隔東西部間之中央山脈的道路。開築北、南、中3條橫貫山路,合計逾700里,即現今蘇花公路、南迴公路、和穿過中央山脈的八通關古道的前身。(新紀元合成圖)

官兵們在開路過程中,逢山就挖隧道,過溪谷便搭橋,在當時科技不發達條件下,工程之危險和艱鉅不難想像,再加上原住民不明原委、恐居所遭到侵犯,經常襲擊官兵,也造成不少傷亡。

但沈葆楨智慧地化阻排難,一方面嘉獎有功官兵,安撫提振士氣;另方面招徠原住民參與開墾,並給予工資。這些作法果然湊效,3條合計逾700里(約350公里)的道路,僅1年多就完全開通,此效率堪稱驚人,就算21世紀現代化的今天,也未必可成。

而「撫番」,即撫綏生番,使番民(原住民)漢化。沈葆楨每到一部落,便設立學堂,安撫勸說原住民,接受漢人教化與教育,使其學習農耕,改變生活習慣,不再殺害漢人。同時,鼓勵原住民開墾田地、開發山林以增加收入,頗受原住民歡迎。沈葆楨更將「化番為民」的政教建設,積極擴展至東部後山,即臺東。

奏准減稅 廢除多項禁令

沈葆楨為鼓勵大陸人民來臺開墾,採取了許多獎勵措施,他上書建議廢除過去許多渡臺禁令,如:禁止漢人攜眷來臺、禁止漢人入原住民活動區、禁止漢人娶原住民為妻等。至同治13年(1875年)臺灣正式全面開放山禁和海禁,漢人可自由進出東部,促進與原住民間的友好往來。

同時為獎勵大陸人民來臺開墾,舉凡來臺者,皆可獲船票、種子、房屋及1年半之口糧,還有每人水田1甲、旱地1甲,每10人耕牛4頭、農具4副,3年後才開徵租稅等優惠。此作法吸引了中國沿海地區的人力、物力和生產技術大量地移往臺灣,成為加速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因素。

此外,為提倡鼓勵忠君思想,基於臺灣民間對鄭成功的景仰,沈葆楨力陳「鄭氏明之孤臣,非國朝之亂賊」,奏請為鄭追諡建祠。於是乃將開山王廟擴建為「明延平郡王祠」,追諡「忠節」,並編入祀典,成為臺灣唯一紀念民族英雄之專祠。

同時為增進煤礦之出口稅收,鼓勵煤礦之開採,沈葆楨亦建請減少煤礦之出口稅率。如基隆煤礦便是中國第一座以西式開採的煤礦。

林則徐選婿 考核品行為先

沈葆禎(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閩侯縣人,其父親沈廷楓是位貧苦的私塾先生,母親林惠芳嫻淑勤快,平日做女紅補貼家用外,還負責沈葆楨的童年教育。沈還有位知名的舅舅也是岳父,即查禁鴉片有功的林則徐。

沈葆楨16歲考取秀才,20歲中舉人,在雙方父母主持下與小他1歲的表妹林普晴(林則徐次女)結婚。然沈葆楨長相一般,個子偏矮,且小時候多病。林則徐之所以會將女兒嫁給他,實因看重沈葆楨之人品與修為之故。

林則徐一生廉直勤勉,家人也以此為訓,他特別欣賞勤於辦事、任勞任怨之人,尤其在選婿這等家庭大事上,更是以此觀點作衡量。

當沈葆楨還是秀才時,在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府衙中,任抄寫書記員。一年除夕夜,衙中人全都回家過年,只沈葆楨一人還在抄寫公文。林則徐見狀,即問:「今除夕夜,你怎還未歸?」沈葆楨恭敬回道:「因公務未畢。」

林則徐端詳沈許久,說道:「我有份奏章,今晚要抄好發出,請幫我謄寫。」那份奏章長達萬言,沈二話沒說,埋頭就寫,直到半夜三更才完成。沈又認真檢閱,確無錯漏,才呈給林則徐。

沈以為差事已了,未料林則徐僅略為一觀,說:「字跡遼草,必須重抄!」沈聞言,無不悅神色,埋頭再重新抄寫。至天亮時分,拜年的家人、賓客都已雲集,此時沈葆楨才將奏章抄完,恭敬地交給林則徐。林看後,笑著點頭稱好。

此時,林則徐高興地對眾人說道:「今天賀新年,也該慶賀我得到一個好女婿。」因事出突然,眾人不明就裡。林則徐便把沈葆楨叫到眾人面前逐一行禮介紹後,說道:「他就是我的好女婿!」並道起他是如何利用抄寫奏章的方法,考核沈葆楨的品性。

林則徐因自己個性較急,易於動怒。他曾書「制怒」兩字,製成匾額掛於室中,用以隨時警醒自己。或許出於此因,故特別賞識沈葆楨有這般好品行。

擊退太平軍 一役揚名

沈葆楨被林則徐招為女婿後7年,於道光27年(1847年)考中進士第36名,與其同榜的李鴻章位居34,和其他新科進士一樣,授翰林院編修。1854年改任御史,1855年任江西九江知府,並追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

1856年,擢升為杭州知府,然沈葆楨以祖上曾在杭州居住,親戚過多為由推辭,改任地處偏遠的江西廣信(今上饒)知府。此時,太平軍已兩次攻打江西,占領了8府50多縣,清只剩5郡,江西局勢岌岌可危。

是年8月,太平軍萬餘人向江西發兵,連攻數城。當時,沈葆楨正外出徵辦糧餉。廣信城裡的400守軍,聞弋陽失守,紛紛遁逃,只剩知府夫人林普晴和知縣、參將、千總等,他們組織百姓,誓死守城。

正當危難之際,林普晴一展將門之女的氣節風範,她一邊鼓舞百姓,另寫血書向林則徐以前的舊部求援。第2天沈葆楨趕回,不久援兵也至,在共同商議後,決定攻其不備,襲擾敵方軍械、糧草物資等戰術,7戰7捷,擊退太平軍,沈葆楨經此一役而揚名。

1861年,曾國藩舉薦沈葆楨出任江西巡撫。此時,湘軍已攻克安慶,太平軍的敗局已定。1864年太平天國天京失陷,幼天王和玕王兵敗,被沈葆禎所擒並就地處死,沈立功,被授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並賞頭品頂戴。

任船政總理大臣 貢獻大

1866年左宗棠於福建設立馬尾船廠,但籌備途中卻被調任陝甘。左宗棠為保船政,不惜三顧茅廬請在家為母丁憂(服母喪)的沈葆楨代其事,沈於次年就任船政總理大臣後,對中國航海事業及洋務運動皆貢獻甚大。

沈葆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人才,製造現代船艦,除裝備福建水師外,同時供應北洋、南洋海軍及其他艦隊。當時的馬尾造船廠,據說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廠。


沈葆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人才,製造現代船艦,更開辦船政學堂,訓練人才。當時的馬尾造船廠(左)、1880年的船政學堂學生合影(右)。(新紀元合成圖)

同時沈也體認到人才之重要,他開辦船政學堂,所訓練之人才不少成為日後中國海軍甚至為各領域之精英。比如晚清外交官陳季同,被視為當時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中國人,他將《紅樓夢》、《聊齋志異》譯成法文,還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及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等。

1869年,由福州船政局自製的第一艘輪船「萬年清」號準備下水。法國監工和領事都堅持並要挾須由法國人引港,但沈葆楨不為所懾,堅守「引港是中國政府主權」,因而保住馬尾之「港口權」。

光緒5年(1879年),沈葆楨於任上病逝,享年59歲,諡文肅,追贈太子太保銜。沈葆楨除對臺灣之貢獻,其一生事業,以督辦福州船政和創建福建水師為最。◇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