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安徽四歲乖乖女慘遭埋殺 全國激憤


安徽蚌埠四歲女童丁書瑤失蹤兩天後,遺體在施工道路路基下被發現,民眾激憤圍觀,網友質疑「打生樁」。(視頻截圖)

8月13日一位安徽四歲女童的屍體被發現埋在施工地段路基下。

相傳東亞民間在建築工程動工前會把兒童活埋在工地內以祈工程順利,稱為打生樁,是種變相的祭奠。網友激憤跟評,指打生樁再現;警方為了維穩,一律聲稱排除他殺。

文 _ 韋拓

女孩在家門口失蹤

據陸媒《新京報》8月11日報導,一則安徽蚌埠四歲女童丁書瑤的尋人啟事在社交網絡得到大量轉發:蚌埠市禹會區長青鄉周蔡村的四歲女童丁書瑤,身高1.1m,身穿黃色上衣、紅色平角褲、涼拖鞋於家附近走失,希望好心人提供線索。

丁書瑤的叔叔丁傳旭告訴記者,11日下午4點左右,書瑤媽媽彭傑輔導10歲的哥哥做暑假作業,妹妹當時在看電視,沒一會就出門玩了。一小時後,母親出門找女兒,挨家挨戶問鄰居,周圍人都說沒看到孩子。

到了晚上6點多孩子還沒回家,家人開始擔心,隨後彭傑向長青派出所報警。

13日上午10點,幫忙尋人的村民在丁家後面的興中路周蔡施工地段休息。一村民注意到,新建小區主幹道上,一塊新壓過的路面上鼓起一部分,有混凝土塊凸起,踩上去有些鬆軟,與周圍緊實的路面不同。村民就扒開上面一塊較大的混凝土塊,發現有一塊黃色的布,再扒深一點覺得像是小孩的衣服,在場的人立刻報警。

警方趕到,封鎖了現場。法醫和警察用專業工具深挖三小時後,下午2點多,丁傳旭看到側臥在路基下的侄女遺體。小書瑤被法醫出,送到殯儀館。

「那段路基比一般的深,還混著水泥和土石,孩子挖出來,身上都是灰,只隱約看出黃色上衣。」丁傳旭哽咽著告訴記者。

家長提出四點質疑

對於孩子離奇慘死,各方都稱事情不簡單。據《華語熱聞》14日報導,該女童家長對於孩子被壓路機碾壓致死一事提出了以下四點質疑。

一、一個四歲的孩子(身高1.1米)在馬路邊,軋路機怎麼會看不見?

二、按說被軋死的人周圍一定會有很多血跡,可是孩子遇難的現場周圍並沒有發現血跡,此處是否為孩子遇難第一現場?

三、孩子被找到時是臉朝下,並且有一大塊混凝土塊壓在身上。這一大塊混凝土為何壓在孩子身上?難道是被人為的埋在土裡再進行二次碾壓的嗎?

四、孩子遇難的施工現場沒有設置警示牌,周圍也沒有護欄,連窨井都沒有蓋子。

「打生樁」懷疑 浮出水面

有網友意1.4cm說:「讓我想起很多年前修橋鋪路祭生魂的事。」

據維基百科記載,打生樁或稱活人奠基,是東亞民間在建築前的習俗,屬人祭的一種,日本稱之為人柱。是指在建築工程動工前,把若干人(通常是兒童)活埋生葬在工地內,其目的是祈禱工程順利。

相傳這個方法是由春秋時代魯班首度提出的,當人們在一處地方動土時,便會破壞該處風水,且會觸怒該處的冤魂,以致在建造期間時常發生意外,因此便出現了「打生樁」用作鎮邪。

現時考古發現最早的打生樁見於河南鄭州東趙二里頭文化的古城遺址,當中有三座堆疊起來的古城,中間一層的地基發現用作奠基的嬰兒遺骸。

朝鮮半島的高麗時代忠惠王在位期間,首都開城曾有傳聞指忠惠王欲取民間小兒數十名埋在新宮殿的地基之下,一時間開城人心惶惶,抱兒逃竄,治安混亂。

香港資深傳媒人韋基舜表示,廣州海珠橋當年動工時亦出現打生樁的傳說。香港一些二戰前的建築,也流傳著「打生樁」的傳說,在1930到1940年代,家長會以「打生樁」一詞來恫嚇不聽話的兒童。

2006年初,香港何文田公主道一個水務署水管工程地盤,發現大量兒童骸骨,有傳說就是昔日的「生樁」。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築界也改用活雞或以雞血灑在建築地盤四角儀式取代「生樁」。

黨媒維穩

據8月18日安徽官網中安在線報導,當地警方當日上午公布了調查結果:「經查,參與施工的自卸車駕駛員韓某某等違反安全操作規程,使在工地獨自玩耍的女童丁某某被卸下的水穩材料掩埋,未能及時發現,致女童不幸身亡。」

但黨媒央廣網記者早在14日下午,也就是四天前就報導了一個「結論」:「從蚌埠市公安局處獲悉,根據最新的檢測結果,基本排除女童被他殺的可能,屬於施工中導致的意外事故……」

一切都在人們對當局一貫以維穩基調處事的預料中。也就是說,家長和全國網友的質疑沒用。但此「結論」招來更多的惡評。

網路沸騰 跟評不息

有網友質問:「這個被埋在路中的四歲孩子,讓我覺得所處非人間,冷徹骨髓。」「不大可能是事故,是謀殺吧?」

更多網友激憤表示,「那麼小那麼可愛的孩子也忍心殺害,有多麼扭曲變態的心理;對孩子下手,太殘忍,希望早點找出凶手。」四川成都賤友1721.0cm說:「看來警方太好當了。」yian4.2cm:「為了維穩,一律都說排除他殺……」「一切以新華社通稿為準。」◇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