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西醫學觀點 貝賽特氏症的中西醫療法


狐惑病(貝賽特氏症)病程日久,已腰膝痠軟、精神萎靡、可滋補肝腎,養陰清熱,用藥有如生地、山藥、山茱萸等。圖為山茱萸。(公有領域)

文 _ 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貝賽特氏症(Behçet's disease),或稱貝歇氏病(Behçet's syndrome),是一種發炎性疾病,影響身體許多部位,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睛發炎與關節發炎。潰瘍通常持續好幾天,有些人甚至出現腦部與脊椎發炎,出現血塊、動脈瘤、眼睛瞎掉等等。症狀來來去去,令人困擾,令人摸不著頭腦,中醫稱之為狐惑病。

貝賽特氏症原因不明,相信與基因有些關係。貝賽特氏症不會傳染,診斷的依據是一年至少三次的口腔潰瘍,同時有生殖器潰瘍或眼睛發炎、皮膚潰瘍,過敏試驗陽性等。

貝賽特氏症是一種系統性疾病,牽扯的內臟包括胃腸道、肺動脈、肌肉骨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幾乎可影響人體的每個器官,其他如血管炎、纖維肌痛症、偏頭痛、中樞神經系統、視力問題、心跳過速、關節疼痛腫脹等等。目前臺灣的全民健保將貝賽特氏症列為重大傷病之一。此病與基因HLA-B51有較高的相關性。

貝賽特氏症無法治癒,治療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或是改變生活習慣。麻醉藥漱口可緩解口腔疼痛,秋水仙素的使用可降低發作次數,病症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會減緩。

貝賽特氏症在美國與歐洲發病較少,在中東與亞洲比較多。在土耳其,每1000人就有兩人罹患貝賽特氏症。發病年齡通常在20至40歲間,疾病也由一位土耳其皮膚科醫師Hulusi Behçet於1937年命名。

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狐惑病的描述:「狐惑為病,其氣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狐惑之病,並不欲飲食,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蝕於上者則聲嗄(音啞),其毒蝕於下部者則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其人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中醫治療,若口腔潰瘍、舌部潰瘍、會陰紅腫糜爛、大便黏膩;尿赤發熱,心煩意亂、失眠不寐,口腔乾渴,屬於心脾溼毒型,可清心解毒化溼,中藥用人參、半夏、藿香、佩蘭、白朮、茯苓、黃芩、黃蓮、澤瀉、山豆根、滑石、梔子等;若瘡面有膿性分泌物,皮膚紅斑、關節紅腫疼痛、發燒口渴,大便乾結,可用清熱涼血的方法,用藥有如銀花、連翹、黃連、麥冬、丹參、玄參、淡竹葉、水牛角、板藍根、大青葉、石膏、石斛、羚羊角等等。病程日久,已腰膝痠軟、精神萎靡、可滋補肝腎,養陰清熱,用藥有如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玄參、地骨皮、枸杞、麥冬、五味子、旱蓮、女貞、菟絲子、黃柏、梔子等。◇

新紀元周刊 第641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世局突變在即,且看中國企業家們如何保財保命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