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達芬奇與「溫柔」的力量


列奧納多.達芬奇,〈聖母子、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炭筆畫,現藏英國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公有領域)

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之一,人類史上卓負盛名的曠世奇才。 若說他的炭筆素描〈聖母子、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宛如一曲「天才」頌歌, 那麼天才的祕密,當源自心靈深處一股感通天地的溫柔的力量。

文 _ Sharon Kilarski  譯 _ 舒原

「天才」一詞就其原義來說,是指生命在心靈乃至更高力量指引下,展現超常的心智與創造力。假使說達芬奇有那麼一件作品宛如一曲「天才」頌歌,那就是他的炭筆素描〈聖母子、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and Saint John the Baptist)。

關於這幅畫的創作年代,學界說法不一:有人說作於1499至1500年間,有人認為要晚至1506至1508年,還有人認定應該創作於這兩個年代之間。

這幅素描並不是典型的「草圖」,草圖通常是繪畫或壁畫的紙樣,線條邊沿會刺上小孔,並撒上炭粉,以便將圖樣轉移到畫布或牆面。可這幅畫上並沒有針孔,由此看來, 它可能是達芬奇的一件正式作品。

這幅素描的主題,與他的油畫〈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與聖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現藏盧浮宮)很接近。不過在油畫裡,小施洗約翰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蹣跚學步的耶穌和一隻羔羊,象徵祂注定成為「獻祭羔羊」,要為世人贖罪。


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與聖安妮〉,法國盧浮宮藏。(公有領域)

盛期文藝復興的名家貝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據說曾經當過達芬奇的助手。盧伊尼的畫作〈聖家族與聖安妮和小施洗約翰〉(Holy Family With Saint Anne and the Infant John the Baptist),應以達芬奇這幅素描為藍本創作而成,只是他增加了一個人物——耶穌的父親聖約瑟夫。


貝納迪諾.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聖家族與聖安妮和小施洗約翰〉,約1503年作,米蘭盎博羅削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代代傳遞的母愛

在〈聖母子、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這幅素描中,達芬奇通過幾個近乎靜態的人物,表達了豐富的意涵:畫作展現了連綿傳遞的母愛,沒有什麼比孩子坐在媽媽膝頭更適合表現母子親情了。

一代又一代,母親們將孩子擁在膝頭,直至他們奔向廣大的世界、踏上人生的旅程。兩位母親中,穩實坐在畫幅中心的是聖安妮,她擁著年輕的瑪利亞,而瑪利亞自己也是一位母親。

聖母抱著自己的孩子,小寶貝則探身向前,似乎要脫離媽媽的懷抱,預演與施洗約翰的會面。

畫中人物緊密相繫,特別是安妮、瑪利亞和耶穌,清楚地展現了三代人的親情,他們的神情是如此恬靜祥和。我們的目光先是追隨聖安妮,她慈愛地注視著女兒,後者又凝視著自己的兒子。

🔥 揭露中共手段,共同守護香港 🔥

🎯 0元驚喜回饋!🎯

訂閱YOUTUBE頻道,免費送您原價 HK$66電子周刊(三期) 活動詳情,請見 http://bit.ly/2mlNTSJ

文章未完,繼續往下閱讀

找回「溫柔」

總體而言,讓我凝神屏息的是瑪利亞的面孔。人間可有一張面孔,如此的甜美、沉靜、純真而又慈悲?注視越久,越發深刻感到,這些品格在畫中已成為永恆。

瑪利亞是女性美德的典範,女德包含溫柔、謙卑、尊重與涵養;長久以來,她一直是「溫柔」的象徵。聖誕頌歌〈平安夜〉(Silent Night)的歌詞中,「tender and mild」即是「溫柔、溫和」之意。

雖然溫柔謙卑(meekness)可能意謂著順從,但它同時也包含了耐心、堅忍,甚至長期承受痛苦之意。

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耐心至關重要。除非孩子變得驕橫,我們通常不會想到做母親的也要伴隨長期痛苦。

然而可以想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即便孩子已經告別襁褓,母親可能還得伴隨他們忍受痛苦,無論是被貓抓、沒考好、情場失意,還是病痛煎熬。孩子面臨的每一個考驗,某種程度上也都是對母親的考驗。

要承擔這一切,得有一份多麼強大的心量!瑪利亞優雅地服膺一種更高力量,她的寬容堅忍,讓我們看到了母性的智慧。溫柔的背後,是堅韌有力的高貴品格。

達芬奇的畫作,無疑地展現出這一特點。重新觀察瑪利亞和安妮,我們看到了兩個女人的溫順,但是絕非軟弱。她們溫柔表情的背後,蘊蓄了巨大力量:她們不僅雙腿強壯,膝部也很堅實,可以承托這世界的重量。

當然,這不只是一幅關於母子的畫作。他們都是《聖經》人物,而且畫中聖安妮的食指還指向上蒼。

普照的慈光

審視大師畫作,達芬奇僅運用白色粉筆,就在聖瑪利亞和小基督頭部,乃至瑪利亞的頭部周圍,營造出柔和的光芒,這光芒似乎是自內而外散發出來。

母子倆的面部均以四分之三側面繪製呈現。與他們兩兩相對的是安妮和小約翰,他們面部的陰影濃重些,可能大師想體現他們的精神層次不及聖母子。

小耶穌似乎正扭轉身體,離開瑪利亞的懷抱,瑪利亞則耐心看著兒子賜福於約翰——聖約翰有一天將給耶穌施洗,為他送上救世主的旅程。

總體來看,從安妮、瑪利亞到耶穌、約翰,形成一條視覺弧線,這是「人間之愛」與「神之慈憐」相會的圖景,耶穌對約翰的賜福,代表這悲憫已超越家庭灑向世界。

力量與慈悲

在這充滿親情的場景中,安妮慈愛地凝視著自己的女兒,但她的手指為何卻指向天國?這似乎與天倫之樂、神的慈悲都沒有關係。

或許,達芬奇在展示一條精神上自我完善之路。安妮的手指指向天國,是因為我們。

這幅畫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首先,我們可以理解,安妮和瑪利亞所代表的不僅是母愛——不只母親會憐惜孩子的痛苦,父親也能。其實,同情和慈悲他人的能力,不局限於父母。

在生命旅程中,每個人都要面對困苦、疾病與死亡,在這點上,全人類是一家。正如所有傳統修煉方法提示的,在度過艱難人生過程中,我們可以慈悲地對待彼此。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忍辱、不把他人過錯放在心上,並且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慈悲無異於為他人忍苦,達芬奇的繪畫將此表達得深切淋漓!當我們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努力增強忍耐力時,我們就會獲得昇華,並安居在那美好聖潔的境界。◇

新紀元周刊 第650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

世局突變在即,且看中國企業家們如何保財保命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