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香港保衛戰:拒絕淪陷


2019年9月13日,在獅子山與太平山的香港市民人群用雷射筆及閃光燈互相照射。(Getty Images)

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歷經英治、抗戰、回歸,幾度風雨飄搖。

其間,港人一心迎戰罷工紅潮,抵禦外侮,救亡圖存。 而今彤雲又起,200萬香港人走上街頭展開自由保衛戰, 蒙塵已久的東方之珠再次閃耀,照亮對岸沉沉的黑夜。

文 _ 宗家秀

港英政府於1922年制定的《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最後一次動用是在1967年,香港親共團體試圖將文革運動引進港區的六七暴動期間,而這項緊急法案制定的初始,是針對當年在港發生的有中共紅色背景的罷工潮。

1938年,侵華日軍迅速占領中國東部海岸,7月港英政府通過《緊急條例》積極備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八小時,香港遭到日軍突襲,駐港英軍、加拿大軍、印度軍及國軍和香港民眾積極參戰,譜寫了二戰史上最為悲壯的香港保衛戰。

據史載,香港進入緊急狀態的法律適用,從來都是為抵制極權外侵、為保護香港本土文化與民意。而今天的港府欲動用《緊急法》,不是針對西來的幽靈中共,反而針對香港人民,這是開歷史倒車,港人會以更甚於當年抗日的堅決意志予以反擊。

「鷹」襲香港

1941年12月8日7時,香港啟德機場上空,突然飛來幾十架飛機,緊接著一陣猛烈的爆炸聲響起,香港街面上、酒吧間、電影院裡享受著生活的人們,望著遠處濃煙滾滾的天空,疑惑地抬起頭:「70%是防空演習,報紙上沒說戰爭已經逼近了呀。」


位於民用啟德機場旁邊的啟德空軍基地,約攝於1945年。(公有領域)

人們不敢相信,這是日本派遣第23軍飛行隊隊長土生秀治大佐,在接到代號為「鷹」的空襲香港指令後,投向九龍啟德機場英軍飛機的炸彈群,瞬間,全部14架英軍飛機被毀。

日本「鷹」計畫,規劃侵港的主力軍計2.3萬人,後增步兵、炮兵各6000人,飛機1300架、運輸車2300部、登陸艦艇500艘。香港守軍總數只有1萬餘人,其中海軍900人、空軍100人,以華人為主體的香港義勇軍1720人、一個皇家步兵旅和一個皇家炮兵團。其中,還包含1940年11月加拿大應駐港英軍陸軍總司令馬爾特比要求派遣的1973名援軍。全部的守軍飛機僅為14架、各類艦艇27艘、坦克40輛。

不只雙方兵力懸殊,對於野心帝國的瘋狂行徑,香港英國政府和民眾同樣估計不足。當時英美和香港的媒體,都未曾預測到日本侵略軍會如此快速對美英宣戰和空襲香港。

當時,共產黨人喬冠華、張友漁,曾在廖承志的《華商報》和鄒韜奮的《大眾生活》發表文章,大肆宣傳日美不會開戰,極大誤導了香港民眾。

此前,中共毛澤東更是包藏禍心,在中、英合作的條件上提出:英方允許中共馮白駒部游擊隊在港設立辦事處和電臺,英方須向馮部提供裝備、經費及爆破人員培訓。其目的不在協防抗日,意在培養中共日後接管香港的縱隊。

而日軍23軍第38師團的攻城重炮隊,在整備進攻香港的同時,不斷釋放煙霧彈,負責香港作戰物資運輸的日軍北島支隊長,故意在宴請深圳寶安縣長夫婦時,透露日軍將進攻大西南的假消息,與此同時,他又下令將一切日軍戰略物資的運輸,都偽裝成平時的軍需補給。

侵略者的欺騙果然奏效。

香港保衛戰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12日早上,日軍攻入尖沙咀,前方為尖沙咀鐘樓。(公有領域)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還在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同時開戰,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鷹」襲香港。密集的炸彈驚醒了世界和香港。當日8時30分,義勇軍中尉湯華恩奉英軍指揮官格雷之命,成功爆破深圳羅湖橋,以切斷日軍路線。日軍新建兩個浮橋進入新界,但遭到印度軍的強烈阻擊。格雷在各地的爆破行動滯緩了日軍的進攻。

稍晚,港督楊慕琦發表演講,號召160萬港人參加香港保衛戰。中午時分,此前堅守虎門要塞,因彈盡援絕退入新界而被港英政府拘禁的國軍「孤軍營」,500名英勇善戰的國軍士兵獲釋,加入抗擊日軍的隊伍,在大埔前線痛擊日軍。

12月9日,蔣介石呼籲美英中組成反侵略同盟,同時一再催令第七戰區司令官余漢謀的三個軍,立即向廣九鐵路沿線發動攻勢,牽制日軍對香港的進攻。

9日至14日期間,日軍集結強大海空力量,炸毀了英軍的兵營倉庫,艦隊在海上封鎖了香港;英軍守在「垃圾灣防線」,只能邊戰邊退。日軍的重炮和遠射炮,壓過了英軍的海岸大炮。


日軍正在空襲香港中環。(公有領域)

11日,日軍又在薄寮洲登陸,直接進逼港島。英軍司令馬爾特比不得不放棄九龍半島,當日下午,英軍炸毀九龍電廠等設施退守港島,而東線的印度守軍,12日也從惡魔山撤退。九龍一站,英軍死亡214人,日軍死亡143人。

港島作戰

1941年12月10日,日軍在南海炸毀英國遠東艦隊兩艘主力號。13日和17日,日軍兩度派軍使進港島招降,被港督楊慕琦拒絕,楊慕琦令海岸炮擊日軍碼頭,將英、加和印度軍整合成兩旅三營,號召百萬香港民眾繼續作戰。日軍不戰而取港島的計畫破滅。

日軍調集駐臺海空炮隊,對港島進行四天的連續炮擊,島內炮臺、彈藥庫等軍事要地無一倖免。18日,日本艦隊在炮火掩護下登陸港島北岸,英軍被迫退守銅鑼灣、大潭山脈一帶。19日,日軍進攻遭到守軍頑強抵抗,日軍一名營長及百人被擊斃打傷。


1941年12月18日,日本艦隊在炮火掩護下登陸港島北岸。(公有領域)

20日至21日,日軍陸、空加強炮擊,同時每日50架次轟炸機空中轟炸,直至24日晚,日軍全線總攻,赤柱半島的英軍守兵和日軍用刺刀硬拚。25日清晨,楊慕琦遵照邱吉爾電令,再次拒降。但英軍彈盡糧絕,防禦系統坍塌,當天下午,楊慕琦率9000多人投降。

因雙方兵力、裝備太過懸殊,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香港守軍仍消滅日軍2700多人,歷經18天的奮勇保衛,實屬不易。香港守軍傷亡4000多人。

獨腿將軍陳策率眾突圍

蔣介石為加強香港的對日防衛,1939年,派陳策出任國民政府駐港軍事代表。陳策,1917年響應孫中山的護法運動,出任大元帥府參議。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陳策指揮艦隊,協助孫中山突圍,因此獲信,任國民革命軍海軍第四艦隊司令。

1938年,在虎門海域對日戰役中,戰功顯赫的陳策,獲二等寶鼎勛章、三等雲麾勛章、海陸空軍甲種一等獎章。但此次戰役,他不幸被敵炮火擊中左腿截肢,故被稱為「獨腳將軍」。

日軍「鷹」襲香港,陳策至感憂心。12月10日,陳膺任「中國各機關駐港臨時聯合辦事處」主任委員,統籌國民政府在港協防抗戰事宜。陳策一面組織運送糧食,一面組建治安隊,打擊九龍第五縱隊暴動,16日,陳策選派400人協助防守街道要隘,維持民眾防空洞秩序。

港島作戰期間,陳策數次組織便衣隊、敢死隊共計1500人左右,請求英軍發放彈藥,協助作戰。25日,得知英軍決定投降後,陳策決心突圍,楊慕琦將僅餘的六艘魚雷快艇交陳策指揮,英軍70餘人決意跟隨突圍。在英軍示降一小時前,陳策率眾乘快艇急向鴨梨洲駛去,日軍火力掃射,遠東情報局長麥都高和陳策皆左臂中彈,船體被射穿,陳策命眾人棄船跳海。只能用一腿一臂使力划水的陳策,在冬天冰冷刺骨的海水裡,冒著槍林彈雨游抵鴨梨洲邊的小島。

其後,陳策等經廣東惠州,抵達中國軍隊控制地區,並繼續抗戰,直至香港重光。


陳策(圖中左腿覆蓋國旗者)於1941年帶領幾十名英軍成功從香港突圍,到達惠州留影。(公有領域)

在整個二戰史上,陳策率領英軍成功突圍事件,享有崇高的聲譽。陳策在其《協助香港抗戰及英軍突圍經過總報告》中寫道:「我方之助友軍抗戰,純以國家立場,在與國之間應表示國家偉大風度。」

歷史不會遺忘

抗戰時期的香港,肩負著物資運轉樞紐和巨額款項輸送渠道的重要使命。國民政府在港設有專門機關,負責對外採購和對內輸入軍用物資;包括軍政部、貿易局、交通部、中央信託局等,都設有駐港辦事處。

抗戰初期,約75%的外援物質,都是從香港經廣九鐵路運送到廣東和全國各地。九龍啟德機場,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飛往重慶,運輸大量物資。


抗戰時期,九龍啟德機場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飛往重慶運輸大量物資。圖為1947年香港啟德機場。(公有領域)

日本屢就香港物資運輸問題,向英國施壓,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前,港英政府明確向日本表明,運輸物資係屬合法。然而,1939年7月,在日本的強大壓力下,英國不得不宣布香港禁止軍火、石油等物資的運輸。

為此,中國戰略物資運輸,不得不改變方式,一、從九龍半島的沙魚涌,祕密走私抗戰物資;二、船運海外援華物資,從香港運往越南或緬甸,再路運送抵內地。但截至1940年5月,仍有382輛卡車和60架飛機是從香港直接運送到中國的未淪陷區。

當時,國民政府中國銀行(香港總部)董事長宋子文,和英國駐華大使克拉克.卡爾經多次磋商後,簽訂了《設立中國國幣平準匯兌基金合同》,規定中英雙方各提供500英鎊成立基金,用於維持中國國幣抗戰期間的匯價。

1941年4月,宋子文又和英美兩國簽訂《平準基金協定》,中國因此獲得5000美元外匯和1000萬英鎊貸款,用以維持幣制和採購戰備物資。美英兩國也藉此資助中國抗戰。

5月11日,重慶國民政府通過香港向海外華人發起戰時公債募捐活動,僅兩個月時間,重慶收到海外認購1.2億元;香港1500多個團體參與活動,認購1200多萬港幣。

抗戰期間,香港各界團體、鄉會、商會,紛紛捐款、獻金、義賣、義演、募捐物質支持抗戰。1938年8月,70多名中環及深水的小販合力舉行義賣,一個月內便籌得款項100多萬港幣。1937年至1940年,港澳民眾對廣州等地支援抗戰的匯款總計近20億元。

此外,香港人還捐獻了大量汽車、飛機、醫療用品等物資。香港許多愛國人士,更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從香港將捐獻的資金、被服、軍鞋、藥品等一批批運回中國。當戰火臨近香港時,港人組建回鄉團,多以熱血的年輕人為主,回到內地走向抗戰第一線。

香港民眾齊敲鑼鼓禦敵

1941年12月25日,港英政府投降後,香港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期。日軍為了分化港人的力量,將很多香港人遣送回內地。日軍將戰利品從海上一批批運往日本各大城市。

香港城內的生活物資日益緊缺,人們經常排著長長的隊伍購買物品,卻沒有人搶購、擁擠,港人的寧靜與耐心,顯露出他們內心的不屈,演繹著他們堅貞的文化。

喝醉了酒的日本兵,每到半夜,就三五成群、酩酊大醉地在街上晃盪,隨意地橫躺在民家門口,瘋狂敲門,門板被扣得震天價響,沒有人會去主動開門。日本兵嘴裡發出古怪的叫聲,見到女人們就用電筒照射,追捉著。

很多香港婦女被嚇得四處奔逃。為此,聰明的香港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每一條街巷的每一棟樓房的每一層住戶,乃至每一個鄰居,大家都約定好,如果碰到流氓敲門,不予理會不開門,受滋擾者在家中猛敲鑼鼓、鍋盆、箱櫃等一切能夠敲響的器物。

街坊鄰居一旦聽見響聲,便跟著響應(敲擊),然後整棟樓、整條街都敲響了起來,流氓兵在震天動地的喧鬧聲中,心生膽寒,他們的流氓行徑遂無法得逞。

梅蘭芳蓄鬍 不為日本侵略軍站臺


照片最中間穿白色馬褂者為梅蘭芳。(大紀元資料室)

香港淪陷期間,港人齊心抗日,居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亦不例外,傲然展現其一身風骨。

淞滬戰爭爆發時,梅蘭芳正在上海日租界。為躲避日本人強邀唱戲,1938年4月,他率劇團來到香港。其後劇團返回內地,他仍留港定居。


40年代的梅蘭芳全家福照片。前排自左至右為梅葆玥、福芝芳、梅葆玖、梅蘭芳,後排左起為梅紹武、梅葆琛。(公有領域)

沒有了劇團,梅蘭芳在香港潛心畫畫、研習電影藝術,汲取藝術養分。眼見日軍不斷擴張,他有意避居桂林。1941年12月8日,啟程之前,日機轟炸啟德機場。梅蘭芳終未成行。這期間,住在半山上的梅蘭芳,生活依舊規律,所不同的是,他每天不再刮鬍子。朋友問其故,他回答:「恐不久就會派上用場。」

日本占領香港的第二天,一個日本人闖進梅蘭芳的住所,拉著他的手說:「找得你好苦,我們的情報告訴我,你沒有離開香港,8日去重慶的兩架飛機上沒有你。」

梅蘭芳冷冷問道:「你找我有事?」對方回答:「我叫黑木,我們的酒井司令要見你。哪天有空,我來接你。」梅蘭芳拿起帽子說:「現在就去。」友人為他擔心,他卻泰然淡定:「生死早置之度外,何必憂懼!」

梅蘭芳跟著黑木去了九龍半島酒店。見到了酒井,酒井興致勃勃地說:「我看過你的戲。」他盯著梅蘭芳的鬍子,驚訝地說:「你怎麼留起鬍子了,你這樣一位大藝術家,怎能退出舞臺?」

梅蘭芳說:「我是個旦角,唱了四十多年了,身體不好,扮相和嗓子都不好了,不能再登臺了。」酒井只好讓黑木送梅蘭芳回去,黑木請梅蘭芳到他家吃飯,非要請他唱兩段,被梅蘭芳拒絕。

其後,日本人多次邀請他去唱戲,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梅蘭芳或讓牙醫開證明,或說沒有劇團,始終堅拒為日人站臺、唱戲。

1942年夏,梅蘭芳從香港乘飛機回到上海,夫人見他又黑又瘦,還留著鬍子,都很難辨認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梅蘭芳立刻把鬍子刮掉,重新走回藝術舞臺。

陳寅恪嚴辭拒誘降


1939年秋,陳寅恪、唐篔夫婦與三個女兒避難香港。(公有領域)

日軍占領香港前夕,蔣介石派出最後一架專機,接走了很多文化界、政治界人士。在港大教授史學的陳寅恪一家,因故滯留香港。為躲避日本人的侮辱,陳寅恪讓三個女兒打扮成男生。

一次,日本人看中他家住所,有意徵用為兵營,陳寅恪向日本人交涉,表達抗議。因為他用了日本最有教養的貴族語言,對方摸不清他的來頭,沒敢貿然行動。

由於香港物資非常緊張,陳寅恪一家飢一餐飽一餐的,一個鹹鴨蛋就是上等好餐,一家五口分著吃。

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曾勸陳寅恪,要他到上海、南京等日戰區任職,配合日本實施奴化教育,被陳寅恪拒絕。北平淪陷後,北大校長錢稻孫許諾陳每月千元,讓他去任職,亦被陳寅恪拒絕。

日本駐港總督準備出資40萬元港幣,威逼利誘陳寅恪在香港籌辦東亞文化協會,審定中日親善中小學教科書,陳寅恪竭力推脫。在香港淪陷的日子裡,陳寅恪堅守名節與操行,縱使饑寒交迫甚至性命不保,他仍堅拒與侵略者合作。

在極端險惡的環境中,陳寅恪不僅安之若素、泰然處之,而且積極投入到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在太平洋戰爭的連天烽火中,他重新校讀完《新唐書》第二遍、第三遍,重讀《北史》,整理了「晉書補正」等在香港大學演講的底稿,為將來成書做準備。

「榮耀終歸於香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夏愨少將在8月30日率領皇家海軍重光香港。圖為英國及中華民國在和平紀念碑前舉行典禮。(公有領域)

1945年8月30日,英國海軍少將夏愨抵港,正式代表英國恢復對香港的統治,當日遂定為重光紀念日。9月16日,中華民國、英國及日本代表在總督府簽署香港受降文件,至此,日本正式在香港投降。


英國皇家海軍輕巡洋艦史維蘇里號(HMS Swiftsure)於1945年8月30日經香港鯉魚門進入維多利亞港北角海面。(公有領域)

二戰時期的香港保衛戰,與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期,歷煉了香港與香港人堅忍不拔、抵禦外侵、守護文明至死不渝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代的香港後來人。

今天的香港人所面臨的,不是日軍,而是另一股邪惡勢力——中共,一個企圖無止境侵蝕香港人自由和人權的流氓政權。香港人今天的自由保衛戰,同樣意義非凡,是為中國民主法治而戰,是為人類尊嚴和自由而戰。


8月23日,21萬港人挺身反送中,手牽手組「香港之路」,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圖為維多利亞港的人鍊。(Getty Images)

香港,在神的護佑下、在全球正義者的支持下,一定能夠打贏這場自由保衛戰!正如香港抗爭者們在《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中所言:

「香港人從未如此團結,整個世界也從未如此和香港相繫。大家的努力絕不是徒勞無功的,當前已有愈來愈多國家對香港抗爭行動表達關注,在美國更是不分黨派得到全國領袖們同氣連枝的支持。只要我們撐下去,曙光定將到臨,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爭氣。

「一次不行,就下一次。這裡說的並不是要永續化或是將失敗正當化,而是我們要有應付長期戰和逆境的心理質素。折戟時不氣餒不絕望重整旗鼓總結經驗,每次再站出來時都比上一次更堅信這次會贏,我們終會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會贏的。榮耀終將歸於香港。會的。」◇

新紀元周刊 第657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