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元宇宙 人類的財富還是惡夢

隨著扎克伯格宣布臉書改名為meta,「元宇宙」的概念十分熱門,吸引著全球科技巨頭競相投資,但是「元宇宙」是否真的未來可期?(Amy Osborne / AFP)
隨著扎克伯格宣布臉書改名為meta,「元宇宙」的概念十分熱門,吸引著全球科技巨頭競相投資,但是「元宇宙」是否真的未來可期?(Amy Osborne / AFP)

「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的共享虛擬空間,吸引全球科技巨頭競相投資,學者指其背後反映的是這些科技企業的野心。分析批評科技業對虛擬世界熱中的背後是「超人類主義」思維;「元宇宙」將使個人隱私、市場競爭和誤導消息等問題更為惡化。

文:陳思語

最近,隨著扎克伯格宣布臉書改名為meta,「元宇宙」的概念也大火。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將是未來的社交平臺,接下來臉書要做的就是專注開發「元宇宙」。

和目前的網路遊戲、社交媒體不同的是,「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的共享虛擬空間,特點就是身臨其境。比如身在香港和臺灣的兩個朋友,在戴上VR眼鏡後,就可進入同一家虛擬的餐廳,一起享受美食。人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不僅有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和味覺,就像在真實世界一樣。

「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的共享虛擬空間,人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不僅有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和味覺,就像在真實世界一樣。(Tobias Schearz / AFP)
「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的共享虛擬空間,人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不僅有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和味覺,就像在真實世界一樣。(Tobias Schearz / AFP)

不過這些感覺都是假的、虛擬的。那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它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扎克伯格有序推進「元宇宙」構建

在扎克伯格看來,無法讓人有「另一個人就在我身邊」的臨場感,是當今科技的缺失。而扎克伯格想要打造的「元宇宙」,是一個更加身臨其境和具體化的社交平臺,人可以置身於體驗之中,而不僅僅是作為旁觀者。

而扎克伯格的戰略野心,還不只是體現在更換臉書的名稱上,他還表示,公司明年的總支出或許將增加270億美元,而用於網路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等方面的資本支出,則會增長近80%。扎克伯格甚至已經有了一個更具體的目標,讓「元宇宙」的用戶數量達到10億人,數字商務規模達到數千億美元。

事實上,很早之前,扎克伯格就已經在為開發「元宇宙」進行投資和鋪墊了。2014年,臉書以20億美元收購了虛擬實境公司Oculus,在2019年,臉書發布了首個虛擬實境眼鏡Oculus Quest,還在去年9月時發布了Oculus Quest 2。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臉書已經賣出了超過460萬副Oculus眼鏡。

在8月分,臉書發布了Horizon Workrooms的公開測試版,用戶在佩戴了Oculus Quest 2虛擬實境眼鏡之後,就能夠以虛擬形象進入虛擬辦公室,然後一邊看著電腦屏幕,一邊開會。

9月分,臉書又和眼鏡公司Ray-Ban合作,發布了首款智能眼鏡,這種眼鏡可以讓用戶聽音樂、接電話,還能拍照片和視頻,並通過附屬的應用程序,在臉書旗下平臺分享這些信息。

在10月中旬的時候,扎克伯格還提到,為推動「元宇宙」的開發建立,計畫未來五年內在歐洲招聘1萬名員工,人數是臉書現有員工總數的六分之一。

從這些推進步驟來看,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構建雄心勃勃,而且勢在必得。

什麼是「元宇宙」?

那麼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呢?「元宇宙」的概念,最初來自於一本1992年的美國科幻小說《雪崩》,作者叫尼爾.斯蒂芬森,大概意思是說在共享的線上世界,使用者能夠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小說中創造了一個平行於我們這個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而在現實世界中,因為空間距離被隔絕的人們,可以通過各自的化身進行交流娛樂。

小說的作者創造了一個虛擬實境,就是「Metaverse」,這個詞是由Meta和Universe組成,意思是超越宇宙,是和現實社會緊密聯繫的三維數字空間。

小說中有這樣的描述,當進入「元宇宙」,每個人的化身都可以成為自己喜歡的任何樣子,可以是一隻大猩猩,也可以是一條噴火龍,而這,就要看你的電腦設備有多高的配置來支持了。哪怕現實中的你剛剛起床,但你的化身仍然能夠穿著得體、裝扮考究。

「元宇宙」這個虛擬空間,和現實社會保持高度同步和互通。現實中的人能以「數字化身」形式進入虛擬時空,並獲得盡可能接近真實的體驗。用戶可以在「元宇宙」中進行娛樂、社交、消費、賺錢,甚至談戀愛,就像在現實世界一樣真實。

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描述過人進入虛擬世界的故事,比較有名的就是《黑客帝國》和《頭號玩家》。比如在2018年上映的電影《頭號玩家》中,講到很多人為了逃避現實世界的混亂,紛紛戴上VR頭盔前往虛擬世界——「綠洲」,想要尋找更美好的人生。

而眼下扎克伯格要構建的「元宇宙」,似乎也很像《頭號玩家》的思路,不過,想要搶占「綠洲」的,還不只是臉書,其他互聯網巨頭們也都開始行動了。

科企搶占「元宇宙」

比如蘋果公司,在2020年5月時,也已經斥資1億美元收購了虛擬實境公司NextVR,並且,也正在積極設計虛擬實境眼鏡,預計最早會在明年推出。

而微軟公司,在今年3月分時,也以75億美元收購了電子遊戲公司ZeniMax Media。微軟旗下,已經擁有Xbox遊戲機業務,也推出了自己的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而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巨頭,也都是構建「元宇宙」的追隨者,比如騰訊,在2020年底時,馬化騰也提出了「全真互聯網」概念,並且,早在2012年時,也已經通過投資Epic Games等公司開始布局「元宇宙」,同時加大對雲、遊戲和短視頻內容領域的投入,僅在今年上半年,騰訊已經投資了43家遊戲公司。

還有字節跳動,在今年4月,以將近1億元人民幣投資了「元宇宙」的遊戲開發商——代碼乾坤。

也就是說,有大量的「熱錢」正在湧入「元宇宙」概念股,據統計,僅在今年6月,中國VR/AR/AI領域就有27筆融資併購。

金融服務公司Jefferies的分析師提到,在電子遊戲上,人們每年願意花在虛擬商品上的錢超過800億美元,並認為,「元宇宙」的市場潛力「可能非常非常龐大」。

知名諮詢機構IDC則預測,2021年全球VR虛擬現實產品,同比增長將達到大約46.2%,而且未來幾年中將保持高速增長,2020到2024年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大約是48%。

今年3月10日,被稱為「元宇宙」遊戲公司的Roblox通過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陸紐交所,首日股價上升54.4%,市值超過400億美元,是一年前公司估值的10倍。

被科企控制的「元宇宙」

可以看到,「元宇宙」的潛在市場,吸引著全球科技巨頭競相投資,但是,「元宇宙」是否真的未來可期呢?

10月下旬,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伊恩.伯格斯特(Ian Bogost)發文說,如果實現平臺互通,那麼「元宇宙」將可能由單一服務提供者壟斷所有原材料、供應鏈、生產、分銷,這會形成無止境的消費黑洞。

另外伯格斯特還質疑,如果公眾慢慢放棄現實,用「元宇宙」來解決一切現實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那麼這些高科技企業將控制一切。他認為,「元宇宙」背後反映的是這些科技企業的野心。

另一位,Think of X研究組織的創辦人安德魯.奧洛夫斯基(Andrew Orlowski)也發表文章,批評科技企業對立體虛擬世界熱中的背後,其實是「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思維,就是想透過科技手段來增強人類的精神、體力、能力和資質,同時克服人類的殘疾、疾病、痛苦、老化和死亡。

奧洛夫斯基認為,在「元宇宙」中的人體並不神聖,因為離開了意識的人體不過是一塊肉,人用它來賺錢,隨意拿它來當工具,如玩積木一樣重組,目的只是滿足人的欲望。

前谷歌首席執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則認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數字化,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幾乎所有討論「元宇宙」的人都認為,這個「宇宙」比現實世界更能讓人滿意,比如一個人可能在「元宇宙」中變得更富有、更英俊、更漂亮、更有權勢,但是,誰來制定「元宇宙」的規則呢?

世界變得更加數字化,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不是一件好事,誰來制定「元宇宙」的規則呢?(Pixabay)'
世界變得更加數字化,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不是一件好事,誰來制定「元宇宙」的規則呢?(Pixabay)'

確實,一大問題就是,最終又是誰來掌控這個「元宇宙」呢?如果是那些高科技公司的話,可能將來人們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都要受制於這些科技巨頭了,看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社交帳號,都可以隨時被強行關閉,普通人就更沒有抗衡的能力了。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前主席湯姆.惠勒(Tom Wheeler)認為,「元宇宙」將使個人隱私、市場競爭和誤導消息等問題更為惡化。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前主席湯姆.惠勒認為,「元宇宙」將使個人隱私、市場競爭和誤導消息等問題更為惡化。圖為湯姆.惠勒資料照。(Mandel Ngan / AFP)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前主席湯姆.惠勒認為,「元宇宙」將使個人隱私、市場競爭和誤導消息等問題更為惡化。圖為湯姆.惠勒資料照。(Mandel Ngan / AFP)

惠勒認為,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盡可能讓用戶花更多時間在社交平臺上,臉書會給用戶推送已經有既定立場的資訊來增加互動,惠勒說,這樣的話,「元宇宙」不會像扎克伯格所說的創造社會基礎的共同價值,而是會挑起紛爭與衝突。而且,現在在社交媒體上所出現的問題,如果不處理,只會轉移到「元宇宙」中。

惠勒所說的問題,應該是指臉書最近的醜聞。8月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向法院提出申訴,指控臉書違反競爭法,通過收購競爭對手Instagram和WhatsApp,非法維持臉書在社交媒體中的壟斷地位。

讀過《權力的轉移》這本書的朋友知道,書中介紹,權力有三個來源,就是暴力、財富和知識。這個知識,就是指高科技。這些科技企業,可以通過壟斷的互聯網、媒體來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言論。

特斯拉的CEO馬斯克就曾經警告說,自己能想到的最可怕的未來,就是如果一個公司或是一小群人,成功開發出超級智能,那麼它們就可以占領整個世界。馬斯克還強調說,一個獨裁者會死,但是人工智能不會死亡,人類將永遠無法擺脫它。

特斯拉的CEO馬斯克曾警告說,能想到的最可怕的未來就是如果成功開發出超級智能,那麼它們就可以占領整個世界。圖為馬斯克資料照。(Frederic J. Brown / AFP)
特斯拉的CEO馬斯克曾警告說,能想到的最可怕的未來就是如果成功開發出超級智能,那麼它們就可以占領整個世界。圖為馬斯克資料照。(Frederic J. Brown / AFP)

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如果人類都進入「元宇宙」,恐怕《黑客帝國》就真的會出現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