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談節說文》立秋真修積善德 回歸創世主價值(第九 十四集)|#新紀元

                                                             
                                                                                                        圖編  陶文/新紀元
 
                                                                                                       

               
一葉知秋迎涼風,春華秋實五穀豐,
立秋真修積善德,回歸創世主價值。

       8月8日2點14分太陽黃經到達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說文解字》說,「秋,禾穀熟也」,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九十四集,我們一起來聊聊《立秋真修積善德 回歸創世主價值》。

       揮手告別夏,轉身迎來秋。立秋的日子裡,播春者的步履更加匆匆,追夢者的目光更加深邃。人們行走在春華秋實的路途上,追尋五穀豐登。而更多的人們拜讀了李大師
《為什麼會有人類》《為什麼要救度眾生》的兩篇文章後,心靈受到前所未有的啓迪和震撼。

一/「創世主」是世界道德的指南

        讀者安.羅格斯寫道:「這篇文章表達了世界上那些偉大宗教普遍和共同的教義。一個善良而強大的、充滿愛的創世主的概念,他關心和愛護他所創造的靈魂,而這些靈魂也遵循他的指導,用愛作為回報。有一條共同的線索,那就是道德和倫理的生活方式。這個世界上有一場持續的善與惡的鬥爭,提到末世是相信最終真理和正義將戰勝世界上的邪惡。」
 
                                                             

                                                                                                          
圖編  陶文/新紀元 

       讀者維內.斯達沃寫道:「真理、憐憫和寬容是自由文化長期生存的必要條件。但這些信條是暴君的噩夢,他們試圖粉碎這些信條。他們自己要當『神』。雖然我的信仰體系與法輪功不同,但我認為,創世主的這種觀點非常有必要存在,並繼續成為世界上可行的道德指南。」

     「偉大的文章。」署名格里高利.克萊門特的讀者寫道,「法輪功就是對以覺醒文化形式出現的全球異教的有力回應。在看不見的領域似乎有戰爭在肆虐,其證據可能就是,在那麼多地方,那麼多社會層面上,到處都能看到邪惡的瘋狂。不管現在是不是最後的日子,人類都需要與創世主建立密切關係。」

      在真相媒體的受眾中,有很多人是虔誠的基督徒。有人說,雖然自己的信仰與法輪功不同,但是「創世主」這個概念是一致的,應該「繼續成為這個世界的道德指南」。

二/法輪功信仰體系是應對混亂世界的更好方法

      讀者泰咪.布里克寫道:「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向耶穌尋求和平、安慰和愛。不過,在這個混亂的世界,法輪功的信仰體系無疑是應對這個世界的更好方法。」

三/台學者拜讀李洪志大師文章: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學系主任鄭欽模讚嘆:
      「關於李洪志大師的開示文章
《為什麼會有人類》《為什麼要救度眾生》,我在拜讀的過程中,深覺其內涵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又像是連綿的山峰,峰峰相連,一峰比一峰還高」。

鄭欽模認識到,當今社會的人們由於缺少對神的敬畏以及太多的慾望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我的領略當然有限,不過就我粗淺的認知,文章裡面其實映照了當今社會的眾生,常常因為科學的高度發展而不知敬畏,認為人定勝天,殊不知人只是三界中非常渺小的一份子。無止境的慾望、無度揮霍的物質生活,已經造成生態浩劫、人性墮落沉淪。」「特別是最近疫情跟戰爭更增加了人類的苦難,其實背後真正的因素就是少數人的貪婪。」

       鄭欽模表示,作為一個國際事務研究學者,他也發現了國際社會上各種野心和邪說盛行,加重了人類的苦難。

     「其實從19世紀中頁開始,危害社會的共產主義邪說,它用無神論的外衣來否定神的存在,其實是想要取代神的地位,從創立以來造成千萬生靈塗炭,也造成人性極度的墮落,共產主義的邪靈到今天還透過中國共產黨的邪惡在毒害十數億的中國人。」

      但是,鄭欽模也從文章中看到了人類擺脫苦難的途徑:「就文章所示,人唯有回歸創世主賦予人的價值,長存善念,並積極面對困境,潛修積德,找回真、善、忍的價值才能改變自己也改變社會。」

      疫情與戰爭增加了人類的苦難,背後的因素正是人類的貪婪。苦難是修行的契機,和平仍要依靠更多善的力量才能獲致。

四/立秋習俗

      立秋節,也叫七月節。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嚐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立秋的主要習俗有:摸秋、啃秋、貼秋膘、咬秋‥‥‥等。
         
                                                                            

                                                                                                                       圖編  陶文/新紀元 
                                                                                                                           
1/摸秋
      立秋之夜,鹽城北部地方傳有「摸秋」的習俗。這天夜晚人們可以在私人或集體的瓜園中摸回各種瓜果,俗稱「摸秋」。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也不叫駡,此俗相傳始於元代。

      相傳元末,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參加起義隊伍的將士都是農民出身,他們飽受元軍的兵燹之苦,對兵擾深惡痛絕。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這支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少數戰士饑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饑。此事被主帥發覺,天明便準備將那幾個治罪。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為開脫戰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各種瓜果在田野裡飄香,早誘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時好好過一把癮。許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裡供人摸秋。

2/啃秋
      江南地區在立秋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裡許多人害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以後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後來人們把在立秋當天吃西瓜也稱之「啃秋」。

西瓜是從西北傳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立秋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別之意。

3/貼秋膘
      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原來,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4/咬秋
      在山東,立秋的風俗是包餃子,老百姓都稱之為「咬秋」。立秋當天,年紀稍大的人會在堂屋正中,供一個盛滿五穀雜糧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過後五穀豐登。而大多數人家會在立秋時刻過後,剁肉餡包餃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咬秋」。 

5/臺灣習俗
    《臺灣通史.風俗志》中記載,臺灣舊時「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於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

      立秋節氣也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6/義烏食俗
      從唐宋時起,義烏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立秋這天還忌洗澡,據說這天洗澡會生秋痱子。

      秋天,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7/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8/食秋桃
      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而從進入秋季帶來的人的生理變化來說,立秋後天氣漸漸乾燥,人則應該注意多飲水,保持體內平衡。

10/吃雞蛋
      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的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另外,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裡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著「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圖片編輯:陶文
校對審稿:張姬英
責任編輯:Jordana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