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清代醫家陳士鐸遇仙記

文 _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清初醫家陳士鐸的著作很多,有《石室祕錄》、《洞天奧旨》、《本草新編》、《辨證錄》、《辨證玉函》、《脈訣闡微》、《外經微言》等數種。據嘉慶八年《山陰縣誌》記載:「陳士鐸,邑諸生,治病多奇中,醫藥不受人謝,年八十卒。」

陳士鐸的祖父與父親也頗好醫道,在《洞天奧旨.凡例》中記載:「先大父安期公,生平頗好方術,游蜀遇峨媚山羽士,傳有祕方,效驗如響,亦登此編。」在《辨證錄.凡例》中記載:「祖父素好方術,遺有家傳祕本,凡關合各症者,盡行採入,以成異書。」《洞天奧旨.自序》中提到:「又慮證多方略,附祖父家傳,採古今驗方列於後,無證不備,無方不神……」

陳士鐸自幼學習儒家經典,稱自己為「尼山弟子」,他也喜歡四處遊歷,在《本草新編.凡例》中記載:「鐸少喜浪游,凡遇名山勝地,往往探奇不倦,登眺時,多逢異人,與之辯難刀圭,實能開蕩心胸,增益神智,苟有所得,必書笥中。」

《洞天奧旨》陶氏玉序中記載:「吾老友陳遠公先生,至誠愷惻,慈憫為心。讀書挽道,不得行其志,而客游燕市旅舍……遠翁前後著書,錄二仙真口授之祕,已得八千餘紙,業已付梓行都門矣。」表示陳士鐸曾遊歷燕市,又稱燕京,即現今北京,並有兩位仙人授以醫道天機,陳士鐸將其記錄,有八千多張紙,且刊印發行。

《辨證錄.自序》中提到:「丁卯秋,余客燕市,黃菊初放,懷人自遠,忽聞剝啄聲,啟扉迓之,見二老者,衣冠偉甚,余奇之,載拜問曰:先生何方來,得毋有奇聞誨鐸乎?二老者曰:聞君好醫,特來辨難耳。余謝不敏。」陳士鐸在燕京碰到了兩位老者,特別來討論醫學方面的問題。「乃尚論《靈》、《素》諸書,辨脈辨證,多非世間語。余益奇之。數共晨夕,遂盡聞緒論,閱五月別去。訓鐸曰:今而後君可出而著書矣。鐸退而記憶,合以所試方,日書數則,久乃成帙。」陳士鐸與兩位老者討論,朝夕相處,聽聞了許多高論,五個月後才分離。老者囑咐陳士鐸,可以出書,於是陳士鐸用記憶將討論內容寫出,久久才寫成冊。

陳士鐸說自己是孔子的門生,不隨意寫作,但聽到兩位老者的教誨,只是將其記述出來而已,不必諱言是神仙教授的。如果說這些記述不是神仙所傳,那不也是欺世憑空而出了這本奇書?這本書之所以奇,就是陳士鐸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聽聞兩位仙人教誨,數十萬字,不敢忘記,記錄成冊,這就是為何書是如此神奇的原因了!

陳士鐸在《辨證錄.凡例》中提到,自己碰到的神仙,是天師岐伯與張仲景。「是編皆岐伯天師、仲景張使君所口授,鐸敬述廣推以傳世。實遵師誨,非敢自矜出奇。」天師岐伯就是在《黃帝內經》中與黃帝一問一答的主要主角。東漢末年張仲景是醫史上所稱的「醫聖」。

在《石室祕錄》中,參與醫學討論的,除了天師岐伯、張仲景、陳士鐸外,還有雷公與華佗,可見傳授陳士鐸醫術的不只是兩位,應該至少在四位以上。◇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