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民心大變與「歷史的垃圾時間」

文•王赫

三中全會召開之際,「歷史的垃圾時間」成為中國的流行語。「垃圾時間」原是體育賽事中的術語,指一場比賽中,比分懸殊、難以改變勝負結果時,其剩餘的比賽時間就稱之為垃圾時間。 「歷史的垃圾時間」論為什麼會在2024年流行呢?竊以為,根本原因,是中國老百姓不願意再這樣活下去了。僅舉兩個例子。

其一,「走線潮」。儘管今年3月29日8名中國走線客遺體在墨西哥海岸被發現,但中國人走線仍前仆後繼。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數據,2023年在美墨邊境被拘留的中國公民超過3.7萬人,是2022年的10倍,2021年的50倍。這標誌著中國的全方位的潰敗——政治向左轉、經濟大盤動搖、社會上的內卷和戾氣,各階層在用腳投票。

其二,中國民眾的不公平感、被剝奪感空前強烈。中國人認為富裕的原因,在2004年,前三個因素是個人能力、高等教育和人際關係;在2023年,前三個因素已變為人際關係、生於富人家庭和個人能力,表明中國階層分化,社會向上流動渠道已被堵塞。

不願意再這樣活下去,如果是中國老百姓的共同願望,這個普遍性就會轉變為歷史的必然性,「歷史的垃圾時間」就此開始。

以史為鑑。大清的垃圾時間始於1900年。這一年清廷與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需向列強賠款白銀4億5000萬兩,4億5000萬中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覺醒了,終於迎來1911年的辛亥革命。

回到今日。中共的垃圾時間始於2017年中共十九大。固然,從1999年7月開始迫害法輪功至今,中共的一切行為都只是「有心跳的屍體」的本能;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再給當政者機會,遺憾的是胡、習兩任黨魁未能跳出保黨情結,尤其習近平在十九大前後與其政敵、迫害元凶江澤民勢力妥協,使中國局勢急轉直下,末路狂奔。

十九大之後,大事一件接著一件,從中美貿易戰到香港反送中運動,從疫情突起到中美新冷戰;而中共從戰狼外交到強推港版國安法和「23條」,從動態清零到上海封城,從刪帖封號到鎮壓白紙運動等,一件件惡行令人對中共政權的幻想一步步破滅,解體中共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於是,進入2024年,「歷史的垃圾時間」變為中國的流行語,深入人心,廣泛傳播。

如果說,大清從「垃圾時間」開始到滅亡,歷時11年;那麼從2017年算起「垃圾時間」,中共之滅亡不遠矣。(轉自大紀元,文長有刪減)◇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