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聖城期待神再臨——耶路撒冷四千年的故事(六) 千年世仇的開端:十字軍東征


從1096年到1396年,十字軍至少十次出征,造成了各種族、各宗教之間的仇恨與對立,至今仍難以化解。(AFP)

耶路撒冷,由神所應許(猶太子民)的迦南美地,輾轉成為基督徒的聖城、伊斯蘭之聖地。 西元1096年,以十字為名的聖城保衛戰就此展開,恁他百年戰亂,千年世仇, 朝聖者依然朝著聖城屹立的方向,一步一腳印前進。

文 _ 蔡大雅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


十字軍第一次攻占耶路撒冷。(公有領域)

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在300年間(1096至1396年),歐洲的基督徒發動了至少10次的大規模進攻,目的是為了收復聖城耶路撒冷,以及解救受穆斯林威脅壓迫的基督徒,但其最初發兵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於此。

十字軍歷次出征的結果,只有第一次真正成功的達到目的,占領耶路撒冷;其餘行動不是失敗,就是無疾而終,甚或轉移目標,攻擊同樣信仰基督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1071年,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大勝東羅馬帝國,並占領其大半領土。拜占庭皇帝面臨國家存亡關鍵,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向羅馬教宗求救。此前,雙方曾因為教義和教會領導權而鬧僵,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希臘正教,不願接受教宗的命令,與羅馬天主教公然決裂(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

十幾年來,東西教會形同陌路,若非情況危急,拜占庭皇帝不致低頭求援。當時的教宗烏爾班二世(Beatus Urbanus PP. II)有意藉此重修舊好,鞏固教會領導地位,於是在1095年號召歐洲各國組織軍隊前往救援。


教宗烏爾班二世召開宗教會議,呼籲解救拜占庭和耶路撒冷。(公有領域)

歐洲在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進入文化相對落後的中世紀時期。此後數百年間,阿爾卑斯山以北各民族逐漸接受基督教信仰,人們思想單純,十分虔誠。由於普遍不識字,閱讀和解釋《聖經》的權力掌握在神職人員手中,人們對之言聽計從,羅馬教會的威權勢力日益強大。

為解除拜占庭帝國的危機,教宗發起十字軍東征,但歐洲聯軍卻意在收復耶路撒冷。因為塞爾柱擊潰拜占庭之後,旋即奪取巴勒斯坦及耶路撒冷,此後數十年間,穆斯林陷入分裂內鬥,不同派系種族互相攻打,巴勒斯坦成為戰亂地區。歐洲基督徒的聖地朝聖之旅,雖未遭禁阻,途中卻經常受到襲擊,前往耶路撒冷的路徑實已中斷。當時的基督徒相信,在耶穌死後的一千年,「世界末日」就會到來,世人將面臨「末世審判」,有罪的人將被打入地獄、萬劫不復。為了免除地獄永刑之苦,「如何在人間洗清罪業」,成為歐洲人最關切的話題。定期到教堂望彌撒、向神父懺悔、捐獻給教會等等,都是平時贖罪的方式。

在基督徒的心裡,前往聖地朝聖,被視為最能展現個人的懺悔之心,藉著聖地神的力量,可以消除所有過錯、淨化成為無罪之人,這是最有效的贖罪方式。因此,當異教徒的內戰阻斷了基督徒的朝聖之路,對他們而言,等於在末世審判到來之前,自己的命運已被提早宣判,因為他們認為,人一出生即是有罪。

在這種宗教思想濃厚的氛圍中,參加收復聖地、解救基督徒弟兄的「聖戰」,成為一條比單純朝聖更能快速贖罪的途徑,甚至可以從地獄直達天堂。因此當教宗登高一呼,各地熱烈響應,不分種族或階級。他們當下約定,以十字架作為標誌,大量製作徽章發放,「十字軍」之名就此產生。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的裝束。(公有領域)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耶路撒冷圍攻戰。(公有領域)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軍力大約有一萬兩千人,是一支由貴族與騎士組成的正規軍,在1099年攻破耶路撒冷。基督徒收復聖城後,同樣以屠城作為入城的儀式,和之前的穆斯林征服者沒有兩樣。多數穆斯林與猶太居民遭到殺害或燒死,只有少數人僥倖逃出城外;基督徒因早先已被穆斯林統治者驅逐出城,得以逃過此劫。十字軍占領後的耶路撒冷,是一個經歷數十年戰亂、貧瘠破敗的小城鎮,與歐洲人對聖城的想像天差地遠。即使如此,基於對宗教的熱情,十字軍並未將聖城歸還給拜占庭帝國,而是在此建立一個「耶路撒冷王國」,並且禁止穆斯林進入。此外,他們還在地中海東岸建立了三個基督教國家,幫助拜占庭奪回部分失土。

聖殿騎士團傳奇


為了保衛聖地,二位來自法國的騎士,在1119年提議成立「聖殿騎士團」。1129到1291年,聖殿騎士幾乎參與了所有保衛聖地的戰爭,是西亞基督教國家的重要支柱。(公有領域)

聖戰後,大部分的十字軍選擇返鄉,僅約一百多人留守新的國度。為了保衛聖地,二位來自法國的騎士,在1119年提議成立「聖殿騎士團」(Ordre du Temple)。這是一個軍事性的修士組織,最早的基地就在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剛開始只有九名騎士,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勉強維持。

直至1129年,教宗正式承認其地位後,情況完全改變。他們從教宗那裡獲得了許多特權,包括直屬教宗管轄、不受任何國王或主教的指揮;除了免繳稅捐外,還能在領地上收取什一稅(稅率為所得的十分之一)等等。


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將聖殿山移交給聖殿騎士,13世紀繪畫。(公有領域)

從此聖殿騎士團發展迅速,成員最多時曾超過2萬名,但據說每次參戰,通常只派出300名左右的軍力,就能以寡擊眾取得勝利。從1129到1291年,聖殿騎士幾乎參與了所有保衛聖地的戰爭,是西亞基督教國家的重要支柱。

歷史上記載,1177年的蒙吉薩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年僅十六歲的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Balduin IV.,西元1161至1185年)帶領80名聖殿騎士、376名騎兵與數千步兵,迎戰埃及蘇丹薩拉丁(Saladin,西元1174至1193年在位)的三萬穆斯林,結果蘇丹軍隊近乎覆沒,薩拉僅帶著不到十分之一的殘兵逃回埃及(此次戰役曾被好萊塢拍成電影《王者天下》)。除了勇於作戰外,騎士團也善於經商。他們不僅擁有龐大的地產與捐款,在地中海及歐洲,他們還從事商業性活動與金融服務以壯大資產,他們是歐洲最早經營銀行業務的組織,在各地擁有分支機構。聖殿騎士團的財力與軍力盛極一時,堪稱「富甲天下,勢可敵國」。1144年,穆斯林開始大舉反擊,基督教地區光靠當地騎士團的兵力,已無法抵禦敵軍如浪潮般的進攻,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至1149年)應運而生,但以失敗告終,一個十字軍建立的國家被滅。此後穆斯林的勢力逐漸占上風。1187年薩拉丁捲土重來,帶領大軍攻陷耶路撒冷,聖城再度回到穆斯林手中。

聖殿騎士團撤退到塞浦路斯島,仍然繼續參戰,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抵抗穆斯林的進攻,及至1291年最後一座基督徒控制的城市失守,耶路撒冷王國正式滅亡為止。

綜觀歷史,聖殿騎士團的命運,與耶路撒冷的命運是聯繫在一起的。當耶路撒冷失守後,聖殿騎士團在歐洲各地的龐大產業,也因為失去憑藉的根據地而隨之衰微。騎士團成員各自返回歐洲故鄉後不久,因為龐大的財富與對法王的巨額債權,終而引起後者的殺機。1307年,在法國的聖殿騎士盡遭逮捕,並以宗教異端的罪名處死,財產全部被沒收。教宗受法王所迫,於1312年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


兩名聖殿騎士被處以火刑,15世紀法國繪畫。(公有領域)

歷史上,聖殿騎士團雖只存在百餘年,但其精神與傳奇,還有據說仍隱藏在各處的無數寶藏,卻在西方社會中持續流傳,成為小說、戲劇的創作靈感泉源。

二百年內五度易主


12世紀的耶路撒冷。(公有領域)

耶路撒冷被基督徒控制了八十六年後,西元1187年又被穆斯林奪回。基督教世界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至1192年),由驍勇善戰的英國國王獅心查理(Richard I)領軍。爭戰中雙方互有輸贏,最後因為英國發生陰謀篡位的內亂,查理一世無心戀戰,與薩拉丁簽訂停戰協議後無功而返。

從此,十字軍再也沒能用武力攻占耶路撒冷,只有在第六次東征時,主導戰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1228年通過談判,讓耶路撒冷最後一次回到基督徒的懷抱,只是為期不長。


12至14世紀的繪畫中,對收復耶路撒冷的象徵性描繪。(公有領域)

西元1244年,當花刺子模(Choresm-Schah,位於今日的伊朗一帶)被蒙古滅亡後,在向西逃亡的途中,順道入侵耶路撒冷,作為基督教聖城的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就此永遠結束。

三年後,埃及的穆斯林重新占領耶路撒冷,此時西亞的局勢大致底定,來自北非的政權持續統治超過二個半世紀,直到1517年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取代為止。

經歷數百年的戰亂與不斷易主,耶路撒冷成為一個人口不到一萬、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無足輕重的小城。但在宗教上,它仍然是西方朝聖者的首選目標。

及至近代,當情勢較為穩定,耶路撒冷重新出現了朝聖的人潮。此時的穆斯林統治者已經了解到,人潮可以帶來錢潮,對基督徒的態度由拒絕轉為歡迎,從歐洲到耶路撒冷朝聖之路又恢復通暢。

從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出發,到1396年最後一次十字軍敗北,前後持續了整整300年,歐洲社會針對伊斯蘭世界,總計發動了十次正規軍的出征,和至少一次以平民為主的「平民十字軍」,以及一次據說由兒童組成的「兒童十字軍」。在基督徒發動的歷次「聖戰」中,只有二次真正成收復聖地的目的(一次用武力,一次用談判),基督徒控制耶路撒冷也僅102年。但他們在戰爭中,對穆斯林、猶太人,甚至對同屬基督教的希臘正教信徒之無情殺戮,卻造成了各種族、各宗教之間的仇恨與對立,至今仍難以化解。

時過境遷,聖城失去光彩


鄂圖曼土耳其占領耶路撒冷後所修築的城牆與堡壘,現被列為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公有領域)

十三世紀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奮然崛起,鼎盛時期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威勢凌厲的鄂圖曼人,在1396年打敗最後一次的十字軍,1453年滅掉拜占庭帝國,取代埃及蘇丹在西亞及北非的勢力,並在1517年佔領耶路撒冷,維持400年的統治,直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末為止。耶路撒冷在鄂圖曼土耳其統治的初期重新繁榮發展,城牆和老城被重建,各宗教也可以並存,但對於基督徒與猶太居民的管理,則因歷任的統治者而異,有時寬鬆,有時嚴厲。不過對於外來的朝聖客一直持著歡迎的態度,因為朝聖業的收入是城市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可惜時過境遷,西方的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熱情已然消退。歐洲在拜占庭滅亡後進入文藝復興時期,時代的目光從神轉移到人的身上。對於宗教信仰,人們不再像中世紀時那麼虔誠了。

此外,從1517年(鄂圖曼土耳其占領耶路撒冷的同一年),爆發宗教改革運動之後,舉凡羅馬教會的腐敗,一切與之有關的行為或傳統的宗教思想,不斷受到新教的批判和抵制,也使朝聖的風氣逐漸消退。

朝聖客少了,耶路撒冷失去維持發展的財源,加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盛極而衰,管理機構的迂腐無能,致使聖城逐漸失去光彩,破舊且貧瘠。一個沒落的城市終究難逃「樹倒猢猻散」的命運,聖城也不例外。

19世紀初,耶路撒冷的人口剩下不到八千,分成四個族群,分別聚居在羅馬帝國時期劃分的城區內:基督徒主要在西北方的聖墓教堂附近、穆斯林盤踞在東北方的聖殿山上、猶太人分布在東南方的西牆一帶、信奉希臘正教的亞美尼亞人大多住在西南方。(待續)◇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