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談節說文》 夏至養生 妙招橫生(第四十八集)|#新紀元文

     

                                                              

                                                                                                     圖編  陶文/新紀元  

6月21日 11:32分是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四個節氣之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因夏至這天的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它是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夏至養生到底有哪些妙招祕笈呢?一起先睹為快。

     《夏至養生詩》

夏至養生忙,妙招齊分享。

多水少飲料,八杯防上火;

睡眠需充足,午休提神強;

飲食要合理,瘦肉蛋和魚;

晚粥午喝湯,牛奶加粗糧;

苦味宜多食,綠茶苦菊佳;

外出防暴曬,夜出不宜常;

心靜自然涼,快樂又安康!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四十八集我們就跟大家聊聊《夏至養生  妙招橫生》。

觀眾朋友們好!

節目一開始,我們先瞭解一下夏至的天氣情況。

一 、 夏至氣候

下面我們聽聽民間廣傳的《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容易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夏至一到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二、夏至習俗

夏至這天有獨特的習俗。因為夏至時節正值收麥,各種瓜果上市。所以古人有在這天慶祝豐收、祭神祀祖、消夏避伏、親友聚餐的習俗。

1. 慶祝豐收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祈求消災年豐的習俗,人們在這個時節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祈求平安,希望有個大豐收,更有希望神明祖先們保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美好願望。同時,也感謝天賜豐年,祈求獲得秋天的五穀豐登。

2. 祭神祀祖 

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古時祭神祀祖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

3. 消夏避伏

夏至到了,女人們開始互相贈送自己做的扇子,買的胭脂之類的小禮物。這些東西可以用來散去體內的熱氣,可以防生痱子,這是民間的一些習俗。而在宮廷之中,「夏至」之後,皇宮中會拿出往年存放的冰塊,這些被叫著「冬藏夏用」的冰,說是可以用來「消夏避伏」。這些宮中夏至風俗,從周代開始,一朝朝的延續下來。

4. 節日放假

舊時,古人十分重視夏至節,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還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

5.  夏至聚餐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乾湯麵、肉絲麵、三鮮麵、過橋麵及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除麵食外,我國有的地方要吃涼粉、涼皮,有些地區還要喝涼茶,吃荔枝、吃茶葉蛋。

三 、夏至養生

1.  情志調養

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夏對應心,心臟對應喜悅,尤其在夏至這個夏陽極致的節氣,一定要保持快樂,精神養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鬱。

2.  起居調養

晚睡早起,每日溫水洗澡。夏至節氣,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晚上在子時(23時至1時)之前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白天在11時至13時午休。子午覺的原則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進入夏至,中午儘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即可。在這個節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是最好的保養方式。

睡眠時不宜扇風送涼,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傍晚較涼爽時,宜在水邊、公園、庭院等地,散步、慢跑為好,不宜劇烈活動,汗泄太多易傷陰氣,也易損陽氣。

不要長時間呆在封閉的空調房裡,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頭洗腳,下雨天避免淋雨。應常洗熱水澡,熱水洗澡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排毒。

3 . 運動調養

由於夏天氣溫高並且濕度大,不科學的運動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熟知這些夏季運動注意事項,才能讓你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收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1) 不宜運動太過劇烈

夏至之後天氣炎熱,大家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減少機體的能量消耗,並及時補充水分。另外,運動量也不要過大,過於劇烈的運動會讓人大汗淋漓,而人體出汗多了,不僅會傷陰,還會損傷陽氣。因此,夏至之後的鍛鍊項目,尤其是中老年人,宜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項目為好。在運動中出汗後,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但不能大量喝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2) 避免高溫下運動

夏季要保持低運動量、短時間,讓身體慢慢適應炎熱的天氣。尤其要儘量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正午時分到下午兩點期間進行戶外運動,因為這個時間裡紫外線特別強烈,會灼傷皮膚,甚至使視網膜、腦膜也受到刺激。

(3) 選擇運動時間段

早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因為血液凝聚度相對較高,更容易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性。黃昏是大家進行日常鍛鍊的理想時間。氣溫逐漸降低、濕熱逐漸褪去,黃昏時人體的心跳、血壓趨於平衡,聽覺、視覺也非常敏感。此時,人體的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

4 .夏至飲食原則

清心祛暑、清熱解毒。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鳳梨、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儘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清熱利濕、生津止渴。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暑濕並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於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慾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於行水利濕。

健脾養胃,補氣益陰。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狀出現,那麼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5.  夏至飲食「五多」

多喝湯: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於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多吃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慾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多吃青菜: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所以,應儘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淨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多飲茶: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6. 防暑工具

如果做戶外運動,最好戴上運動墨鏡、太陽帽,擦上防曬霜來防止紫外線的侵襲,並帶上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來預防中暑。有條件的話,最好再戴上一個心率監控器。

7.  護理秀髮

香甜的美食是人們的心頭好,但是高糖高脂的食品卻是髮香的殺手。高糖高脂食物影響毛囊對維生素的吸收,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讓人「油頭油面」。夏季如果想髮絲清爽,就得注意飲食清淡,儘量多喝水,多吃雜糧和蔬菜水果。

 

                                                             

                                                                                                      圖編: 陶文/新紀元    

8.  消暑防痱

痱子是炎熱夏季常見的一種皮膚急性炎症。症狀輕者可擦拭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換衣服,數天內就會消退。用艾葉洗澡,可有效預防痱子。50克乾艾葉,幾片生薑,熬煮大半桶水,水溫適中時倒入浴缸中泡澡,解毒止癢。

9 . 夏至養脾

夏季重在養脾,「冬吃蘿蔔夏吃薑」,晨起空腹吃薑或喝一杯薑糖水是養護脾胃陽氣的好辦法。在中醫理論中,脾負責將營養物質運化吸收並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屬土,喜燥惡濕。而夏季陰雨連綿、潮濕,人最易出現脾虛濕困。

(1) 味酸,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改善食慾促消化。

(2) 果肉中的絲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腫的作用。

(3) 食用要適量,忌多食!

西瓜、綠豆湯、烏梅湯等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解暑最好的辦法是喝熱茶。炎炎夏日,一杯熱茶最能解暑消渴,這是因為熱茶利於汗腺排汗,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

夏季不僅要保養脾胃,還要利濕。薏米、紅豆等食物,對健脾利濕有很好的作用,可將薏米、紅豆和不去心的蓮子放在一起煮成粥,有助於排出濕氣,調節脾胃。

10.  補充水分

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此外,頭疼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11. 夏至養心  靜心調息

夏至養生要順著自然規律,一方面要保護陽氣,不要太多損耗;一方面要滋陰調息,養護心臟。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季是養心的季節,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從而心靜自然涼。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三國琴師嵇康是著名的養心學家,他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
尤其今年的夏季炎熱天氣,加上中共變種病毒全球蔓延以來,人們心情更加急躁煩心,隆重推薦神韻音樂給大家可以起到淨化身心的效果;
近期美國的朋友也可以到現場聆聽神韻藝術團演出的現場伴奏音樂,一睹藝術家們的風采,或許會給您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鏈接音樂 (shenyuncreations.com)
2021年6月26–27日 神韻藝術團演出
購票鏈接:https://zh-tw.shenyun.com/stamford       

這次的節目就到這裡,下次節目再見。
 

文章編輯:林慧心
校對審稿:張姬英
圖片編輯:陶文
責任編輯:Jordana

 

您也許會喜歡